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AS漏洞扫描插件工作原理浅析

开始阅读此文之前请安装好OSSIM v4.15
OpenVAS釆用***测试原理,利用Scanner模块中的脚本引擎对目标进行安全检测。Openvas的Scanner的扫描性能依赖于同时进行扫描的并发进程数,不同的硬件环境上可设置的最有效并发扫描数各不相同,Openvas的扫描引擎设备可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扫描性能,对于大型网络使用标准设备进行部署可大大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
脚本引擎根据用户提交的配置与要求,首先对脚本进行加载与调度,按照顺序依次调用脚本并解析执行,实现扫描功能。

1.插件功能举例****

在/var/lib/openvas/plugins/目录下,分析cross_site_scriping.nasl脚本,本文重点对该文件进行讲解,请大家在阅读之前准备好脚本。跨站脚本漏洞是Web应用的常见漏洞,下面将开始对cross_site_scriping.nasl脚本分析,总结此类漏洞检测过程。

77行script_category(ACT_GATHER_INFO);设置脚本的类别,这些类别有:
 ACT_GATH (信息采集类脚本)
 ACT_ATTACK (尝试获取远程主机权限脚本)
 ACT_DENIAL(拒绝服务***脚本)
 ACT_SCANNER(端口扫描脚本)
Category代表了脚本执行的优先级,不是随便扫描,这种优先级的设定符合常规扫描过程,我们在扫描初期需要对目标主机的端口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进行收集,根据这些已知信息合理的进行后续测试,这种测试也是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执行,为什么呢?如果首先就进行最强的漏洞扫描,相当于进行最危险的测试,一旦目标主机存在相应漏洞,立即系统就会崩溃,整个测试就无法全面进行。
图片描述

NASL脚本的结构与参数在后面内容将会进行详细介绍,此处先对脚本中category参数进行简单描述,category在脚本调度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ategory代表了脚本执行的优先级,通过宏对各类category值的优先级进行定义,NASL脚本按照下表中category优先级由高到低执行,相同优先级按照脚本id顺序执行。
图片描述

这种优先级的设定符合一般扫描过程的逻辑,我们在扫描初期,需要对目标网络的端口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等进行收集,根据这些已知信息,合理进行后续的测试,而且再测试过程中也要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执行,如果首先进行高危测试,且目标系统存在相应漏洞,则会导致系统崩溃,测试无法继续进行。NASL脚本在完成加载调度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三次处理,每次处理都定义了符合要求的链表结构对脚本及相关信息进行保存。
图片描述

32行 include(“revisions-lib.inc”) 添加引用的类库。
63行 script_id(10815); 添加 openvas ID。
但有些脚本会同时出现script_cve_id(“CVE-2010-2963”、”CVE-2010-3067”)这代表添加CVE ID,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这类例子大家可以参看deb_2126_1.nasl脚本,如果该漏洞有CVE编号,可以再这个字段给出。同样在freebsd_php5-gd.nasl脚本里还出现了script_bugtraq_id(33002),我们可以把CVE看作是一个词典,它提供了许多的交叉引用,现在大量公司都宣布他们的安全产品或数据库都和CVE相兼容,也就是能够利用CVE中漏洞名称同其它CVE兼容的产品进行交叉引用,通过CVE中为每个漏洞分配一个唯一的名称,在其它使用了这个名称的工具、网站、数据库以及服务中检索到相关信息,同时自身关于该漏洞的信息也能够被检索到。所以在网络安全评估时,利用CVE可以找出修补漏洞的措施,CVE可以提供很好的指导。大家如果要具体查询这些ID信息可以用grep命令
grep –ir “script_bugtraq_id” /var/lib/openvas/plugins/
图片描述

78行 script_family("Web Servers");设置脚本所属的族(family)。
NASL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插件作者可以自己定义脚本所属的族。Openvas 使用的族有:
 Debian Local Security Checks
 Fedora Local Security Checks
 Mandrake Local Security Checks
 HP-UX Local Security Checks
 Ubuntu Local Security Checks
 CentOS Local Security Checks
 Windows : Microsoft Bulletins
 FreeBSD Local Security Checks
 Red Hat Local Security Checks
 Solaris Local Security Checks
 CentOS Local Security Checks
 Web application abuses
 FreeBSD Local Security Checks
 Buffer overflow
 Firewalls
 Web Servers
 RPC
 General
 CISCO
 Databases
 Useless services
 Default Accounts
 Nmap NSE net
 Gain a shell remotely
 Malware
 Port scanners
 IT-Grundschutz
 SMTP problems
 Gentoo Local Security Checks
 SuSE Local Security Checks
 FTP
 Denial of Service
 Windows
 Service detection
实际上这些族就是主要的***种类。
下面继续看79行内容:
79行 script_copyright("Copyright (C) 2001 SecuriTeam, modified by Chris Sullo and Andrew Hintz");
设置脚本的版权信息
80行 script_dependendes("find_service.nasl", "httpver.nasl");
第80行脚本说明脚本依赖关系,如果要让cross_site_scriping.nasl正常运行,必须依赖find_service.nasl"、"httpver.nasl"这两个脚本。
图片描述

81行script_require_ports("Services/www", 80);
表明执行此脚本所需的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信息;
95行 port = get_http_port(default:80);获取服务器端口
123行if(get_port_state(port))判断端口是否打开
134行req = http_get(item:url, port:port);发送带有***性的请求
• 注意:nasl脚本主要是对***的描述,只是说明的***的步骤,不是通常意义上的***
图片描述

135行 r= http_keepalive_send_recv(port:port, data:req, bodyonly: TRUE); 接收响应
165行 set_Kb_item(name:string("www/", port, "/generic_xss"), value:TRUE);
图片描述

查看知识库中是否已存在此漏洞信息,知识库中保存了各类扫描所需相关信息,例如:
 主机存活信息(Host/dead)
 主机提供服务的信息(ftp/no_mkdir)
 端口扫描信息(services/ftp)
 测试登录信息(SMB/login SMB/password)
在脚本测试过程中,如果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将通过set_Kb_item()这个函数,在知识库中增加相应条目;当需要对知识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用时,则利用get_Kb_item()函数进行读取。

2.NASL常用函数介绍

 open_sock_tcp()、open_sock_udp(),分别用于打开一个TCP或者UDP套接字。
 close(), 关闭一个端口。
 forge_ip_packet(), 函数构造一个新的IP报文。
 forge_tcp_packet() , 构造TCP报文。
 set_tcp_elements(), 可修改TCP报文的内容。
 forge_udp_packet(), 构造UDP报文。
 send_packet(), 函数发送报文。
 pcap_next() , 函数将从使用的最后一个接口读取一个报文。
 this_host(), 获取运行脚本的主机IP地址,没有参数。
 get_host_name() , 获取当前被测试主机的主机名,没有参数。
 get_host_ip() , 获取当前被测试主机的IP地址,没有参数。
 get_host_open_port() ,获取远程主机打开的第一个端口号,没有参数。
 get_port_stat(<portnum>),获取端口的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正则表达式函数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3.OpenVAS脚本加载过程分析

如果你需要开发插件对于,需要了解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当启动OpenVAS时,由openvassd进程加载所有的脚本(/var/lib/openvas/plugins/下的.nasl脚本),存储为argiist结构(数量可变的参数列表指针);根据客户端传递的配置信息,选取需要的脚本,加载为scheduler_plugin结构;最后根据选取脚本的category将脚本分组,组织脚本的执行顺序,保存到plugins_scheduler-struct结构。
OpenVAS关于脚本管理设计的非常合理,初始的加载脚本是保存的argiist链表内容,供后面进步一选取脚本及组织脚本执行顺序时调用,可有效减少内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在脚本引擎的工作中,将脚本执行收集到的信息保存在知识库中,可有效避免重复扫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知识库中条目结构定义如下:
Struct kb_item
{
char name; /
知识库中条目名称/
char type; / 条目的类型 int 或 string /
union
{
char
v_str;
int v_int;
} V; /<知识库中条目的值/
struct kb item next; /指针指向下一条目 */
};
知识库中保存的信息包含各类扫描信息例如:
 主机存活信息(Host/dead)。
 主机提供的服务信息(ftp/no_mkdir)。
 端口扫描信息(Services/ftp)。
 测试登录信息(SMB/login; SMB/password)。
 用户检测时进行的系统设置信息。
在脚本执行过程中,如果收集到有用信息,将通过set_kb_item()函数,在知识库中增加相应条目;如果需要对知识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用,则使用get_kb_item()函数进行读取操作。
脚本在执行时如果有依赖的系统环境、端口状态等信息,会到知识库中查询,并根据查询结果做出合理的操作。例如:某脚本的执行需要目标主机的80端口打开,通过知识库查询,发现目标的80端口是关闭的,那么此脚本的执行将放弃,且该脚本对应线程关闭;如果发现目标的80端口处于开启状态,那么该脚本将顺利执行,对目标进行检测。通过对知识库中信息的查询判断,可有效提高脚本执行的效率,一些无意义的扫描将被过滤。
更多OSSIM的内容请大家关注我的2019年最新作品。
OpenVAS漏洞扫描插件工作原理浅析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chenguang/242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