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2 第一周博客作业

此作业的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9fall/homework/5522

1.建博客(1分)

在 cnblogs.com (博客园)建账号(1分)。 关注 杨贵福(0分)。

2.博客作业(10分)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我选择计算机专业是由于报志愿时恰好有计算机专业,我认为计算机专业应用范围比较广,也比较热门。这是一次比较“草率”的决定。我认为我过去接触到的课程基本和我预想中的一样,主要是以编程为主,实现各种功能。我认为计算机不算是我喜欢的领域,更不是擅长的领域。计算机对我来说有比较大的困难,而且通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这种困难比我想象中还要难以克服的多。很羡慕能从专业中感受到乐趣的同学们,目前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现在的我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还差得很远。首先我在算法上,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上还都差的很多,掌握的技能太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也不够多。虽然大学期间学了几门课程,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上机实践,但是没有学懂学透,对于本来就不擅长的编程完全没有任何帮助,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对于英语阅读还不是很困难,相比其他方面要稍微强项一些,个人也对英语比较喜欢,这点对于研究也会有所帮助。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在学术、工程、社会实践这些方向中,我现在的选择大概在社会实践上。在这种选择下,我的优势主要在比较容易明白任务要求,了解重点所在,以及尽量与同事沟通。劣势在于代码能力较弱,在实际操作上就会有较大的困难。我对自己本学期的规划是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编程能力。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我的期待是通过这门课能提升一下专业知识,仅仅是第一周的作业,有一部分对我来说就很吃力了,自己的能力还差得很多。我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十小时时间学习这门课程,这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自己也会尽量做到。

3.博客作业(10分)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

1.第十二章 用户体验,253-255页文中提到,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可能会在某些功能上感受到诸多不便,十分影响用户体验。文中列举了“过分的给用户提供帮助,给用户带来困扰”,“无法记住用户的喜好,没有便捷性”和“其他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软件时遇到的困难”三个例子。那么大部分软件投入使用后,会不会在过程中接受用户的反馈呢,如果有,是以何种方式呢?是不是有必要开发一个反馈模块。在不断接受反馈和对于用户意见较多的部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成本的提升,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权衡呢。

2.十三章软件测试,第285页,关于易用性测试方面的问题。书中列举了“石头的父亲”和“鼠标拖拽问题上开发人员和用户的区别”的例子。游戏对于“石头的父亲”易用性很差,但现实情况中石头父亲本人主动使用该软件的可能性较小,那么他的测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第二个例子,普通的用户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可以像开发人员一样拖拽文件,只是刚开始使用时用户还没有习惯。这样和用户本身情况相关的问题也算作是bug吗。

3.关于典型用户,书中给的例子是一个交易石头艺术品的网站,本来受众群体就较少,再排除掉像石头父亲那样不会上网的相关人员,用户数量就会更少。虽然书中说了“我们的软件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但如果适当降低程序的复杂度,增强易用性,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可以慢慢接受,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数量?企业会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呢?

4.十六章提到”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始后,别谈颠覆性,就连渐进式的创新都做不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稳定单位(例如大学)中,它固有的流程、价值观、文化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对改变,反对创新。“我认为现在的高校都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老师都期待看到学生能有特别的想法和灵感,即使专业技术不到位,但是方向和内容有心意,也都会获得老师的欣赏。”已经成功的公司还能创新吗?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越是成功的公司,越是容易创新。成功的公司不会拘于预算,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也会强过中小型企业,所以可以放开手创新。

5.阅读十六章 IT行业的创新,书中写到“真正做好服务,不管用户有多少。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就像你希望别人保护你的隐私一样,不要找借口”。这句话让我想到现在许多大型网站或APP不同程度地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或者以了解用户的喜好为目的侵犯用户隐私,这时这些冒着违法的风险的企业的想法是怎样的?在“做好服务,保护客户”和“利益诱惑”之间,企业会如何把握?

 4.博客作业(10分)

请给出你超出朋侪的特殊技能,并告诉我们,你如何通过何种努力、花了多久获得这样的成就。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些困难,想了挺久。想到了自己比较擅长烘焙。尝试了挺多次制作饼干面包等食物,还没有失误过。经过参考食谱,以及自己的大概估计,掌握好食材用量、比例和火候、时间等,就能成功,做出的食物也能得到他人的好评。虽然不算是非常超出常人的能力,但也算是我为数不多的特长了。还有就是对音准比较敏感,和学习过视唱练耳有关。

5.博客作业 (10分)

  • (1)当时的项目有多少用户,给用户多少价值? 现在还有人用吗?
  • (2)这个项目能否给我们团队继续开发,源代码/文档还有么?
  • (3)项目开发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 (4)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什么建议

回答:

(1)采访的师兄当时的项目为爱阅app,是一款阅读类软件,当时用户有70-80人。APP内没有广告,能带给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现在几乎没有人用。

(2)代码和文档还有,在博客园中可供查阅。

(3)工程开发前一定要先对所要研究的方向进行慎重的选择,尽量选择受众人群较多的方向,便于测试。还要充分考虑到用户得使用感受。

(4)上课多理解,下课多动手。多进行编程实践,完成每周的作业,从其他同学处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团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自己的想法。

 6.博客作业 (5分)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

你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你的理想选择以下两问中的一个)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

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我目前为止的代码量很少,自己也难以说出个数字来衡量。对于代码行数及其代表的程度也不甚了解,姑且认为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一万行左右的代码量吧。我计划在本课程结束前完成大概六千行代码,每周大概四百行左右。这个数字只是我目前阶段的估计,会按照之后的课程安排有所变动。

7.阅读材料,写心得(10分)

(1)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大学生上课为什么一定要认真听讲》这篇文章开头就非常真实了,不得不承认,大学期间很难做到认真听每一节课,经常会出现“本来想好好听,听了二十分钟之后就无法集中精神”的情况。大部分人闲置无论做什么(除了玩手机)可能都很难再集中精力了,包括我在内。即使是不看手机或其他娱乐设施,思绪也会不知不觉中就飘远了,这也是我上课时经常出现的情况。有时明明尽量在集中,但还是无法百分百投入。正是如文章作者所说的,我们的“不专注”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难改变的习惯。课上一些知识难以理解,我们想去跟上老师的思路,但也正因为太难,我们渐渐的跟不住了,就慢慢松懈了。

  专注确实如文章中所写,早已成为了稀缺能力。但是文中也说,集中精神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那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救”。从假期开始我就开始尽量读书,说来惭愧,一直以来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业余时间很少读书,所以我慢慢地开始尽量的培养这种习惯和能力。通过阅读我也发现,刚开始的十至二十分钟分钟会有些困难,我的注意力总是飘到其他地方,但是熬过这段时间,就基本可以跟上作者的思路,慢慢走近书中。相信上课基本也是如此,通过“训练”,保持专注也会慢慢的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专注力在生活的各方各面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

(2)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

  《大学师生关系》中把老师和学生比喻成教练和学员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认为所有学本领的过程,都是这样。对于理论方面,就要参照上面一篇关于专注训练的文章,保证自己能在师父的带领下“进门”。第二步就是自己的“修行”了。课下的重点就在这篇文章中:刻意练习。无论做什么,仅仅在传道授业的时间内专注是意义不大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学员,要自主的进行课下训练,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还有及时的反馈也至关重要,没有教练的监督,我们可能很容易错误而不自知,就像健身初学者由于姿势不标准而受伤,所以老师的意见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带着问题来”,我想我眼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课程训练和提升一些能力。不得不承认我是一名专业素养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非常的困难,希望自己能保持专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多实践,更希望我这句话不会成为一句空口号。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kf-/p/1148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