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架构初体验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总会,建立一种清晰的,可重用的框架来评估体系结构的质量,提炼出属性层和测量项,应用于评估当中,类比到软件中,这就是软件的质量属性,三类质量属性包括有:系统的质量属性、受架构影响的商业属性、与架构本身相关的一些质量属性。软件体系结构技术的核心是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早地处理相关质量问题。

       软件的质量属性包括:可用性、可修改性、性能、安全性、可测试性、易用性。其中安全性是通过软件的执行才可见的质量因素,可测试性是非执行可见的质量因素。

       可用性。可用性与系统故障及其后果相关。当系统不再提供其规范中所说的服务时,就出现了系统故障。系统用户可以观察到此类故障。可用性是指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比例,是通过两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长度或在系统崩溃情况下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来衡量的。


       可用性关注的问题:如何检测故障、发生故障的频度、出现故障时的现象、系统故障排除的时限、如何防止故障的发生、发生故障时的处理。

       可用性的一般场景生成:刺激源包括系统内部、外部。刺激有错误、疏忽、崩溃、时间、响应。制品有系统的处理器、通信通道、持久性储存器、进程。环境有正常、降级模式。响应有系统检测到事件、进行以下活动之一:记录故障、通知用户或者系统、根据已定义的规则禁止故障源等。响应度量有系统修复事件、系统可以在降级模式下运行的时间间隔。

       可修改性。可修改性有两个关注点:可以修改什么?何时以及谁进行修改。可修改性的一般场景生成:刺激源包括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最终用户。刺激有希望修改功能、质量属性或系统容量。制品有系统用户界面、系统运行平台、环境与目标交互的系统。响应有查找架构中需要修改的位置,进行修改且不会影响其他功能、对所作的修改进行测试,部署所作的修改。响应度量有根据影响的元素的数量的成本、资金、该修改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rran/p/11082245.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