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OW共识机制

浅谈POW共识机制


前言

近些年炒得极其火热的比特币,由于采用了POW共识机制,越来越多的人采取投资购买矿机来形成矿池,进而以此来寻找新的块,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取找到新的块的比特币的奖励,以及拥有块的记账权从而获取手续费。在上一节课老师的讲解下,也对POW共识机制有了一定的理解。以下为个人的一些收获。

正文

POW,英文的全程是Prove Of Work,即工作证明。最开始的POW概念是由邮箱服务这一块提出来的。使用过邮箱的人都知道,邮箱里总是莫名其妙收到一些骚扰的垃圾邮件,而且占比还不低。而针对这一种状况,相关服务提供者应用了POW,即工作证明,每次发送邮件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工作量,比如验证几个小问题之类的。从而来提高作恶的成本,进而使得作恶者由于收益比不上成本而停止垃圾邮件的发送。那么,这种工作量证明又怎么在比特币中应用呢?

机制与原理

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为了比特币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去中心化,而应用了POW来作为共识机制。每一个用户拥有的算力资源,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进行计算的机器,都可以参与到新的块的挖掘中,即所谓的挖矿。谁拥有的算力越多,获得新块的几率也就越高,进而获得比特币奖励的几率也就越大。这也就使得每一个有算力的节点都可以加入到交易的认证中来,也进一步提高了作恶的成本。想要打破这一种验证机制,理论上篡改者需要拥有全网51%的算力才可以实现。

优点

首先本着去中心化的思想,任何一台有算力的计算机都可以加入到交易验证当中来。同时,通过POW工作量证明,增大了篡改者的篡改成本,这使得篡改者想要作恶交易,如双花交易等,都需要全网的51%算力。

缺点

POW的缺点也是不少。首先是关于“挖矿”问题,由于发展到现在已经偏离了开始算力存在设计的目的。很多人为了拿到块的记账权来收获比特币,从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来计算这个意义不大的nouce值。同时,POW共识机制本来的设计是为了去中心化,但是随着矿机的出现,算力不再是一台一台的计算机了,矿机的计算速度比计算机快了很多。从而造成了算力的集中化,这是中心化的一种表现,也与开始POW的设计初衷相违背了。

解决

针对POW的这两个缺点,个人觉得有两个方向可以走。首先还是保留这种工作量证明,即按劳分配,但是关于计算的内容可以选择目前世界上需要大量算力的数学难题,从而使得资源能够有所用。另一方面,考虑抛弃算力贡献来作为工作量证明,可以想POS一样,使用持有币跟持有时间来作为工作量证明,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两个缺点。

总结

POW共识机制的设计初衷是正确的,但由于社会本身的趋利性,对于挖矿的激励却变成了中心化的激励,进而引发了POW的趋向于中心化的背道而驰。这也值得我们深思。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6312878/article/details/8353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