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思维的局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在数理逻辑中,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的两条定理。简单地说,第一条定理指出:

任何兼容的形式系统,只要蕴涵皮亚诺算术公理,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不能被证明的真命题,因此通过推演不能得到所有真命题(即体系是不完备的)。

  • 把第一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在体系内部形式化后,哥德尔证明了第二条定理。该定理指出:

任何逻辑自洽的形式系统,只要蕴涵皮亚诺算术公理,它就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兼容性。

道德经第一章

  •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人的“确定感”

  • 人们所坚持的完全确定的态度会使他们放弃对不同意见的思考,而这种“确定感”往往是一个彻底的错误;如果人们开始质疑“确定感”的本质,意识到人类的思维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展现出某种程度的宽容,并乐于思考不同的观点。一旦人们思想渐趋开明,就可能为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困境提供解决的契机。

    感悟

  •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所相信,所以说出的话也是自以为对的,这不仅在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且也体现在科学当中,不同的是科学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生活却不一样,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所以人们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他们相信社会带给他们的价值观,周围环境给他们的价值观,这样他们就没有思考的负担,随大流走完一生,却不知自己一生都在干什么。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yscn/p/1076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