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发&测试在敏捷各环节的职责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aka1121/article/details/89187863

 PM:产品经理

 RD:开发

 FE:前端开发

 QA:测试

TTL:tech team leader   产品负责人、研发负责人、测试负责人

规范|角色

PM(含UE)

RD(含FE)

QA

备注

迭代、项目开始前

项目启动一个月前需要PM给出ppt或者word介绍项目方向,规划等,供相关RDQA知道项目目标;

参与PM的规划会、或认真研读PM产出的规划文档;

 

迭代启动的前一周,迭代的story已经在PM内部审核通过,并已经告知了相关的RDQA。

审核通过后再告知RDQA存在两个问题

  • Story拆分不合理;

  • Story与现有架构设计不一致;

建议:与TTL,QA根据现有架构进行拆分story

项目,迭代启动前给出建议(非必选)

需求技术评审之前,PM内部把迭代的内容内部review通过,确保需求在业务上互相不冲突,关联顺序合理。

 

需要上下游配合的需求, PM找上下游团队PM协调配合好团队的资源;如果没有协调成功,story不进入迭代。

需求进入RDQA评审前

Story已经录入需求管理系统,且描述完整。包含背景,内容,意义和验收点,涉及前端的需求最好有UE图,如没有UE图也尽量绘图描述。验收条件由PM给出,QA后续完善。本迭代需求已经确认后,PM需提前准备下一迭代需求,并准备后补开发需求。

如有技术优化和过程改进的需求,录入需求管理系统,并和PM讨论后,一并进入评审

迭代启动会,需求评审

 

是否在评审之前的拆分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下来分支。如果一次评审没通过反复评审浪费时间与敏捷精神不符;

对于Story中没有明确描述的细节(如提示信息、弹出浮层效果等),RD+FE可以结合实现需要,提出改进建议,PM调整story卡片内容(1天内完成);

评审中提出对PM提供Story的异议;遇到不完整,过于简单的story,如果1天内,PM未完成完善,可以拒绝本迭代完成;(标准:描述完整:包含背景,内容,意义和系统表现,涉及前端的需求最好有UE图,如没有UE图也尽量绘图描述。)

评估和设计时需要考虑0 bug chekclist的内容。

PM统一接口并负责管理(含其他业务PM,及RDQA发起的需求);

即使是自发的需求,也需评审,告知PM

迭代开始后不许插入新story,特别紧急的情况,需要PM说明紧急的原因,(如“不做该Story的影响范围和导致的损失”),然后发起和RDQA一起评估,选择是否将其他story延后来保证紧急需求;

对合理的紧急需求尽量想办法响应;对于不合理的紧急需求进行果断拒绝

 

完成开发估点,明确交付测试团队时间

完成测试估点,明确测试用例交付RD团队时间,明确测试完成时间,明确阶段性提交story时间避免批量提交积压

    估点和排期是两个概念,对于新人同样的点数下, 允许考虑熟练因素有排期差异;每轮迭代的团队速率是本轮迭代所有卡片的估点取和;
    团队的速率是统计本轮迭代的所有Story、Task、Bug的估点总和。
    除了PM提供的需求Story,RD、FE、QA可以根据项目自身的需要,每迭代增加一些调研、性能优化卡片,以解决一些技术负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问题;此类卡片的点数,要算到团队的迭代交付中。

全团队统一估点基准,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经验和技术来做出判断;Story的估点,是对Story复杂程度的衡量,不应考虑当前Story的负责RD是否对这个模块很熟悉,或是不熟悉,应该仅从模块分解后的复杂度入手考虑;

迭代启动会之前对上次迭代估点进行分析。对估点过大或过小的story分析其原因。

迭代启动会上,估点完毕+验收条件补充完毕,由QA负责将本迭代的所有需求卡片的状态更新(需求池转待开发),迭代第一天完成

建议一个RD一次只认领一个卡片,对于有多角色共同实现的Story,可以通过Story拆分为task解决。可以考虑前端、后端的联调,与外部系统的联调等影响复杂度的因素,对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立story Owner制度。负责人对拆分的task进度整体负责

 

对于复杂的Story(点数>8),可以通过Story拆分,将点数尽量控制在8点之内,以避免卡片太大出现跨迭代的现象;

开发期间(综述)

重视项目中RDQA发出的报警或问题邮件,参与一起协商解决问题

遇到不符预期的外部依赖,相关负责人或接口人,应提前发出邮件周知项目组所有成员,以便跟进解决或调整排期。

 

过程中发现的需求问题,PM及时跟进,并更新Story卡片(一天内)

尽量在需求评审中发现需求问题,在项目过程中才发现的需求问题,在与PM沟通时,能够根据当前的业务场景,给出自己的建议,有的放矢的进行讨论,而不是简单的抛问题;

 

遇到和QA看法不一致的bug,和RDQA裁决是否修改需求;

不得抵触bug,私自要求QA不发bug;遇到和QA看法不一致的bug,由PM裁决是否修改,不得直接否定bug;

遇到任何可能是问题的都一律发bug,严格按照bug管理规范填写bug的各个字段;对于不知bug具体负责人的情况,需求bug填写PM负责人,代码bug填写RD负责人;

 

对RD的minishow给出明确的接受或拒绝结论

RD在交付之前根据QA提供的冒烟case(什么时候提供,包含在验收标准?)进行minishow; show给PM(截屏,或者视频)和QA(现场)

对RD的minishow给出明确的接受或拒绝结论; 并记录showcase的次数和失败的百分比;

 

ReviewQA的测试用例并反馈建议

ReviewQA的测试用例并反馈建议

产出测试用例供PM、RD review和参考;PMRD可对测试用例的质量作出判断和打分,反馈给RD负责人,RD负责人定期反馈出来;小组负责人可根据结论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质量分级测试,对于AB级别的story,提供RD冒烟测试case,供RD自测,RD自测冒烟通过后,QA测试;对于C级别的story,提供测试用例,RD自测,QA不测;D级别的storyRD自测,QA不干涉;所有测试用例都发给RDPM review。分级过程在PM写完验收条件后由PMQARD共同确定参与

PM小范围补充完善Story,需确保RDQA知晓,并修改Story卡片,不得私自修改内容

复杂story产出详细设计,供RD架构师评审,评审后更新设计,不得以项目紧急为由省略设计文档;

评审详细设计,根据详设拟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遇到本迭代不能完成的story,不得发布的跨迭代需求,需新建一个跨迭代分支,将本迭代不发布Story的代码统一提交到此分支;

违反的发S0P0 bug

见sheet"Bug提交规范"
需要注意bug的完整性,包含岗位说明,重现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避免直接写“ xx页面'经常'报错,xx页面无法操作,xx页面偶尔报错等内容。”应该是XX用户,在XX环境下XX方式登录,点击XX,XX,XXX,出现报错页面,报错内容XXX“
避免重复bug,如一个页面五个字段没做校验报一个bug,说明有5个字段有问题,如果RD修复时候,只修复了3个字段,reopen该bug,说明哪些没有验证通过;
再如一个基础指标错误,导致十张报表错误,报一个bug说明原因,如实在不好判断,也可发多个bug,
RD可协商保留一个bug,其他bug标记为duplicated;凡是做了此操作的的,多个bug算作一个,同样,如果修复后,多个bug只要任何一个bug修复不完整,需要reopen无标记dup的bug。

紧急上线需将上线的代码提交到上一次上线的分支中用以测试、上线;并同步提交到主干,保证主干的一致性。

对于估点大于等于3点的Story,指定Code Reviewer(包括FE),代码提交时写明是谁review通过(要求必须要review结论);代码嵌套深度超过10的代码reviewer需要打回;

用SNV钩子控制注释内容,QA抽查注释质量并记录。
工具Feedboy发现代码嵌套超过10时会发邮件报警,届时相关QA需记录bug,责任人由代码提交人和reviewer共同承担;

SVN注释规范见sheet “SVN注释规范”

每完成一个Story,RD需根据Story的验收条件进行自测,并在负责Story中,发表评论:CR: ***,self-test Pass;如果本Story不需要CR,则添加评论:self-test Pass。然后将Story的状态置为“待测试”;

QA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下结论自测充分等级,提供自测评分给QA负责人,QA负责人定期发布结论;小组负责人根据结论可做响应的奖励或惩罚。

自测完成后提测,同时挪动卡片到待测试;不及时挪卡的可算作提测延期;

新增代码超过20行时,单测行增量覆盖率不低于50%目前的平均值已经是60%可以70%,即产品代码与单测代码要同步提交;如每迭代,有三次违规,由小组负责人确定惩罚措施,并邮件出来发送小组成员,抄送RD,QA经理。

QA配置工具,在每次提交代码时通过Jenkins监控,如果未达到要求,发送邮件通知全组;对于三次不达标的情况,要求RD参与手工测试;

如果连续两次出现未达标情况,项目组迭代回顾会将进行case study,需个人做出解释和说明,并在学习相关的UT&IT知识后,进行组内分享;

Story测试

及时响应需要PM介入的项目问题

对于需要延期修复的bug,或者认为可不修复的bug,需要和PM,QA协商;

提测后的story如有不完整的情况,发bug;不擅自接受RD延期完善,或者下个迭代完成的解释;

QA有发现bug不报bug的情况,算违反项目流程,影响KPI,页面上有些展示例如易用性之类的

bug修复后自测,自测完成后挪卡到待测试;

对待测试的bug卡及时验收,验收成功的挪到已解决,验收不成功的及时挪回待开发,并记录reopen的次数到相应的字段;

针对加入的紧急需求,QA在保证原有上线story功能正确的基础上,保证紧急需求的基本功能点的正确性,异常情况和分支不做保证。

迭代、项目验收期

在QA的回归测试环境内做迭代story验收

确定上线的分支,并冻结代码;只能修复回归测试中发现的小问题,避免大面积的代码改动;

回归测试,对迭代内的story进行最后的验收;同时提供测试环境给PM做验收;

 

和RD及时沟通验收问题,看是否有必要调整上线的时间;

对于大的问题做评估,影响上线的问题需及时告知PM

和RD及时沟通回归发现的问题,如影响到上线需要和PM进行沟通,调整上线的时间;

 

 

提供上线步骤和上线checklist的签字文件给QA;

上线步骤进行review,如有问题,打回让RD重新进行修改;检查是否完成了上线checklist。

上线cheklist海燕负责更新

PM根据测试报告确定是否正常上线

review测试报告,了解项目情况

产出测试报告供PMRD参考

 

上线、上线后

线上验证

线上验证

QA发出上线验证checklist,保证PM和RD针对功能点进行线上验证(上线当天完成);

 

项目回顾总结,对于紧急需求变更做casestudy,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项目回顾总结,提交的Story,出现大于等于2个bug时,项目组迭代总结会进行CR的case study,针对出现问题的Story,集体进行CR,并review相关知识;

项目总结,提供项目的过程数据;包括bug量,bug率,reopen率;showcase失败率;自测充分率;注释达标;开发效率等数据,迭代内修改代码量和点数的比率等数据;对于不及时发bug,漏发bug的情况作casestudy;

 

项目总结回顾会:对项目的整体情况开会总结,避免做的差的问题后续继续犯,分享好的经验供后续发扬光大;专业的态度对待回顾会,对事不对人的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aka1121/article/details/89187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