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元英语:6个惊艳无数家长的教育方式,值得大家看看!

15085375-7b1754737c8fdd14.JPG

01

孩子,我希望你学会处理情绪!

一位父亲因为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就哭了。

父亲问他:“你为什么哭?”孩子不说话。

父亲说:“是因为我喝了你的汽水吗?”孩子带着哭腔说:“是”。

“那你就直接告诉我,爸爸,你喝了我的汽水,我不高兴了。直接把你的不高兴说出来不好吗?为什么要哭?”孩子不说话,继续哭。

爸爸:

你看啊,这事儿是这样的,我没有请求你的同意就喝了你的汽水,这是爸爸不对。

你要告诉我,而不是哭,你不说,爸爸就不知道错在哪了,所以以后有问题,你感觉到不舒服,就说出来,好不好?

孩子停止哭泣,同意的点点头。

@知友JoyPan分享: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但不是每位父母、每一次都能这样耐心地去教育孩子。

被父母轻易忽略掉了的,恰恰是孩子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情绪教育。

孩子哭泣还是开心,都没有人教他应该要去分析你的情绪,当时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什么导致的。

很多家庭中,孩子只要一哭,家长就开骂。

这会导致在孩子的认知里,人只要表现出不高兴,愤怒,都是不对的。以至于在以后的成长轨迹中,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压抑自己,逐渐形成回避型的人格。

主要体现在,别人问你一件事好与不好,你一般都会说好,也很少与人争辩吵架,向来都是软绵绵的老好人,有问题了也不会提,有情绪了就自己憋着。

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是会让人讨厌和憎恨的,就如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样。

情绪教育的缺位,不止是孩童时代的委屈和压抑,影响的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有人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请记住,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孩子坏脾气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而父母,有责任用耐心去找到那个原因。

在情绪教育这堂课上,或许很多家长都做得不够完美,但请从此刻开始做出改变!

15085375-736d95addf046130.JPG

02

希望你犯错后能意识到错误本身

在一家民宿中,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想把喝不完的豆浆拿到楼上房间喝,但是在上楼梯的时候打泼了一楼梯。

小男孩爸爸带着小男孩去服务员那里,让小孩子鞠躬道歉,然后从服务员那里要了抹布,小男孩擦楼梯,爸爸到水池洗抹布,看着小男孩把楼梯擦干净。

中间服务员说不用管让她来就好,这个爸爸说让我们来吧。擦完后带着小男孩还抹布,再次表示给服务员添麻烦了。

接着这个爸爸问孩子,你觉得你为什么会打翻豆浆?然后他把另一杯豆浆递给孩子,告诉他打翻豆浆是由于拿的姿势不对,一个手托底一个手扶住杯子才能拿得稳。

小男孩捧着这杯豆浆上楼,没有再打翻。

@知友黄牛分享:

带孩子道歉是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要有认错的态度,让孩子打扫是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尽力弥补,最后是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总结教训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犯了错,一些家长会忍不住吼骂孩子,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责骂:

你怎么这么笨!

你在干什么!

不是说过一次了吗?为什么还会犯!

你到底涨不涨记性!

看到父母发脾气,孩子往往只记住爸妈愤怒的脸和自己恐惧的心,很难意识到“错误”本身。

同时,父母的责骂会在孩子心底留下阴影,他们常处于恐慌和畏惧的状态,变得胆小怕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做错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担心由于犯错所引起的对自己的不利后果。

所以,家长如何处置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犯错后,首先,让孩子把事情说清楚,不要先入为主给孩子定罪,更不要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一顿。

其次,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最后,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自然后果,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04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内驱力

在《朗读者》节目中,马伊琍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最感谢的就是父母的信任。

她说,父母一直以来都非常信任自己。

某天,父亲去老师办公室领学生手册时,发现自己女儿的多门成绩都非常优秀,可唯独思想品德这门课上面写着一个“差”。

父亲非常惊讶,便问老师这个“差”是怎么回事,结果老师说:你女儿跟多个男生有早恋。

当时马伊琍的父亲非常平静地说了句:好的。接着便问老师能不能在纸上写下男生的名字,然后那位老师只写下了一个名字。

爸爸又问:老师,还有呢?不是多个吗?

结果那位老师就生气了。而马伊琍的父亲说:老师我不跟你说了,我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找校长说吧。

知道这件事后,马伊琍当时就哭了,一是觉得冤枉,二是很感激爸爸对自己的信任。

马伊琍说,“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觉,可以让父母更信任我。”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内驱力,孩子收获你的信任后,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但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做到。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并不信任他们。

还记得之前的一则新闻:

14岁少女被父母“逼供”跳楼证清白,留下遗书“爸妈,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我没有偷,我恨你们……”

无声的控诉和失望,成为她留下的最后证词。

所以,不要让信任隔绝了父母与子女间爱的沟通!

15085375-f886e615204d21d4.JPG

05

我不是熊家长,你也不要做熊孩子!

在商场的卫生间排队,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过来。

妈妈对小女孩说,人有点多,要排队,你坚持一下。小女孩说好。

可没过几秒钟,小女孩就说坚持不住了。。。妈妈说大家都在排队,需要和前面的姐姐们商量一下!

然后大家就说让小女孩先去吧!妈妈让小女孩说谢谢。

出来后,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你不去吗?

妈妈说:本来我们是要排队的,因为你是小朋友,姐姐们才让你先去的,可是妈妈是大人,大人要排队的。

于是又带着孩子回到队伍,重新排队了。

@知友听雨分享:

这位妈妈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教会孩子养成规则意识……

15085375-56b2d5cd134a6817.JPG

生活中,大家对“熊孩子” 一词肯定不陌生,“熊孩子”经常用来形容岁数小不懂事,无法无天,调皮的孩子。

不清楚?那我们先来看一个“熊孩子”的例子:

对于给大楼做清洁工作的人,我们会形象的称他们为“蜘蛛人”。

一天,一位蜘蛛人正在清洗一栋大楼的外墙,身边的窗户突然被打开,一个孩子探出身子,用手里的剪刀剪断了用来保障蜘蛛人安全的绳索。

导致这位无辜的蜘蛛人在楼外悬挂了40分钟,索性有惊无险,最终被消防员所救。

但这件事也让人们对“熊孩子”的行为心有余悸。

为什么“熊孩子”会置别人的生命安危于不顾,执意剪断保障生命的安全绳呢?

答案就是缺乏规则意识。

缺乏规则意识源于观念错误!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以“他还是个孩子”不想过多约束孩子等为借口,迁就孩子任性的行为。

为何要培养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我们透过规则让孩子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边界。

这样的了解会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从而更有力量选择自己想要的。

我不是熊家长,你也不要做熊孩子!

06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在一家面包店,孩子跟爸爸闹着再买一个面包。

爸爸:我们已经买了两个了,这个下次买好不好?

孩子:不行!我要这个!

爸爸:那把这两个退一个,换它好不好?

孩子:不行!

爸爸:你要的这个你吃过没有?

孩子:没有!

爸爸:那这样,爸爸给你买,但买了你必须吃完,不然以后再也不要来买了。

孩子:那我想想…那我们可不可以下次买?

爸爸:可以!

@知友刘柯艾分享

任何时候都替孩子做选择、做决定,会使得孩子们习惯性地把责任迁移,觉得任何事情都有父母操心。哪怕是犯错误了,要负责的也是家长。

长此以往,父母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孩子的保护伞。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立刻变得独立、有主见。但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我不否定你,但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每一位父母来说,都是需要专注一生的事业!

15085375-51d24e246df2735a.JP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248258/article/details/9088836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