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学习分享

学习与分享是影响团队成长的重要一环,所经历的每个团队几乎都对此很关注,甚至在个人的 KPI 考核中有一定的体现。

最早,加入美团的时候,前端团队内部会每周定期举行一次 RoundTable 分享,每次由 1 人组织,1 ~ 2 人做分享。组织的同学负责收集分享的议题,有时候大家比较踊跃收集到的议题比较多,还需要大家投票决定哪两个议题进行分享。分享不仅仅局限于团队内部,有时候会邀请其他团队的同学做分享。当时 RoundTable 的影响范围还是挺大的,也有许多其他团队的同学来听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技术工具推广/技术学习总结/参加会议分享,内容很丰富。另外一点,就是比较重视个人学习,每个季度都需要进行学习规划,学习一些技术,正是在那个时候,把 ES6 系统的进行学习(当时参照阮一峰的电子书)也把 koa.js 的相关内容了解了一些,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常用到这些。我觉得这些学习习惯/分享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猫眼源自美团,也继承了美团的很多东西。猫眼前端大概有 50 人左右,每周整个大团队进行一次分享,采用的是按计划分享,将分享内容下发给个人准备,灵活性相对差一点,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会去做分享。要想做好分享,就要去将相关内容掌握好,从而督促大家学习一些东西。

为什么很多团队都重视分享呢?我觉得与其说是重视分享,倒不如说是重视学习,分享可以看作是学习的一个结果展示。学习是不可量化的,我们是无法知道某个同学是否学习了,也没办法衡量学习的效果如何。从分享的角度来说,某个同学去做分享,那肯定是学习掌握了一些经验/技术/总结,通过分享让影响更多的人去学习,进而让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好。广义的学习是指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这里的关键点如下:

  • 个体 学习是个体的行为,但是团队能通过一些手段促进个体的这种行为。
  • 练习/经验 通过练习或经验习得的,学习可以看作是练习或经验积累的过程。
  • 能力/倾向 对技术能力/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学习提高个人的能力与倾向。
  • 相对持久变化 导致个体发生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学习带来的收益,其实也就是个人的成长。

前一段时间,有一句话很流行 – “不是有十年经验,而是一个经验用了十年”。其实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重复性的练习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被称作学习。学习是由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否这一结果决定的,而分享则是将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成果。因此,团队鼓励大家分享,也就是鼓励大家学习。

分享的过程也是沟通交流的过程,对于不同业务线的同学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交集的。分享可以使大家有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偶尔一次两次的分享,不会对团队带来什么影响,坚持长期的分享机制才是关键。而真实的情况,分享往往会因繁忙的业务所而终止,所以需要有人去督促推进这个事情。

在美团/猫眼的晋升体系里面,有一项指标叫影响力,这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在团队的影响力/在公司的影响力/在行业的影响力等等。如何提高个人影响力呢?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做分享,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同学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业务,了解自己在哪个领域有探索,或者向更多的人推广自己的产出。这些有极大的可能会对其他人的工作产生帮助,也能让某些同学碰到同类问题时第一时间来咨询你。另外,个人影响力的提高也会为团队带来收益,提高团队的影响力。

在分享过程中,分享人的表达/总结等方面也会得到锻炼。受个人风格等因素的影响,分享的效果不尽相同。建立一些量化指标,在分享结束之后给予反馈,也会让分享人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一套合理的量化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享流于形式,好的分享让大家受益,不好的分享浪费大家的时间。

提到技术分享,通常是指那种会议式的技术分享,但也不要忽略了博客/文档/Wiki等文字分享,文字分享能有效的弥补会议式分享的缺点。文字分享的主动性更强,日常随时都可以进行,时效更永久。

原文:大专栏  团队的学习分享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ajunjun/p/1165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