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张一鸣

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南开读书的岁月,和我创业的故事。作为一个既没有颜值,篮球也打得不好,也不是学生会主席的南开普通技术男,实在没有想到,10年后我会站在这里。谢谢校友会给我这个机会。

前几天,北京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作为一个福建人,看到雪是很兴奋的,这是北方人无法理解的。我不由回想起大一的时候,大概是2001年这个时候,我在宿舍,拉开宿舍窗帘时看到外面下雪,非常激动,同宿舍的北方同学都嘲笑我,这有什么好激动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我的家——福建龙岩——传说中1970年曾经下过一场雪。可以想象我有多么新奇。能看到雪,真的是我报考南开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填高考志愿的。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只用了5分钟。因为当时我只把把几个维度筛了一下,只剩下一个解 :首先,必须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次,必须要靠海,第三,不能离家近,第四,冬天要会下雪……

我为什么要这么选呢?综合性大学,是不要像中科大那样,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供求关系不平衡,找女朋友难度太大……靠海,是因为我喜欢吃海鲜。不能离家近,因为我中学在一个县城(福建龙岩),经常我还没回家,考试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就已经传回家了。所以,我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一定要在父母不能突然跑学校来找我的城市。冬天会下雪,是因为确实是没见过,真的很想玩。几个维度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会下雪的,有很多漂亮女生的,冬天会下雪的,滨海大都市……

不知道各位怎么选择南开,反正筛选下来发现,符合上面几个条件的没有其他学校,只有一所——南开大学。我就是抱着这种美好憧憬,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集体生活。

还记得2001年的秋天,出了当时的天津火车站,我才理解了滨海大都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大学,跟我想象的都还挺不一样的。我入学前,从福建出发,先去了厦门大学,确实是滨海校园。我又去了广州,在中山大学体会了一下,最后到了北京,在清华北大转了一圈,之后,最后到了咱们母校……

我记得出了火车站,打了辆金杯牌出租车,路遇卫津河,卫津河也跟我想的不一样……车子直接开到老体育馆门口,不知道老体育馆还在不在?那时的建筑看上去有点破,也没有泳游馆,没有现在的综合楼啊,一些今天很好的建筑,当时都没有。这还不算失望的,最难过的是,第一年我住在王顶堤的儒苑公寓,每天早上要骑自行车,吭哧吭哧20分钟才能到校园——富康路。去年,我听龚校长说,要把本科生都放到校内,想说早点这样就好了啊。

但是,南开的学习风气特别好,我们住在校外,上午上完课都不能回宿舍,但自习室天天满座,占到位置都特别不容易,我只能去蹭隔壁天津大学的……生活无比寂寞无聊,我也不知道其它“大”都市是什么样子的……什么CBD、外滩、金融街,都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是学校门口,清华东门是五道口,南开东门的卫津路,五道口和卫津路简直是两个世界。有时候上午没课,去外面溜达溜达吧,比如大名鼎鼎的滨江道,感觉像小卖部一条街……

当然,大三时条件好了,有些微电子专业、软件专业包括研究生专业都搬到泰达开发区,那里的风景无比优美,各方面都很现代化,但更无聊了……人稀少到什么程度呢,大街上光滑得可以溜冰,5分钟才来一辆车。最有记忆的集体活动,是周末去翠恒春吃水煮鱼,或者在城管不来的日子,晚上到学院后马路吃烤串。总之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要打发,有些同学热衷的打牌、喝酒、玩游戏,我都不喜欢,至于参加学生社团,背GRE出国,这么上进的想法,我也没有。

所以,大学生活起初是让人有点失落的,但慢慢地从安静朴素的校园和踏实努力的氛围中,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后来,当我回想这段时光时会发现,好的老师,优秀的同学,好的图书馆,南开都有,其实,想象中的繁华和热闹并不重要。怎么打发这些时间呢?我主要在做三件事情 ,一是写代码,因为我是搞技术的,二是看书,看了很多很多书,三是修电脑。基于此收获了三件事:耐心,知识,伙伴。

先说耐心。有耐心,能独处,并基于长期思考做判断,而且不为短期因素所干扰,耐心地等待你设想和努力的事情逐步发生,这对创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事实上,你经常想象的很美好,设计的也很完整,你也很努力,但你所期待的事情,经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这种耐心,绝对是在南开磨练出来的。

这里有个插曲,2001年,我刚进南开是在微电子专业,后来转到软件工程,转院的原因,是因为我花很长时间,才能在面包板上做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还经常不能。学了一年多,却没有看得见的效果,让我很焦虑。但软件工程比较快,你写个程序马上就能跑起来,发挥作用,甚至还能在校外兼职,所以我就转到软件工程。说明我当时还是个性急的人。转过来后才发现,生活也没多大变化,依然是日复一日,图书馆啊,实验室啊。

怎么面对枯燥的生活?人物传记是非常好的心灵鸡汤。我读了很多人物传记,如果说有收获,就是发现那些伟大的人,在没有成为伟大的人之前,也是过着看起来枯燥的生活,每天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最后从点连成线,成就了他们。

我毕业后参与创立了酷讯、饭否、99房、到现在的今日头条,每一段创业经历,都挺寂寞的,尤其在苦闷纠结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前些年,创业环境还不像今天,也没有什么车库啊,创业咖啡馆,盛总(盛希泰)也没做孵化器,一堆公司都在五道口华清嘉园、东升园创业,平时在居民楼里查资料,研究用户需求,敲代码,谁也不认识你,也可能你的想法都不错,但不会马上转化到产品上,你必须要承受那样的漫长时光的煎熬。现在回想,耐心非常重要,不仅是等待的耐心,还要有耐心做深入思考,还要有耐心地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作伙伴。

我创立公司的时候,招过一些大都市名校的实习生和应届生,他们的确实想法很多,但拉长时间轴来看,我觉得很多人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因为他们技术的基础能力没有持续提高,很快就去取巧了,很多人没有读过那些枯燥但很重要的书,最重要的是,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耐心深入的思考,以及耐心的坚持。也许他们的大学生活太精彩吧。

我觉得,有些心智,确实需要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培养,比如踏踏实实做事,做事情不讲捷径,尽可能基于长期来做思考。

今日头条小有所成的时候——我更新一下,盛师兄刚说的五亿美金估值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因为保持低调作风,不能对外说太多,实际上现在超过5亿美金很多很多了——大概2013年初,我收到过来自巨头很好的投资offer,每年大概1~2次,对方给很多的资源,给大量的数据,比VC更高的估值,上亿的捆绑安装渠道、几千万UV的web流量,等等。接受这个offer,可以在半年内,业务增速快几倍,但是,过早接受投资并站队,对公司长远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面对巨大的诱惑,我保持了冷静独立的思考,想了整整一个星期。我想在南开那么漫长的寂寞我都熬过来了……就不差这半年了。既然想好了方向,就不要走捷径了,于是拒绝了这个offer。这个决策为今日头条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独立的,平台级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之后到现在,每天都面对很多诱惑,包括天价的并购,我们都坚持住了。这离不开南开的熏陶。

第二件事,看书。寂寞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人生最安静的阅读时光。不论是幽静的老图——不知道还在不在,温馨的泰达学院图书馆——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的校园图书馆,还是高大上的泰达开发区图书馆——因为就在附近所以也常去蹭,那些在图书馆看书的日子都还历历在目。我用别人打游戏、打牌的时间,阅读了各种各样的书,或者说乱七八糟的书,包括各个专业的书,包括人物传记,也有各种境内外的报刊杂志。

泰达图书馆真的很棒,你需要哪本书,只要在BBS上留个言,他们就会买回来,特别好,而且会买很贵的书,比本部还要好,而且是按美元计的书。看书看累了,我就到新开湖畔发个呆,或者在泰达公园散步,给自己列出各种各样与短期目标无关的问题来思考。这些问题对短期确实没有影响,但有这样的环境,去思考长期问题挺好的。

当然,那时候,我也有困惑,觉得看的这些东西和思考的问题都很有意思,但在生活中没什么用。直到后来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并开始创业,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连成线,帮我理解行业、理解管理,更快地掌握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如何让信息得到更有效率的组织和分发,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效率。

11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地铁上读报的人、卖报的人越来越少,年初还有,年底几乎没有了, 同时,11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高峰,是08年、09年、10年三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我想,这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革,手机很可能会取代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载体,又因为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手机随身携带,个性化推荐的需求一定会增加,于是我创办了今日头条。它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推荐引擎,连接信息和人的工具。就像扎克伯格创办FB连接了人和人,Travis创办Uber链接了人和车,今日头条是让信息和人更广泛和高效率的匹配。

目前,今日头条累计下载用户超过3.1亿,日活用户超过3000多万,每天使用总时长超过是15亿分钟。今日头条已经有1000多名员工,在天津的分公司,也有超过百人的规模,在天津有超过一个多亿的投资。

跟校友汇报一下,我创办今日头条的时候,业内至少有5家公司从事移动资讯客户端的业务,看起来一片红海,但是因为我们对于信息分发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机器学习的研究更深入,我们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式代替人工的方式,目前,在移动端上,今日头条的用户规模已经是几家门户的总和了,可以说当之无愧地超越了前一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在南开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伴。作为一个不怎么参与集体活动的理工男,怎么保持社交呢?主要靠修电脑和编程建网站……后来,同学聚会,打招呼的方式基本是:hi,你的电脑还是我装的。

当年PC整机还不普及,于是我常年混迹天津的硅谷—鞍山西道……帮大伙挑配件。提及这段,还有个颇为心动的经历。我装过的电脑有几十台,当然大部分是女同学……不但要帮忙装电脑还要经常保修。没错,就像你们想象的那样,修电脑为我带来了人生重大的收获——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

另一个收获是,在校园里,我接了不少外包的项目。包括我太太她们系的网站(当然是免费的)。因为这门手艺加上兼职,大四的时候,我每月能有超过两三千的收入,在当时,绝对是土豪。那时候,和同学一起泡实验室,熬到半夜一两点,会请大家集体去烤串。一周能吃2-3次。西南村烧烤的记忆太深刻了,我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记忆是会延续的,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过了春节,我们公司就要搬去新大楼,一想到公司楼顶露台应该可以搭一个烧烤架,我就回想起在南开开心的日子。

当时和我吃烧烤的人很多是对编程感兴趣,而且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有我同一级的,微电子专业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还有师兄师弟,后来也相继加入我创办的公司,成为了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也是创业伙伴。

离开校园10年,我越来越发现:你应该相信,你的经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联系起来,而你会受益于这些经历。

最后,感谢南开,成为我人生很重要的一段经历。谢谢大家!
南开演讲
大家好!

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

我先分享一下自己毕业后的个人经历。

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二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

第一个,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另外还有一点:做事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

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觉得其他同事比他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他们觉得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谢谢!
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pdun/p/1130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