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基础题

一、讲讲关于Oracle表分区的功能

Oracle的常用分区可以分为:列表分区、范围分区、哈希分区(散列分区)、组合分区、间隔分区。 
1).  增强可用性:如果表的一个分区由于系统故障而不能使用,表的其余好的分区仍可以使用; 
2).  减少关闭时间:如果系统故障只影响表的一部份分区,那么只有这部份分区需要修复,可能比整个大表修复花的时间更少; 
3).  维护轻松:如果需要得建表,独产管理每个公区比管理单个大表要轻松得多; 
4).  均衡I/O:可以把表的不同分区分配到不同的磁盘来平衡I/O改善性能; 
5).  改善性能:对大表的查询、增加、修改等操作可以分解到表的不同分区来并行执行,可使运行速度更快 
6).  分区对用户透明,最终用户感觉不到分区的存在。

二、简述oracle中 dml、ddl、dcl的使用 
Dml 数据操纵语言,如select、update、delete,insert 
Ddl 数据定义语言,如create table 、drop table 等等 
Dcl 数据控制语言, 如 commit、 rollback、grant、 invoke等

三、说说oracle中的经常使用到得函数 
Length 长度、 lower 小写、upper 大写, to_date 转化日期, to_char转化字符 
Ltrim 去左边空格、 rtrim去右边空格,substr取字串,add_month增加或者减掉月份、to_number转变为数字

四、Oracle开发过程中字符串用什么符号链接? 
Oracle中使用 || 这个符号连接字符串 如 ‘abc’ || ‘d’

五、Oracle是怎样分页的? 
Oracle中使用rownum来进行分页, 这个是效率最好的分页方法,hibernate也是使用rownum来进行oralce分页的 
select * from 
  ( select rownum r,a from tabName where rownum <= 20 ) 
where r > 10

六、Oralce怎样存储文件,能够存储哪些文件? 
风哥Oracle教程提示,Oracle 能存储 clob、nclob、 blob、 bfile 
Clob  可变长度的字符型数据,也就是其他数据库中提到的文本型数据类型 
Nclob 可变字符类型的数据,不过其存储的是Unicode字符集的字符数据 
Blob  可变长度的二进制数据 
Bfile  数据库外面存储的可变二进制数据

七、Oracle中使用了索引的列,对该列进行where条件查询、分组、排序、使用聚集函数,哪些用到了索引? 
均会使用索引,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索引(如在列A和列B上建立的索引)可能会有不同情况

八、讲讲truncate和delete命令的区别 
1). Truncate 和delete都可以将数据实体删掉,truncate 的操作并不记录到 rollback日志,所以操作速度较快,但同时这个数据不能恢复 
2). Delete操作不腾出表空间的空间 
3). Truncate 不能对视图等进行删除 
4). Truncate是数据定义语言(DDL),而delete是数据操纵语言(DML)

九、解释什么是死锁,如何解决Oracle中的死锁? 
简言之就是存在加了锁而没有解锁,可能是使用锁没有提交或者回滚事务,如果是表级锁则不能操作表,客户端处于等在状态,如果是行级锁则不能操作锁定行,解决办法: 
1). 查找出被锁的表 
select b.owner,b.object_name,a.session_id,a.locked_mode 
from v$locked_object a,dba_objects b 
where b.object_id = a.object_id; 
     
select b.username,b.sid,b.serial#,logon_time 
from v$locked_object a,v$session b 
where a.session_id = b.sid order by b.logon_time;

2). 杀进程中的会话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十、Oracle的锁分几种; 
1.  行共享锁 (ROW SHARE) 
2.  行排他锁(ROW EXCLUSIVE) 
3 . 共享锁(SHARE) 
4.  共享行排他锁(SHARE ROW EXCLUSIVE) 
5.  排他锁(EXCLUSIVE)

十一、怎样创建一个一个索引,索引使用的原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创建标准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创建组合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1,列名2)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创建反向键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 reverse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索引使用原则: 
索引字段建议建立NOT NULL约束 
经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字段上应该建立索引; 
经常出现在Where子句中的字段且过滤性很强的,特别是大表的字段,应该建立索引; 
可选择性高的关键字 ,应该建立索引; 
可选择性低的关键字,但数据的值分布差异很大时,选择性数据比较少时仍然可以利用索引提高效率 
复合索引的建立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尽量考虑用单字段索引代替: 
A、正确选择复合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一般是选择性较好的且在where子句中常用的字段上; 
B、复合索引的几个字段经常同时以AND方式出现在Where子句中可以建立复合索引;否则单字段索引; 
C、如果复合索引中包含的字段经常单独出现在Where子句中,则分解为多个单字段索引; 
D、如果复合索引所包含的字段超过3个,那么仔细考虑其必要性,考虑减少复合的字段; 
E、如果既有单字段索引,又有这几个字段上的复合索引,一般可以删除复合索引; 
频繁DML的表,不要建立太多的索引; 
不要将那些频繁修改的列作为索引列; 
索引的优缺点: 
有点: 
1. 创建唯一性索引,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2. 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这也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3. 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4. 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缺点: 
1. 索引创建在表上,不能创建在视图上 
2. 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3. 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4. 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十二、怎样创建一个视图,视图的好处, 视图可以控制权限吗?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 列名 [别名]  …  from 表 [unio [all] select … ] ] 
好处: 
1. 可以简单的将视图理解为sql查询语句,视图最大的好处是不占系统空间 
2. 一些安全性很高的系统,不会公布系统的表结构,可能会使用视图将一些敏感信息过虑或者重命名后公布结构 
3. 简化查询 
可以控制权限的,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视图的使用权限grant给用户

十三、怎样创建一个触发器, 触发器的定义, 触发器的游标怎样定义 
CREATE [OR REPLACE] TIGGER触发器名 触发时间 触发事件 
ON表名 
[FOR EACH ROW] 
BEGIN 
pl/sql语句 
    CURSOR  游标名 is  SELECT * FROM 表名 (定义游标) 
END 
风哥Oracle教程提示,其中: 
触发器名:触发器对象的名称。由于触发器是数据库自动执行的,因此该名称只是一个名称,没有实质的用途。 
触发时间:指明触发器何时执行,该值可取: 
before---表示在数据库动作之前触发器执行; 
after---表示在数据库动作之后出发器执行。 
触发事件:指明哪些数据库动作会触发此触发器:                    
insert:数据库插入会触发此触发器;  

十四、rowid, rownum的定义 
1. rowid和rownum都是虚列 
2. rowid是物理地址,用于定位oracle中具体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 
3. rownum则是sql的输出结果排序,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

十五、使用oracle 伪列删除表中重复记录: 
Delete  table t  where t.rowid!=(select  max(t1.rowid)  from  table1 t1 where  t1.name=t.name)

十六 、oracle中存储过程,游标和函数的区别 
游标类似指针,游标可以执行多个不相关的操作.如果希望当产生了结果集后,对结果集中的数据进行多 种不相关的数据操作 
函数可以理解函数是存储过程的一种;函数可以没有参数,但是一定需要一个返回值,存储过程可以没有参数,不需要返回值;两者都可以通过out参数返回值, 如果需要返回多个参数则建议使用存储过程;在sql数据操纵语句中只能调用函数而不能调用存储过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945919556/article/details/8945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