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在人工智能驱动下互动电影作用

  最近的几部影视和游戏佳作:西部世界,底特律:成为人类,黑镜,都不断的在我们脑海里提出一个问题:未来的互动娱乐会是怎样?游戏和电影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今后的电影和游戏又会如何发展?如何融合?

  业界顶级专家——网易游戏的总经理:朱原,和我们分享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他的带领下,网易游戏在近两年在科技和创意上做了不少布局。

  人工智能是朱先生重点思考的领域之一。他一直在思考电影和游戏融合的路径和关键节点。其中人工智能在该方向的应用非常关键。他认为,未来会开发出一种强大的设计工具,完全颠覆目前游戏文案设计的模式,给玩家带来真正的高自由度沉浸式游戏体验。

  电影行业一直是游戏行业的参考。从一百年多年前开始,电影从无声变成有声,从黑白变成彩色,从2D变成3D,从原来的单一品类到现在的多品类。基于科技的进步,电影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一百年来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电影只能展示拍摄者的单一视角。

  反观游戏则可以非常好的解决单一视角问题。在未来,随着VR技术的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应用,游戏和电影将会真正融合。让观众完全沉浸在一个360度自由的世界里将会是主流的娱乐形态。

  但是要创作一个这样的世界并不容易。今天一部时长2小时的单一视角好莱坞电影可能需要几个编剧花两三年来完成40-100页的剧本。像《底特律:成为人类》这样有一定自由度的游戏用了五千多页的文稿来支撑40小时的游戏内容。如果想把十个人在一个月内所有的活动写成剧本,那可能需要数千个编剧好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制作流程是不现实的。

  从今天走到未来,路还很远。但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些工具是必须的。西部世界其实就很好地揭示了未来故事的编辑形态。西部世界里的每一个接待员都有自己的性格、记忆、和自主决策的意识。未来游戏叙事的核心将会是围绕着人物性格和他们与大事件之间的互动。编剧的工作将会和现在非常不同,他们不再需要去写每段对话中的每一个字。他们要做的是设计这些角色的“元数据”,这些角色就会撰写自己的故事。如果你仔细想一想的话,其实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被这四个元素推动的:人的性格、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背景故事、和社会上的大事件。编剧需要设定这些元素的数据,剩下的将会由AI来推动。

  他认为主要是三种工具:性格引擎、人群行为预测和故事预览工具。性格引擎顾名思义是用来塑造角色的。和现在市面上的游戏引擎相似,性格引擎让编剧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设置塑造角色最为关键的三个要素:性格、记忆、和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可以用模型将人分为几个性格大类。编剧可以组合这几种性格大类来塑造他们想要的角色。下一步就是给这些角色背景故事和非对称的人际关系。编剧还可以通过调整数值来调整这些因素对一个角色行为方式的影响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大连渤海医院 mobile.84239650.cn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dsd165/article/details/9137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