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项目总结产生了分赴

  其实在南宁时,吾就开始写项目总结。从南宁归来,吾每天都在修改,定稿后发给几位主管。其实之后还是有少量的字句更改,这是因为吾精益求精。

  然后就产生了分赴。比如陆看了之后,提出了几个异议:

  说是象看小说,意思就是不满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没有看到他想看的东西,自然就有这种想法。吾在总结中讲事实,同时还讲究平衡(即对自己有利、不利的都有)。如果对结论不满意,那就要否认事实——这怎么可能?

  没看到经验和教训。吾真是哭笑不得:吾有单独一章,专门讲经验和教训,怎么没有?

  遇到问题没有找人。这个就完全是想当然了。实际上,遇到问题,只要跟同事有关,吾马上就会找同事(比如ffmpeg、多卡推理崩溃等)。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除了进度不理想(吾亦没想到进展如此不顺),关键在于:他以为答案就在那里,只要问了就有。事实上呢?遇到新问题问别人,根本没有答案(事实上吾亦问了)。举例来说:

  装驱动。后来陈总给了个安装步骤和办法,比吾之前的要好多了,确实不容易出错,有时还是会有问题。所以最后吾是二合一的办法。这个其实非常难得了,因为别人确实帮忙有用。

  抓不到数据。吾当然也找人问了(陆找的专门做监控方案的人),结果也当然是没有解决办法。因为场景不同,之前的项目监控方案没数据无所谓,而本项目没数据就死了。

  人脸识别。他以为负责人来了就马上能用了。事实上呢?来了有没有用?吾以为没有实际用处(摄像头位置我刚刚调好,而算法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早就反馈了。负责人加班加点的增加了三维角度功能,这个也是非常难得的。吾同时提出的还有脸部遮挡问题,当然这个在本项目中不是很重要。

  其实在总结中,吾提到两个全国第一的问题,两个公司第一的问题。事后看问题确实很简单,实际遇到了就知道痛苦万分,否则怎么首次发现?

  其实再想一步,遇到问题那么好解决,项目那么好做,哪个公司会傻乎乎的花高价请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6163954 查看本文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uantum7/article/details/8981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