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ly() && unlikely() && __builtin_expect((x), 1)

在Linux2.6内核中,看到一对奇怪的函数,likely(), unlikely()。

追踪回去,发现其实是一对宏,如下实现:

#define 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1)

#define un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0)

查了一下是这样说的:

例如: if( likely(val))  

if( unlikely (val))

他们都等于if(val),也就是在理解上来说,是等价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用呢?

__builtin_expect() 是 GCC (version >= 2.96)提供给程序员使用的,目的是将“分支转移”的信息提供给编译器,这样编译器可以对代码进行优化,以减少指令跳转带来的性能下降。

__builtin_expect((x),1) 表示 x 的值为真的可能性更大;
__builtin_expect((x),0) 表示 x 的值为假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使用 likely() ,执行 if 后面的语句 的机会更大,使用unlikely(),执行else 后面的语句的机会更大。
例如下面这段代码,作者就认为 prev 不等于 next 的可能性更大,

if (likely(prev != next)) {
       next->timestamp = now;
        ...
} else {
        ...;
 }
通过这种方式,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会将可能性更大的代码紧跟着起面的代码,从而减少指令跳转带来的性能上的下降。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__builtin_expect(!!(x), 1)  这个是说,如果x == 0,那么结果就是 0,如果x == 1, 那么结果就是1,使用了!!是为了让x转化成bool型的。

expect(!!(x), 1

__builtin_expect(!!(x), 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ianxuedegushi/article/details/8156216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