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函数基础

函数的作用

函数最重要的作用是方便我们重复使用相同的一段程序。以后你想实现相同的操作的时候,例如需要增加一个功能或者修改一个功能,只需要增加或者修改函数,调用函数名就可以执行。

定义函数

 首先,我们先定义一个函数

def name_1(x,y):
    z=x+y
  return z 

python中用def关键字来声明定义函数,name_1是函数名,x和y是参数,是对函数的输入。参数可以有多个,也可以完全没有(但括号要保留)。

有3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函数名后面必须加冒号
  2. 如果函数体和def不在同一行,则必须缩进
  3. return指定函数返回值,用来结束函数。但return语句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不给return,则等价于加上了return None,即函数默认返回None结构

 

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

定义过函数后,就可以在后面程序中使用这一函数

print name_1(3,4)

Python通过位置,知道3对应的是函数定义中的第一个参数a, 4对应第二个参数b,然后把参数传递给函数name_1。

(Python有丰富的参数传递方式,还有关键字传递、表传递、字典传递等,基础教程将只涉及位置传递)

函数经过运算,返回值25, 这个25被print打印出来。

 

我们再看下面两个例子

复制代码
a = 1

def change_integer(a):
    a = a + 1
    return a

print change_integer(a)
print a

#===(Python中 "#" 后面跟的内容是注释,不执行 )

b = [1,2,3]

def change_list(b):
    b[0] = b[0] + 1
    return b

print change_list(b)
print b
复制代码

第一个例子,我们将一个整数变量传递给函数,函数对它进行操作,但原整数变量a不发生变化

第二个例子,我们将一个表传递给函数,函数进行操作,原来的表b发生变化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变量传递给函数后,函数会在内存中复制一个新的变量,从而不影响原来的变量。(我们称此为值传递

但是对于表来说,表传递给函数的是一个指针,指针指向序列在内存中的位置,在函数中对表的操作将在原有内存中进行,从而影响原有变量。 (我们称此为指针传递

 

总结

def function_name(a,b,c):
    statement
    return something  # return不是必须的

函数的目的: 提高程序的重复可用性。

return     None

通过位置,传递参数。

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值传递

表作为参数:指针传递 

 

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

定义过函数后,就可以在后面程序中使用这一函数

print square_sum(3,4)

Python通过位置,知道3对应的是函数定义中的第一个参数a, 4对应第二个参数b,然后把参数传递给函数square_sum。

(Python有丰富的参数传递方式,还有关键字传递、表传递、字典传递等,基础教程将只涉及位置传递)

函数经过运算,返回值25, 这个25被print打印出来。

 

我们再看下面两个例子

复制代码
a = 1

def change_integer(a):
    a = a + 1
    return a

print change_integer(a)
print a

#===(Python中 "#" 后面跟的内容是注释,不执行 )

b = [1,2,3]

def change_list(b):
    b[0] = b[0] + 1
    return b

print change_list(b)
print b
复制代码

第一个例子,我们将一个整数变量传递给函数,函数对它进行操作,但原整数变量a不发生变化

第二个例子,我们将一个表传递给函数,函数进行操作,原来的表b发生变化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变量传递给函数后,函数会在内存中复制一个新的变量,从而不影响原来的变量。(我们称此为值传递

但是对于表来说,表传递给函数的是一个指针,指针指向序列在内存中的位置,在函数中对表的操作将在原有内存中进行,从而影响原有变量。 (我们称此为指针传递

 

总结

def function_name(a,b,c):
    statement
    return something  # return不是必须的

函数的目的: 提高程序的重复可用性。

return     None

通过位置,传递参数。

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值传递

表作为参数:指针传递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uajiu/p/1160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