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之HTTP、TCP/IP、Socket

一、HTTP相关

https://www.cnblogs.com/sunny-sl/p/6529830.html
https://www.cnblogs.com/ranyonsue/p/5984001.html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特点
-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

请求消息Request

1.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类型、要访问的资源及所使用的HTTP版本(GET /562f259838.jpg HTTP/1.1)
2.请求头部(header):用来说明服务器要使用的附加信息
3.空行
4.请求数据:也叫主体,可以添加任意的其他数据

响应消息Response

1.状态行:HTTP协议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消息(HTTP/1.1 200 OK)
2.消息报头:用来说明客户端要使用的一些附加信息
3.空行
4.响应正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文本信息

HTTP1.1版本新特性

1.默认持久连接节省通信量,只要客户端服务端任意一端没有明确提出断开TCP连接,就一直保持连接,可以发送多次HTTP请求
2.管线化,客户端可以同时发出多个HTTP请求,而不用一个个等待响应
3.断点续传原理

-HTTP协议常用六种请求方法
-GET:发送一个请求来取得服务器上的某一资源
-PUT: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PATCH:更新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创建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幂等性: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
POST方法不是幂等的,而PUT方法则有幂等性

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1、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2、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端口 80,和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3、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5、释放 TCP连接;
6、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二、TCP相关

tcp和udp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xiaomayizoe/p/5258754.html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有序的、以字节流的方式发送数据,通过三次握手方式建立连接,形成传输数据的通道,在连接中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效率会稍低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无序的,速度快。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定义成数据报(Datagram),大小限制在64k,在数据报中指明数据所要达到的Socket(主机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再将数据报发送出去

两台主机最多能建立多少tcp连接?

https://www.cnblogs.com/dudu/p/5237777.html
https://www.jianshu.com/p/4a58761d758f
http://www.cnblogs.com/hellojesson/p/6381863.html

对于TCP服务端进程来说,他可以同时连接的客户端数量并不受限于可用端口号。每一个tcp连接都要占一个文件描述符,一旦这个文件描述符使用完了,新的连接到来返回给我们的错误是“Socket/File:Can'topen so many files”。并发连接数受限于linux可打开文件数,这个数是可以配置的,即修改最大TCP连接端口数MaxUserPort限制,可以非常大,所以实际上受限于系统性能。

实际上,确实有个限制端口号的配置,就是MaxUserPort,这是一台主机向外连接使用端口数的限制,但是这个MaxUserPort确实和服务器可以承载的来自客户端的并发连接数没有关系。修改方法:在注册表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中添加名为MaxUserPort,类型为DWORD(32-bit),值为65543(10进制)的项目并重启计算机。

另外一个误解,就是accept之后产生的已连接套接字占用了新的端口。这个绝对是错误的,linux内核不会这么写的,因为完全没必要嘛。客户端连接上来之后产生的这个socket fd就是用来区分客户端的,里面会填上客户端的ip和端口作为发包用,来自客户端的包也会使用这个fd去读取。可以试试netstat -ano,然后起一个服务器看下,客户端连上来这后产生的套接字的服务端端口还是监听的端口。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解决思路与前提
-网络是不可靠的,任何包都有可能丢
-遇见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迭代
-能用就好

挥手时之所以多一次,是因为接收方可能还没准备好,待准备好后再发送FIN包,即需要将ack包和FIN包分开发送。

三、Socket编程

https://www.cnblogs.com/rocomp/p/4790340.html

Ping命令,使用的是ICMP协议,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的缩写,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

IP地址:为实现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IP地址。32位二进制
端口:区分一台主机的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端口号范围为0-65535,其中0-1023位为系统保留。如:HTTP:80 FTP:21 Telnet:23

服务器端:
① 创建ServerSocket对象,绑定监听端口
② 通过accept()方法监听客户端请求
③ 连接建立后,通过输入流读取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
④ 通过输出流向客户端发送乡音信息
⑤ 关闭相关资源

/**
 * 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实现用户登录,服务端
*/
//1、创建一个服务器端Socket,即ServerSocket,指定绑定的端口,并监听此端口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newServerSocket(10086);//1024-65535的某个端口
//2、调用accept()方法开始监听,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3、获取输入流,并读取客户端信息
InputStream is = socket.getInputStream();
InputStreamReader isr =newInputStreamReader(is);
BufferedReader br =newBufferedReader(isr);
String info =null;
while((info=br.readLine())!=null){
System.out.println("我是服务器,客户端说:"+info);
}
socket.shutdownInput();//关闭输入流
//4、获取输出流,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OutputStream os = socket.getOutputStream();
PrintWriter pw = new PrintWriter(os);
pw.write("欢迎您!");
pw.flush();


//5、关闭资源
pw.close();
os.close();
br.close();
isr.close();
is.close();
socket.close();
serverSocket.close();

客户端:
① 创建Socket对象,指明需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号
② 连接建立后,通过输出流想服务器端发送请求信息
③ 通过输入流获取服务器响应的信息
④ 关闭响应资源

//客户端
//1、创建客户端Socket,指定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Socket socket =newSocket("localhost",10086);
//2、获取输出流,向服务器端发送信息
OutputStream os = socket.getOutputStream();//字节输出流
PrintWriter pw =newPrintWriter(os);//将输出流包装成打印流
pw.write("用户名:admin;密码:123");
pw.flush();
socket.shutdownOutput();
//3、获取输入流,并读取服务器端的响应信息
InputStream is = socket.getInputStream();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s));
String info = null;
while((info=br.readLine())!null){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客户端,服务器说:"+info);
}

//4、关闭资源
br.close();
is.close();
pw.close();
os.close();
socket.close();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iaobingzi/p/10682757.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