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bug管理上节省时间

“bug管理”应该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同行们针对这项工作的解决方案各不相同,我经历或见过如下几种:
1、小团队日常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bug,直接找开发人员沟通、确认,然后开发人员记录,视bug紧急程度马上或稍后集中处理;
2、稍大点中小团队往往让技术人员开发一套异常简陋的“bug管理”系统,按照通用的bug管理流程进行系统设计,忽略UI、交互等等一切“次要”元素,保证顺畅使用基本职能;
3、购置一套“bug管理”软件进行bug管理。
第一种情况并不常见,是小团队在技术力量不足、资源不足情况下的无奈妥协,弊端当然也最多:降低技术人员开发效率、不可回溯、易遗漏等等。
第二种源于我亲身经历,这套内部的bug管理系统如果不考虑用户体验要素,基本上能够满足正常流程:纪录、审查、跟踪、分配、修改、验证、关闭、整理、分析、汇总以及删除。自己开发bug管理系统虽然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但可以根据团队工作习惯定制化。
不过有一点麻烦:这个bug管理系统并不是团队每个成员经常登录的系统,这就导致遇到bug时,需要经过“找出收藏的网址→登陆→依照指标输入详情→阶段性查看最新进展”,如果遇到这个bug是用户向你反馈而后你输入到bug系统时,你还需要等几天后给出反馈。
这冗长的环节和时间等待,让我有点失去耐心,等到后来遇到用户反馈的bug我往往直接找技术反馈、处理而绕过bug管理系统。这样做肯定会影响到技术人员的开发效率,打断其思路,是非常不好的工作习惯。
第三种我倒没经历过,严格来讲,现在市面上“bug管理系统”也算是SaaS同行,但是这块业务前景真的很小,一是互联网公司开发bug管理系统并不困难,二是其未来的延展性并不大,所以市面上并没有非常知名的“bug管理系统”。
购置“bug管理系统”还是会遇到和第二种一样的境况,不经常提bug的人往往会绕过管理流程而直接找技术人员反馈。

那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相较于上面三种方案:
1、节省企业成本;
2、降低“bug管理系统”使用门槛;
3、照顾技术人员处理方式;
4、照顾提bug人员、处理bug的技术人员、甄别bug的产品经理使用体验?

我们日事清团队目前所用的bug管理流程相较于上面三种解决方案就具备这四个优势。我们把bug管理流程分为如下几个状态:收集→确认→其他→暂缓bug→开发中→测试中→已解决→发布并通知用户→重复问题→提醒问题。




处理流程为:提bug人员将bug输入到“收集”状态,不需要像“bug管理系统”一样筛选多种标签,由产品助理/产品经理集中处理,视bug具体情况将bug拖拽到其他集中状态。如果拖拽到“确认”,在该bug下添加相应技术人员让其处理,技术人员会在日事清协作系统内收到通知并且bug同步到其收纳箱,方便技术人员集中处理,解决后由技术人员拖拽到“已解决”状态卡片。


如果bug是由用户反馈,那么在bug详情中记录其联系方式,由提bug人员跟踪该bug状态,修复后告知用户。如果产品助理/产品经理甄别bug时需要和相关负责人员沟通,不会直接联系技术人员,而是在bug评论中评论沟通。


相比上面三种解决方案,利用日事清计划模块进行bug管理具备如下优势:
1、日事清是团队成员办公平台,不存在增加团队成员使用成本问题;
2、由产品助理/产品经理集中甄别bug并和技术人员延时沟通,杜绝其他成员直接联系技术人员询问打扰其工作;
3、如果bug状态发生改变,比如“已解决”、“评论沟通”等,提bug人员会收到通知,可以实时跟进bug状态,提bug人员更可阶段性点击“bug管理”模块查看实时状态;
4、无需单独购置一套bug管理系统,直接在办公平台流畅解决;
5、相比独自开发的bug管理系统,具备更优秀、顺畅的使用体验。

PS:这是“用日事清解决100个问题”系列第一节,目前我们日事清团队就在日事清系统内完成“bug管理”、“产品建议”、“项目管理”、“公司图书馆”、“报销管理”等等各项工作流程,计划做一个系列分享,看我们自己做团队协作系统的团队如何在自己产品内进行高效协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uanlve3629/article/details/7291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