《明朝那些事儿》 读书笔记

    利用微信读书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显示用时66个小时。第一次主动想写下一些读后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读完全书,这是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前面200多年明朝的历史,无数的风流人物,已经依稀忘记了。记得朱元璋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片江山,费劲心思制定了近乎完美的制度,渴望大明江山可以千秋万代。但到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一切都结束了。这不是国运气数已尽,不是因为宦官言官。每个人都没有错,皇帝也没有错,他们也有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利。    
    有人说,她希望可以像徐霞客一样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这一生,也十分敬仰英雄人物。最终却都化为了一抔土,所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是多么重要啊。
    我觉得她说的没错。但是读后感,只把作者最后的观点评述一下好像又差一点。我说说自己的摘录和想法。
    朱元璋艰苦创业;朱棣奋起反击;我突然看到了我从未有过的历史观,这是一个完整连续的历史,且就发生在500年前。我突然学到了一门自己很陌生,又仿佛很熟悉的学科:兵法。英勇战斗,风云变幻,胜负逆转。这些文字激发了我内心隐隐的热血,我也因此对“王者”高手肃然起敬。地理,我不清楚各个省的准确位置。随着战火的蔓延与战术的推进,我不得不去查每个名字的地理位置。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这是我看到于谦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部分,记下的句子。我对于谦的印象,一直是“粉身碎骨浑不怕,但留清白在人间”。没想到背后是这样一个受命于危难中的故事。于谦是真正的英雄。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但是战胜畏惧的人。
    “知行合一”。王守仁在“格物”中,在深山中,悟出了变通,悟出了灵活处事的原则。创建了“心学”。他是一个圣人,是一个改变历史的圣人。我相信我会慢慢成为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戚继光也算王守仁的弟子。他坚持锻炼,有一手优秀的箭法。边读兵法边思考,做下自己的批注。造就了灵活多变的戚家军攻击、防御队形,击退了一波又一波来犯倭寇。难能可贵的是,少年的他,确立了他一生的处事准则——以天下为己任。“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矗立着戚继光的巨型雕像,披甲戴盔,旁边的是他的战马,十分威武。
    张居正,明代搞政治第一人,他推行了“一条鞭”和“考成法”。他是一个有良心和理想的人。作者提到过一番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如果一个人长期听到同一类型的消息,他就有可能根据这类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读书也是一样,不能单看一个类型的书。我过去最喜欢看传记类书籍,比如《乔布斯传》。现在,我会多去看看不同朝代的历史书,去看看历史小说,原来我们国家不仅地大物博,在这片土地上,也曾上演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研读历史,曾总结出一条恒久不变的规律——世上的事,从没有白给的。”有远大理想,就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不要迷失于,比别人差一点的念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很多翻盘的机会,反转的机会,都可能在转瞬中出现。做好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加油,奥力给。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kxkexing/p/1220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