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锁_IO_NIO_AIO_BIO_GC_Jvm

# 多线程环境下如何保证一个共享数据的一致性? #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
    使用Lock锁
    使用Atomic原子类

    多线程之不使用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多线程共享变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往往需要对这些变量的访问进行加锁。
    而锁本身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开销。Immutable Object模式的意图:通过使用对外可见的状态不可变的对象(即Immutable对象),
    使得共享对象“天生”具有线程安全性,而无需额外添加同步访问控制

# 锁synchronize、Lock、ReenTrantLock 的区别 #

1.1 相似点:

    这两种同步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加锁方式同步,而且都是阻塞式的同步,也就是说当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了对象锁,进入了同步块,其他访问该同步块的线程都必须阻塞在同步块外面等待,而进行线程阻塞和唤醒的代价是比较高的(操作系统需要在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来回切换,代价很高,不过可以通过对锁优化进行改善)。

1.2 区别:
1.2.1 API层面

    这两种方式最大区别就是对于Synchronized来说,它是java语言的关键字,是原生语法层面的互斥,需要jvm实现。而ReentrantLock它是JDK 1.5之后提供的API层面的互斥锁,需要lock()和unlock()方法配合try/finally语句块来完成。

    synchronized既可以修饰方法,也可以修饰代码块。

//synchronized修饰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叫同步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 {
//方法体``

}

synchronized(Object) {
//括号中表示需要锁的对象.
//线程执行的时候会对Object上锁
}

ReentrantLock使用

private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run() {
    lock.lock();
    try{
        for(int i=0;i<5;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
        }
    }finally{
        lock.unlock();
    }
}

1.2.2 等待可中断

    等待可中断是指当持有锁的线程长期不释放锁的时候,正在等待的线程可以选择放弃等待,改为处理其他事情。可等待特性对处理执行时间非常长的同步快很有帮助。

    具体来说,假如业务代码中有两个线程,Thread1 Thread2。假设 Thread1 获取了对象object的锁,Thread2将等待Thread1释放object的锁。
        使用synchronized。如果Thread1不释放,Thread2将一直等待,不能被中断。synchronized也可以说是Java提供的原子性内置锁机制。内部锁扮演了互斥锁(mutual exclusion lock ,mutex)的角色,一个线程引用锁的时候,别的线程阻塞等待。
        使用ReentrantLock。如果Thread1不释放,Thread2等待了很长时间以后,可以中断等待,转而去做别的事情。

1.2.3 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在等待同一个锁时,必须按照申请的时间顺序来依次获得锁;而非公平锁则不能保证这一点。非公平锁在锁被释放时,任何一个等待锁的线程都有机会获得锁。

    synchronized的锁是非公平锁,ReentrantLock默认情况下也是非公平锁,但可以通过带布尔值的构造函数要求使用公平锁。
        ReentrantLock 构造器的一个参数是boolean值,它允许您选择想要一个公平(fair)锁,还是一个不公平(unfair)锁。公平锁:使线程按照请求锁的顺序依次获得锁, 但是有成本;不公平锁:则允许讨价还价



1.2.4 锁绑定多个条件

    ReentrantLock可以同时绑定多个Condition对象,只需多次调用newCondition方法即可。
    synchronized中,锁对象的wait()和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可以实现一个隐含的条件。但如果要和多于一个的条件关联的时候,就不得不额外添加一个锁。


# 几种IO的区别,场景 #

 Java中BIO、NIO、AIO的区别和应用场景(取钱。聊天服务器。下载资源)

    学习IO,首先要明白四个东西。

1.同步

           java自己去处理io。

2.异步

         java将io交给操作系统去处理,告诉缓存区大小,处理完成回调。

3.阻塞

         使用阻塞IO时,Java调用会一直阻塞到读写完成才返回。

4.非阻塞

       使用非阻塞IO时,如果不能立马读写,Java调用会马上返回,当IO事件分发器通知可读写时在进行读写,不断循环直到读写完成。

 
1.BIO:同步并阻塞,服务器的实现模式是一个连接一个线程,这样的模式很明显的一个缺陷是:由于客户端连接数与服务器线程数成正比关系,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严重的还将导致服务器内存溢出。当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消除这个弊端。

2.NIO:在JDK1.4以前,Java的IO模型一直是BIO,但从JDK1.4开始,JDK引入的新的IO模型NIO,它是同步非阻塞的。而服务器的实现模式是多个请求一个线程,即请求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Selector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处理。

3.AIO:JDK1.7发布了NIO2.0,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步非阻塞,服务器的实现模式为多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IO请求都是由OS先完成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处理(回调)。

应用场景:并发连接数不多时采用BIO,因为它编程和调试都非常简单,但如果涉及到高并发的情况,应选择NIO或AIO,更好的建议是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框架Netty。


# 数据库连接池 #

连接池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连接复用,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分配和管理策略,使得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连接池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连接池的建立、连接池中连接的使用管理、连接池的关闭。

第一、连接池的建立。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连接池会根据系统配置建立,并在池中创建了几个连接对象,以便使用时能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池中的连接不能随意创建和关闭,这样避免了连接随意建立和关闭造成的系统开销。Java中提供了很多容器类可以方便的构建连接池,例如Vector、Stack等。

第二、连接池的管理。连接池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内连接的分配和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管理策略是:

    当客户请求数据库连接时,首先查看连接池中是否有空闲连接,如果存在空闲连接,则将连接分配给客户使用;如果没有空闲连接,则查看当前所开的连接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连接数,如果没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请求的客户;如果达到就按设定的最大等待时间进行等待,如果超出最大等待时间,则抛出异常给客户。

    当客户释放数据库连接时,先判断该连接的引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如果超过就从连接池中删除该连接,否则保留为其他客户服务。

    该策略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有效复用,避免频繁的建立、释放连接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第三、连接池的关闭。当应用程序退出时,关闭连接池中所有的连接,释放连接池相关的资源,该过程正好与创建相反。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h2two/p/1175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