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插件开发之一:概述:模块开发+组件开发+插件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问题,欢迎指正,谢谢! https://blog.csdn.net/cbk861110/article/details/88920968

架构:

所谓架构,无非两个方面: 分层和通信方式。 其实广义的架构也可以说是这两个方面:子模块(子系统)划分和通信。

子模块划分:

除了大家公认的common部分, 业务模块的划分尤为重要,相比于狭义上的架构,广义上的子系统的划分的关注点,很考验技术经验以及对业务的理解。

通信方式: 

模块化的通信方式,无非是相互引入;我抽取了common, 其他模块使用自然要引入这个module
组件化的通信方式,按理说可以划分为多种,主流的是隐式和路由。隐式的存在使解耦与灵活大大降低,因此路由是主流
插件化的通信方式,不同插件本身就是不同的进程了。因此通信方式偏向于Binder机制类似的进程间通信


大型app有哪些架构解决方案?

在编码架构上有:

mvc
mvp
mvvm

从项目结构上有:

模块化
组件化
插件化

 

模块化、组件化和插件化的区别?

模块化开发将一个程序按照其功能做拆分,分成相互独立的模块,以便于每个模块只包含与其功能相关的内容。模块我们相对熟悉,比如登录功能可以是一个模块,搜索功能可以是一个模块,汽车的发送机也可是一个模块。

组件化开发就是将一个app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组件(Module),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这些组件相互依赖或者单独调试部分组件等,但是最终发布的时候是将这些组件合并统一成一个apk,这就是组件化开发。

组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application组件,一类是libs组件,application组件是一个可运行的app。libs组件可以作为application的依赖,但是自身不可作为程序运行的存在。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5831869 查看本文章

插件化开发和组件化开发略有不用,插件化开发时将整个app拆分成很多模块,这些模块包括一个宿主和多个插件,每个模块都是一个apk(组件化的每个模块是个lib),最终打包的时候将宿主apk和插件apk分开或者联合打包。

模块化开发|组件化开发 区别:

模块化粒度更小,更侧重于重用,而组件化粒度稍大于模块,更侧重于业务解耦。
组件化的核心是角色的转换。 在打包时, 是library; 在调试时, 是application。

组件化开发|插件化开发 区别: 

组件化的单位是组件(module)。
插件化的单位是apk(一个完整的应用)。
组件化实现的是解耦与加快编译, 隔离不需要关注的部分。
插件化实现的也是解耦与加快编译,同时实现热插拔也就是热更新。
组件化的灵活性在于按加载时机切换,分离出独立的业务组件,比如微信的朋友圈
插件化的灵活性在于是加载apk, 完全可以动态下载,动态更新,比组件化更灵活。
组件化能做的只是, 朋友圈已经有了,我想单独调试,维护,和别人不耦合。但是和整个项目还是有关联的。
插件化可以说朋友圈就是一个app, 我需要整合了,把它整合进微信这个大的app里面
其实从框架名称就可以看出: 组 和 插。
组本来就是一个系统,你把微信分为朋友圈,聊天, 通讯录按意义上划为独立模块,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模块。
插本来就是不同的apk, 你把微信的朋友圈,聊天,通讯录单独做一个完全独立的app, 需要微信的时候插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型的app了。
插件化的加载是动态的,这点很重要,也是灵活的根源。


组件化(Module)

概述

android androidstudio工程的组件(Module)一般分为两种,lib组件和application组件
application组件是指该组件本身就可以运行并打包成apk
lib组件是指该组件属于app的一部分,可以供其它组件使用但是本身不能打包成apk

为什么要有组件化?

加入一个app工程只有一个组件,随着app业务的壮大模块越来越多,代码量超10万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会遇到以下问题

  • 稍微改动一个模块的一点代码都要编译整个工程,耗时耗力
  • 公共资源、业务、模块混在一起耦合度太高
  • 不方便测试

组件化正确的姿势

既然选择使用组件化,那么如何正确的使用它呢?这里给出一种解决方案,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欢迎交流。
我们创建了一个app工程project,默认里面有一个app组件,这个app组件是可以直接运行的。
怎么划分组件呢?

  • 1.新建一个lib组件,new Module—>Andorid Library,取名BaseUtilLib,我们将所有的公共的工具类、网络分装等类放在其中
  • 2.新建一个lib组件,BaseReslLib,我们将所有的公共资源、drawable、String等类放在其中
  • 3.将app按照自己的规则划分成多个模块,比如按业务按地区等都可以
  • 4.逐一开发某个模块,比如Test模块,新建一个TestApp组件,TestApp组件引用[1][2]步骤的BaseUtilLib和BaseReslLib,在TestApp组件里添加并引用TestLib组件。在TestLib的activity中写代码写业务逻辑,TestApp只负责跳转和测试
  • 5.将工程中的所有类似TestLib组件(不是TestApp组件)引入到工程的app中
    看着有点乱,整理出一张图
    组件化开发

这样的好处有

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编译运行
开发单个模块时可以共享资源和工具类
可以针对单个模块测试

demo地址:https://github.com/halibobo/ModuleBuild


插件化

为什么有插件化?

有了组件化,为什么还要用插件化呢?插件化开发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好处(不同插件框架不一样):

  • 宿主和插件分开编译
  • 并发开发
  • 动态更新插件
  • 按需下载模块
  • 方法数或变量数爆棚

处境

开放出来的插件化开发框架比较多,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和不足,实现的原理也有差别下面列

开源的插件化框架

资料整理来自:

https://blog.csdn.net/mhhyoucom/article/details/79000072

https://www.cnblogs.com/android-blogs/p/5703355.html

https://blog.csdn.net/fepengwang/article/details/8053330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bk861110/article/details/8892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