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的运维体系管理课》学习笔记(3)——云计算时代的运维实践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sunxiaoyu94/article/details/88945542

25 | 为什么蘑菇街会选择上云?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1. 成本闲置问题
    大促,需要业务系统有足够的容量支持,浪费机柜成本和人工投入。
  2. 基础设施维护问题
    IDC机房选址,IDC机房的扩展问题,资源利用率问题
  3. 底层技术投入和人才的问题
    越是底层的技术,技术门槛就越高、更复杂,也越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投入。
    以业务发展为生命线的公司,我们更期望能够在业务上取得创新和发展,而不是在技术上取得多么非凡的成就(这一点和公司的发展诉求是不一致的)。所以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不会无限度地投入,或投入非常大的成本在这些基础技术的研究上。

纵观技术发展趋势

  1. 从软件架构发展的趋势上看
    软件架构:单体结构——分层架构——微服务
    资源粒度:物理机——虚拟机——容器
    开发模式:瀑布模式——敏捷模式——DevOps
    发布部署:停机变更——热部署——持续交付

    如果想要技术为业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拥抱云计算是最好的选择。

  2. 人工智能对云计算能力的释放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会依托于云计算

没有银弹

软件工程中,我们一直在讲,没有银弹。虽然公有云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讲,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仍又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不同形态业务的差异化支持和服务问题。

26 | 为什么混合云是未来云计算的主流形态?

关于混合云

在选择上云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混合云需求存在的应用场景。

我们所经历的几个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 第一个阶段,完全托管IDC模式
  • 第二个阶段,资源短期租赁模式
  • 第三个阶段,同城混合云模式
  • 第四个阶段,公有云体系内混合云模式

27 | Spring Cloud: 面向应用层的云架构解决方案。

Spring Cloud框架中云的影子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5738748 查看本文章

Spring Cloud不仅仅是微服务治理解决方案,它同时还是面向应用层的云架构解决方案。

CNCF

云原生

可以预见的技术发展趋势

跟业务无直接关系且相对通用的技术在不断被标准化,而且标准化层面越来越高。

技术每被标准化一层,原来繁琐低效的工作就少一些,技术标准化的层面越高,技术门槛就会变得越低。我们可以作个大胆的预想:或许未来真的只会有业务解决方案和业务代码。

对于我们技术人来说:未来更多更迫切的能力需求将会是:如何利用好业界已有的丰富的技术产品和平台,在面对更加丰富多样且复杂的业务领域需求时,能够更加专注于寻求业界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将业务和技术连接起来。找到适合业务解决方案的技术并落地实现,而不再只是专注于技术层面的造轮子。

对于运维来说,我们同样要了解技术发展趋势。虽然我们不会直接参与具体的业务解决方案和代码的开发,但是,如果架构师是业务架构的设计者,那么我们应该成为技术架构的管理者,从效率、成本、稳定性这几个方面来检验架构是否合理,并为架构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运维职能转型和思路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

摘自评论:从技术实现角度,解决方案和思路都是很多成熟的东西可借鉴的,但是落地具体业务时是需要做大量适配的,包括后期的技术运营,这个工作只会越来越多。

28 | 以绝对优势立足:从CDN和云存储来聊聊云生态的崛起

云生态的优势

随着公有云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有云巨头的飞速进步,公有云形成了自由的、独特的生态体系。

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和产品层面,而且可以预见其最终还会形成商业层面的体系闭环。

所以,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拥抱变化,才能够为我们的业务发展和创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9 | 量体裁衣方得最优解:聊聊页面静态化架构和二级CDN建设

页面静态化架构

ATS开源解决方案

关键技术点:

动静态分离,动态数据获取,失效机制

公有云也好,云计算也好,都不能为我们提供完美的定制解决方案。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问题,优化解决路径,量体裁衣,才能得到最适合我们的“定制方案”。

30 | 云计算时代,我们所说的弹性伸缩,弹的到底是什么?

弹性伸缩的主体是谁?

弹性伸缩其实是一个运维场景,但是我们并没有定义这个场景的主题是谁。

  • 服务器的弹性伸缩
  • 应用的弹性伸缩
  • 业务的弹性伸缩

我们在日常思考和工作开展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一定是从实际问题出发,找到问题的主体,然后才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二,如果问题处于初期,且是发散状态时,主体可能表现出很多个,这时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本质的那一个,往往这个主体所涉及的运维场景就包括了其他主体的场景。

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很重要,意识也很重要,切忌不可人云亦云随大流,反而迷失了工作的方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nxiaoyu94/article/details/8894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