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链小传

锂电池化学品

1、正极材料 成本占30%
国外生产商:日亚化学、户旧工业、清美化学、田中化学、韩国L&F、UMICORE、A123
国内生产商:当升科技、杉杉股份、湖南瑞翔、余姚金和、湖南大华、巴莫科技、天骄科技、北大先行、烟台卓

2、负极材料 成本占10-20%
国外生产商:日立化成、日本碳素、JFE化学、吴宇化学
国内生产商:贝特瑞、杉杉股份、长沙海容、青岛大华、星城石墨、宏源碳素、新乡远东

3、隔膜 成本占20-30%
国外生产商:日本旭化成、美国Celgand、Exxon-Tonen、日本宇部
国内生产商:沧州明珠、星源材质、金辉高科、新乡格瑞思、山东正华、南洋科技

4、电解液 成本占15%
国外生产商:宇部兴产、三菱化学、富山药品、三井化学、韩国三星、森田化学、关东电化、Suterake
国内生产商:江苏国泰、天津金牛、东莞杉杉、广州天赐、新宙邦、多氟多、九九久、珠海赛玮、北京创亚、汕头金龙、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下游:电芯、封装
国外生产商:Sanyo、Sony、Maxwell、SDI、LGC、AESC、SB Limotive、BEC123、ATL、LEJ
国内生产商:比亚迪、德赛电池、苏州星恒、力神、江森自控、比克、万向、中行锂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极材料:

动力锂电池技术路线的主流尚未落定
1、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国内以LFP(磷酸铁锂)为主,日韩以LMO(锰酸锂)和NCM(镍钴锰三元材料)为主,特斯拉使用NCA(镍钴铝);发展方向为高电压、高能量、高功率、宽温度范围。磷酸铁锂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中国过去十年全力发展,但能量密度是硬伤。
2、目前NCM发展趋势最猛,但言及“主流”为时尚早。消费电子电池正极材料:LCO(钴酸锂)、NMC(镍锰钴)、NCA(镍钴铝)、LFP(磷酸铁锂)、LMO(锰酸锂);要求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意义:在维持成本的前提下,石墨负极性能提高空间不大,主要看正极性能提高。

国内企业产能严重过剩,毛利率极低
1、市场格局:高端工艺产品日韩垄断,国内产品毛利率极低。锂电正极材料供应维持寡头垄断的局面。日韩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工艺控制上比较强,供应高端电池。中国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下游日韩企业以价格为标准不断变换正极材料供应商,强势在厂商间压价,国内正极材料厂商毛利率普遍低于10%。
2、正极材料产能极大,2013年实际产量4.6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其中磷酸铁锂产能过剩最为严重,不少部分企业亏损;近来国内生产三元材料的企业大幅增加,半数企业生产两种以上的正极材料。产能投放仍在持续。
3、目前中国出口日韩的正极材料中,只有钴酸锂享受13%出口退税,这部分退税正是国内厂商利润来源。
4、发展策略:必须培育工艺领先的、牢据国际供应链的龙头企业;现阶段应当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高压实、高能量密度的新品,以对冲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负极材料:

碳素材料为主,产业集中度高
1、负极材料目前仍以碳素材料为主,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上游天然石墨资源愈发稀缺,人造石墨比重增加。不过目前石墨负极的性能已经趋近材料的理论值,为提高负极的能量密度,钛酸锂(LTO)、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硅合金负极材料等新品种正在研发当中。然而新材料均有技术和成本问题需要解决,未来2-3年碳素材料仍是主流。
2、全球负极材料产业集中度极高,日本和中国产量占全球负极材料90%以上。中国的优势是资源,日本的优势是技术。中国的贝特瑞、杉杉股份市场占有率合计约32%。
3、日本逐渐向中国转移负极材料产能。2013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20%。日立化成、三菱化学、JFE化学、东海碳素、吴羽化工、昭和化工等日本厂商正在中国建设负极产能。

下游电池厂家议价能力增强
1、负极材料供应结构更为集中,毛利率较正极材料稳定,行业平均毛利率在12%-15%。
2、负极材料竞争格局有“正极化”趋势:未来新增负极产能(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能、国内厂商新增产能)可能打破目前的供应结构;下游电芯和组装厂家市场份额逐渐集中,议价能力加强。
3、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业务,2012年销售收入5.94亿,净利率11.9%;2013年销售收入6.73亿,净利率9.2%;量增毛利率减的趋势非常明显。高工锂电预计2014年负极材料单价将下降10%,我们预计未来3年负极材料均价将继续下行。

隔膜:

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和进口替代是大故事
1、锂电隔膜的毛利率较高,在40%-50%左右,产品的主流是PE、PP类隔膜,按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2、生产锂电池隔膜的技术壁垒较高,对设备、生产过程设计、产品批次稳定性、工人熟练程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3、我国锂电隔膜技术水平与全球大厂商还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厂商中,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的技术水平最为领先,沧州明珠向比亚迪稳定供货。
4、锂电隔膜市场集中度极高,日本旭化成、东丽-BSF、韩国SKI、美国Celgard四家公司全球市占率超过70%。由于技术原因,我国隔膜企业目前难以撼动国际隔膜四巨头的地位。国内大电池厂商(如天津力神、东莞ATL等)在制造高端产品时,需要大量采购国外隔膜产品,隔膜进口量在70%左右。
5、我国企业也有少数龙头,技术追赶迅速:沧州明珠凭借其在BOPA薄膜领域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迅速发展,已经进入比亚迪供应链;星源材质干法膜向LGC供货。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后形成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是大主题。

锂电池四大材料中产能过剩问题最小
1、隔膜价格因性能差别很大。以国产干法隔膜为例,目前市场平均价格约3.5元/平米,然而质量最好的星源材质的产品可以达到5.5元/平米,质量差的中小厂商的产品3元/平米。
2、名义上国内锂电隔膜产能2亿平米以上,但是高品质隔膜的产能远小于此。全球主要锂电隔膜厂商的在建产能大约是现有产能的50%,将在14-15年投产。预计未来几年隔膜产量增长在30-35%。
3、需求方面,锂电池需求增长,叠加单位电池用隔膜量的增长,隔膜需求年增速将保持在25%左右。整体来看隔膜供过于求的形势并不严重。
4、短期关注:提升产品出品率和一致性;复合隔膜、功能性隔膜的制备。

电解液:

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成本端现利好
1、电解液主要成分是高纯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及相关添加剂。制造1吨电解液平均需要0.12吨左右的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中的添加剂配方是电解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于适配锂电池的工作温度,增强锂电池的安全性、比能和试用寿命,一般是企业的专利。我国电解液企业已经达到国际技术水平。
2、国内六氟磷酸锂制造工艺实现突破,电解液厂商成本端现利好: 2011年我国六氟磷酸锂技术取得突破,水、氟化氢、金属杂质控制技术进步,产能快速扩张,进口量迅速减少,价格迅速从2010年的335元/千克下跌到2013年的132元/千克。当前我国六氟磷酸锂扩产计划庞大,到2015年产能接近翻番,达到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的40%,预计价格到2016年都会下降。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40%以上,原料价格下跌利好电解液厂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944372/article/details/8951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