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网络水平测试----2016年考研408计算机网络部分真题

注:

  1、本张试卷习题全部来自于2016年考研408计算机网络部分真题,2016年的真题比较新颖,不像往年真题为了单纯的知识点的考察把计网给割裂开了,导致我们在学习完计网之后,反而感觉知识点依然是独立的,没有把计网的知识点串在一起。而2016年的真题却将计网部分的知识点融合在了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网络部分知识点的融合。是我心目中计网试卷该有的样子,所以我强烈推荐2016年的真题试卷。

  2、因为网上找到的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比较简短,给出的答案质量良莠不齐,选择题甚至只有正确选项没有解析,因此本张试卷的答案解析部分是根据个人理解所写,如有错误和出处,请多多包涵!

试卷部分:

根据所给的下图,完成以下的题目 

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5分,总分40分)

1、在OSI参考模型中,R1、Switch、Hub实现的最高功能层分别是
  A.2、2、1   B.2、2、2   C.3、2、1   D.3、2、2


2、若连接R2和R3链路的频率带宽为8 kHz,信噪比为30 dB,该链路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约为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50%,则该链路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约是
  A.8 kbps   B.20 kbps   C.40 kbps   D.80 kbps

3、若主机H2向主机H4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H4向主机H2立即发送一个确认帧,则除H4外,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该确认帧的主机还有
  A.仅H2   B.仅H3   C.仅H1、H2   D.仅H2、H3


4、若Hub再生比特流过程中,会产生1.535μs延时,信号传播速度为200 m/μs,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则H3与H4之间理论上可以相距的最远距离是
  A.200 m   B.205 m   C.359 m   D.512 m


5、假设R1、R2、R3采用RI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且均已收敛。若R3检测到网络201.1.2.0/25不可达,并向R2通告一次新的距离向量,则R2更新后,其到达该网络的距离是
  A.2   B.3   C.16   D.17


6、假设连接R1、R2和R3之间的点对点链路使用201.1.3.x/30地址,当H3访问Web服务器S时,R2转发出去的封装HTTP请求报文的IP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是
  A.192.168.3.251,130.18.10.1     B.192.168.3.251,201.1.3.9
  C.201.1.3.8,130.18.10.1       D.201.1.3.10,130.18.10.1


7、假设H1与H2的默认网关和子网掩码均分别配置为192.168.3.1和255.255.255.128,H3与H4的默认网关和子网掩码均分别配置为192.168.3.254和255.255.255.128,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A.H1不能与H2进行正常IP通信

  B.H2与H4均不能访问Internet
  C.H1不能与H3进行正常IP通信
  D.H3不能与H4进行正常IP通信


8.假设所有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方式进行域名解析。当H4访问规范域名为www.abc.xyz.com的网站时,域名服务器201.1.1.1在完成该域名解析过程中,可能发出DNS查询的最少和最多次数分别是
  A.0,3   B.1,3   C.0,4   D.1,4

 二、综合应用题(共1题,总分60分)

9、假设上图中的H3访问Web服务器S时,S为新建的TCP连接分配了20 KB(K=1 024)的接收缓存,最大段长MSS=1 KB,平均往返时间RTT=200 ms。H3建立连接时的初始序号为100,且持续以MSS大小的段向S发送数据,拥塞窗口初始阈值为32 KB;S对收到的每个段进行确认,并通告新的接收窗口。假定TCP连接建立完成后,S端的TCP接收缓存仅有数据存入而无数据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H3收到的S发送过来的第二次握手TCP段的SYN和ACK标志位的值分别是多少?确认序号是多少?(12分)
  

  (2)H3收到的第8个确认段所通告的接收窗口是多少?此时H3的拥塞窗口变为多少?H3的发送窗口变为多少?(15分)
  

  (3)当H3的发送窗口等于0时,下一个待发送的数据段序号是多少?H3从发送第1个数据段到发送窗口等于0时刻为止,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忽略段的传输延时)?(18分)
  

  (4)若H3与S之间通信已经结束,在t时刻H3请求断开该连接,则从t时刻起,S释放该连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5分)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析:OSI参考模型中各层如下图所示。

  集线器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他实现了网络模型的下三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题中R1、Switch、Hub分别是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实现的最高层功能分别是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C

解析:

  香农定理给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香农定理定义为: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Wlog2(1+S/N),单位bps。其中,S/N为信噪比,即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信噪比=10*log10(S/N),单位dB,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则该链路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约为50%*Wlog2(1+S/N)=50%*8k*log2(1+1000)=40kbps。

3、D

解析:

  关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设备对于隔离冲突域的总结如下表所示。 

设备名称

能否隔离冲突域

集线器

不能

中继器

不能

交换机

网桥

路由器

  交换机(Switch)可以隔离冲突域,但集线器(Hub)无法隔离冲突域,因此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该确认帧的主机仅H2、H3。

4、B

解析:

  因为要解决“理论上可以相距的最远距离”,所以最远肯定要保证能检测到碰撞,而以太网规定最短帧长为64B,其中Hub为100Base-T集线器,可知线路的传输速率为100Nbps,则单程传输时延为64B/100Mbps/2=2.56us,又Hub再产生比特流的过程中会导致延时1.535us,则单程的传播时延为2.56-1.535us=1.025us,从而H3与H4之间理论上可以相距的最远距离为200m/us*1.025us=205m。

5、B

解析:

  因为R3检测到网络201.1.2.0/25不可达,故将到该网络的距离设置为16 (距离为16表示不可达)。当R2从R3收到路由信息时,因为R3到该网络的距离为16,则R2到该网络也不可达,但此时记录R1可达(由于RIP的特点“坏消息传的慢”, R1并没有收到R3发来的路由信息),R1到该网络的距离为2,再加上从R2到R1的1就是R2到该网络的距离3。

6、D

解析:

  由题意知连接R1、R2和R3之间的点对点链路使用201.1.3.X/30地址,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R1的一个接口的IP地址为201.1.3.9,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的后8位为00001001 (由201.1.3.X/30知,IP地址对应的二进制的后两位为主机号,而主机号全为0表示本网络本身,主机号全为1表示本网络的广播地址,不用于源IP地址或者目的IP地址),那么除201.1.3.9外,只有IP地址为201.1.3.10才可以作为源IP地址使用(本题为201.1.3.10)。Web服务器的IP地址为130.18.10.1,作为IP分组的目的1P地址。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7、C

解析:

  从子网掩码可知H1和H2处于同一网段,H3和H4处于同一网段,分别可以进行正常的IP通信,A和D错误。因为R2的E1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3.254,而H2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1,所以H2不能访问Internet,而H4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254,所以H4可以正常访问Internet,,B错误。由H1、H2、H3和H4的子网掩码可知H1、H2和H3、H4处于不同的网段,需通过路由器才能进行正常的IP通信,而这时H1和H2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1,但R2的E1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3.254,无法进行通信,从而H1不能与H3进行正常的IP通信。C正确。  

8、C

解析:

  最少情况下:当本机DNS高速缓存中存有该域名的DNS信息时,则不需要查询任何域名服务器,这样最少发出0次DNS查询。最多情况下:因为均采用迭代查询的方式,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依次迭代地向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com)、顶级域名服务器(xyz.com)、权限域名服务器(abc.xyz.com)发出DNS查询请求,因此最多发出4次DNS查询。

9、解答:

  (1)TCP连接的建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H3向Web服务器S发出连接请求报文,这是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ACK=0,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100.TCP规定,SYN报文段(即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是要消耗一个序号。接着,S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为自己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y,向A发送确认。这个报文段SYN=1,ACK=1,seq=y,确认号ack是100+1=101。它不能携带数据,但是也要消耗一个序号。最后,H3收到S的确认报文段后,还要向S给出确认。这份报文段SYN=0,ACK=1,确认号ack=y+1,自己的序号seq=101。因此,第二次握手TCP段的SYN=1,ACK=1;确认序号是101。

  (2)题目规定S对收到的每个段(MSS大小的段)进行确认,并通告新的接收窗口,而且TCP接收缓存仅有数据存入而无数据取出。H3收到的第8个确认段 所通告的接收窗口是20-8=12KB;在慢开始算法里,发送方H3先设置拥塞窗口cwnd=1KB,接下来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的确认就使发送方的拥塞窗口加1KB。H3共收到8个确认段,所以此时H3的拥塞窗口变为1+8=9KB;发送窗口=min{拥塞窗口,接收窗口},所以H3的发送窗口变为min{9,12}=9KB。

  (3)TCP是用字节作为窗口和序号的单位。当H3的发送窗口等于0KB时,也就是接收窗口等于0KB时,下一个待发送段的序号是20K+101=20*1024+101=20581;H3从发送第1个段到发送窗口等于0KB时刻为止,经过五个传输轮次,每个传输轮次的时间就是往返RTT,因此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是20KB/(5*200ms)=20KB/s=20.48kbps。

  (4)通信结束后,H3向S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S收到H3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马上发出确认报文段。此时S已经没有数据需要传输,于是它也马上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H3在收到S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发出确认报文段。S在收到这份确认后就释放TCP连接。因此从t时刻起,S释放该连接的最短时间是:H3的连接释放报文段传送到S的时间+ S的连接释放报文段传送到H3的时间+H3的确认报文段传送到S的时间=1.5x200ms = 300ms。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ouble-wjl/p/12130349.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