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之观大秦帝国之裂变总结

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不忘补充历史;都说读史可以明鉴。经舍友推荐,可观大秦帝国系列剧, 并且讲述了大秦帝国原著小说孙皓晖先生辞职去往海岛专心思考创作大秦帝国,首先对孙皓晖先生的精神表示深深敬佩,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小说原著暂时没有读,仅从电视剧中学习,初始观之,便被吸引无法自拔。但每每读书,必须去了解作者,今天已经观看完了之纵横,所以想着去进行总结,去记录,不然记忆会忘却,令人所无奈。本人力荐,闲暇之余,去观看,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孙皓晖先生生在老秦地,  与共和国是同龄人;自幼就收到这种文化的影响。青年时期在陕西师范大学求学,在求学期间一鸣惊人,后在西北大学任教,这也是舍友推荐的原因,因为他本科期间就读于西北大学。孙皓晖先生在法学领域也是十分有影响的,更多的我学到的是他的那种学术精神,关于生平介绍,百度上有很多介绍,笔者在此就不一一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方可去百度一看便知。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述秦公嬴渠梁治理秦国所发生的事情,其主要是关于商鞅变法,秦国走上法制道路的开始。

嬴师隰逝世,秦孝公嬴渠梁从父亲手中接手一个贫弱、奄奄一息并且面临被列国吞并的弱国。虽然秦孝公有雄心壮志,但现实多有波折, 继而又加上随时有山东六国的胁迫以及欲分秦而后快,其时魏国实力属于最为强盛,但魏国国君不善谋划,不听忠言,一意孤行,背信弃义,以国家之强去欺凌弱小国家,以至于战国时期魏国霸权全面衰落,魏国称霸的时代结束, 造成其余各国实力提升,尤其齐国,有田忌、孙膑等人,逐渐取代魏国霸权地位,齐国崛起的局面。由此看出了战国时期的生存法则,确实是底气源自实力,弱肉强食。但怎奈何秦孝公渴望励精图治,有一颗壮志雄心。最终秦国摆脱贫弱的局面,奠定法制基础,逐渐走向强大。加之有有志之士商鞅的辅佐,力行变法,二人相互扶持,共同将秦国向前推进。忘不了的是秦孝公为秦国与商鞅谈论四天三夜的事,忘不了的是秦孝公为卫鞅秉公执法而扫除一切障碍,即便是自己老氏族的阻挡,忘不了的是二人之间的那份情谊,不互相猜忌,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更让人值得学习的是秦孝公的如同海一样的胸襟,卫鞅誓死扶持,还有秦孝公那对贤人的渴求、信任的心。更多的现代和过去很多地方不同了,进步了,但是相同的是我需要学习的是要立大志,稳步向前,做到胸有成竹,一步一步去实现。

敢于牺牲自我,敢于为国家做奉献,讲求公道,而非一己之利、个人之私。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想要的友谊、一切都会随之而来。古代人更多的是一份情谊,更多的是一份才能,更多的是有一颗壮志心。卫鞅之志,为天下立制,为万民立法,决不为自己安身立命谋职谋路。在追求梦想的途中,我们需要的学习的是如同卫鞅:不走捷径,走大道。

当然其中公子虔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为秦国牺牲自己的君主位, 又去稳固秦国,辅佐秦孝公、嬴驷助力秦国基业。可谓是秦国不可忽视的奠基人,其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正确抉择,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不去计较个人得失,既使自己被处以刑罚,也没有做危害秦国之人,眼光也是十分长远,暂且不去评论其复仇指认卫鞅被车裂一事,各有各的观点,该怎么评判,欢迎大家我们一起讨论。

当然更欣赏老秦人的那种精神,有一句词来表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同时也欣赏古人的那般潇洒,那般重情义,正如秦孝公与卫鞅:知音难求,神交难遇。对人更要:君上呕心沥血,卫鞅披肝沥胆。做人还要:身段愈软,其心愈坚,而非有一丝小小的成就,就有一百分的骄傲,这是不可取的。同时也领略了古人的爱情,比起现在,它少了物质,多的是情谊,多得是互相心似。少了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

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

卫鞅-----强秦九论

徙木立信---卫鞅变法之初,为了让国人信任国府,在秦国都城栎阳建立信用的一件事,可见信用的重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6455195 查看本文章

围魏救赵:是魏国看着别国日益强大,变法但却没有请示魏国。为了展示自己的国力,给他国颜色看看,而选定赵国进行攻击。无奈齐国出手相救,围攻魏国都城大梁,逼迫魏国退军的一件事。

法家慎道大师

申不害:法家之人,韩国丞相,力求变法,但最终在与魏国的战争中,韩国国力被耗尽,齐国才出手相救,魏国撤兵,其后国君、申不害均自裁。韩国变法失败。

百里奚后人----百里遥

一些句子摘抄:

财富图大计,才智理邦国

物有大用,方得其所

刎颈之交有大义,一人不走,一人不能独生

我不识君,君不识我,君之热血,殷殷荐我

正人之失 全人之志---天下良辅

秦孝公与卫鞅的约定: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看清彼之意图,谋定而后动

创新者生,守旧者亡

飓风将至,蛰伏为上

依法治成名君,依法治防昏君

选好入口,顽石可破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异星天象,永远不会垂帘弱者,向来都是强者的光环。

论断:

战国之士的学派大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也是那个伟大时代的生存竞争方式,它培育出了中华民族最茁壮的文明根基,使那个时代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不朽高峰。

马岭道之战,魏国霸权全面衰落,魏国称霸的时代结束,齐国崛起。

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壮志未酬的秦孝公嬴渠梁逝世,时年46岁,秦国崛起,第一座基石。同年,卫鞅被车裂。

最喜欢的应该是秦孝公为吸引山东列国有名之士入秦国,颁布的秦公求贤令,被卫鞅评为五百年一卷雄文,其中对秦国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我看来,承认自己过去、现在的错误,不足,面向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秦国求贤令
秦公嬴渠梁告天下之士 ,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偏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 嬴渠梁名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 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 领国政 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秦孝公壮志未酬:

              上天啊上天
    假使再给我二十年岁月
    嬴渠梁当金戈铁马定中原
    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边灾难
    还天下苍生以安居乐业
    何天不假年
    使嬴渠梁并吞八荒之雄心
    化作东流之水矣
    天哪
    你何其不公啊

欢迎大家,提出看法,我们一起成长!

谢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026809/article/details/9073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