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


阳明心学介绍

本文的大部分观点来自《青年王阳明 行动中的儒家思想》,甚至部分整段抄写过来;

心学指在明朝中期基于儒家思想发展出来的一支流派,称为陆王心学。初期的心学或多或少地吸纳了佛教禅宗‘修心’的理念,中期经历了沉溺于道家的洒脱、自然之风,最后还是寻求用儒学的概念体系来定义内圣(立志)。

学习心学的起因

学习心学的起因一是在求知的过程中得不到精进而感到焦虑、二是看破现实中虚幻的欲望而感失落、三是在看了《潜行者》后对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感到迷惑。直到遇到心学找到了统一的答案--内圣才能外王。

心学的核心

  • 立志(主体性)
  • 致良知
  • 知行合一

立志

立志也是人生、心学中最难的抽象,人因见识太少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抉择。

心学以立志为轴心、起点,立志也是整个体系的主体性原则,夫志,犹木之根也。一个不可降低的要求。具体说就是人必须有一个人自身的意义,包含在各种实践中作为轴心,这样才能不迷失、有指向。

阳明以立志做圣贤(阳明是幸运,在少年时期就能明确自己的志 ),古代对圣贤的定义是品德高尚、超凡才智。而在当代我对圣贤的定义是做到内心最完美的状态,做到完美为什么难,因为需要超越原本的自我,其本身就需要智慧,正如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立志’如同佛教所说的‘空’,你不能很精确的定义它是什么,你只能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说它不是什么。‘立志’不是从阳明个人的内心经验抽象出来的一组思辨观念,‘立志’不是一种思想训练的形式,使那些关于外部真理的理论可以得到阐明。

致良知

这个就不多解释了,看字便能明白。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在逻辑上和主体性(立志)都是一体。

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指处理事情牵挂于做利益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就会落得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

由良知指向了意义、志向,也表明良知和立志是主体性原则。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并不像致良知一样,不言而明,词所表达和作者想表达立场并不一致。

在知行合一之前,先看儒家传统研究事物的方法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他说以系统的方式获得自我认识,具体说就是提倡通过读书、静坐、习礼等的渐进过程,来锤炼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探求客观真理或多彩世界的固有理,是成为圣贤的前提。

而阳明主张,只有坚定不移地立志做圣贤,格物致知才有效,否则,下大功夫去求取事物之内的理,不一定会提高自我认识。他也批评朱熹对格物的理解,指出不分清轻重主次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他提出要把立志做圣贤摆在最要紧的位置。

从词义上看知行合一,‘知’指认识作用,‘行’指行动功能,‘合一’指统一或同一。我刚开始以为知行合一是指知道就能做到,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后来觉得不对,知指意志,只有知道人生的意义,才会有意识去控制、行动。对比阳明的描述,我所设想的还是有一定偏差。

阳明的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立场是,断言知和行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扎根在一个‘本体’上。

立志就包含了认知和行动效果两个层面:

  • 立志包含着求知,但不只是认知之知,也作为一种内省检查的形式,求知同时把人的当前生存状态转变成筹划未来理想的状态。只有把立志理解为产生转变的自我反省,立志才是求知。
  • 立志包含着行动,重新安排生存环境并影响人生的整个层面,而行动作为有意识的设计的实现,绝不是盲目的行动。只有把立志理解为有意向的自我肯定,立志才是行动。

从过程中和结果来理解知行统一:

  • 知行统一不只是一种已经达成的状态或一个被追求的理想;
  • 这样一个统一体是知和行的本体,它在立志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抉择过程中显示出来;


心学能做什么

一种超凡的精神,如何取得做圣贤所必需的精神突破。

基于我的一篇文章论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大脑中工作区的容量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但是人的意志、精神、情感可以。


心学不能做什么

心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确定人在常规状态下如何做事(并不是一门解决具体问题的学科),而是一门‘修心’的学问。

一些人只看阳明生前的立功事迹,就想把心学当成功学来看,这就有点不可取。心学让人所追求的就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反省后的精神,一种持续的状态。


心学倡导什么

心学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观,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超越自己的局限,并为天地的变革之功助一臂之力。为什么倡导积极入世、积极作为?因为人具有两种互相矛盾的属性,一是自然本我属性,二是社会(众我)属性。自我与众我天然就带有相冲突相矛盾的地方,虽有冲突,但人还是与生俱来就有社会属性这个事实。心学的主体性就是志,志也可以理解为意义,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可见意义不单衡量自我,还有众我。

人有自我属性能理解,毕竟人天天都是在琢磨它。但是人为什么会有社会属性?先思考为什么会有人,人的出生,就是两性繁殖的结果,可见人的出生就带着社会属性,如果未来的技术能改变成无性繁殖,那么可能将颠覆现有的价值观,人就只剩下一个自我属性。

心学是基于儒家思考发展出来的思想流派,那么儒家的一些观念也是继承过来的,入世为圣就是儒家学说的最重要特征。


如何成为圣贤

人生的主体性就是成为圣贤,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圣贤,绝不能从外在的地方开始,而必须从内心的抉择或立志开始。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要使立之志成为自我改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必须有学习作为支撑。不断学习必然导致自我批评。深化自我批评,表现为朋友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指正。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共同体有明确的目的,即它的每一个成员实现他的自我。

走向内圣之路并不是冥思的生存方式,而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动态的自我改造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激烈思想斗争结果。


只能确定自己

我无法做到确定外界,只能做到确定自己

最近在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理解到有些事物就是很复杂,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都不可能降低它到复杂性。有人说不对呀,我看过很多公众号上有很多文章,7天精通xx书籍,也能将某些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容易理解呀。那些只能算是科普,科普和真正实际运用是两码事。科普的作用只是让你比原本多了解一点信息而已,好处就是累积点皮毛,但是皮毛累积了一定到量,也是有可能会向上进阶。我想说的就是人在遇到复杂的事物都会心生堕性,想着怎么绕过、躲避。现在通过学习心学,不断自我反省和强化内心,了解到不应让自己堕落,不面对这些复杂,人一辈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躲避它,而不是战胜它。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君子,只能称为小人,因为这样是消极怠慢的。

如何确定自己: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待续...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mysticbinary/p/11048784.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