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LikeLib跨链技术

为了打造分布式未来“银行”,让区块链术和数字资产应用能够更大范围的晋及。LikeLib团队根据不同的业务、不同的技术底层的区块链之间缺乏统一的互联互通的机制,这极大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生态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跨链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主流的跨链方案探讨跨链技术的本质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跨链交互根据所跨越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构链跨链和异构链跨链:同构链之间安全机制、共识算法、网络拓扑、区块生成验证逻辑都一致,它们之间的跨链交互相对简单。而异构链的跨链交互相对复杂,比如比特币采用PoW算法而联盟链Fabric采用传统确定性共识算法,其区块的组成形式和确定性保证机制均有很大不同,直接跨链交互机制不易设计。异构链之间的跨链交互一般需要第三方辅助服务辅助跨链交互。

截至目前,主流的区块链跨链技术方案按照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和哈希锁定:

1. 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 公证人也称见证人机制,公证人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中介的方式。具体而言,假设区块链A和B本身是不能直接进行互操作的,那么他们可以引入一个共同信任的第三方作为中介,由这个共同信任的中介进行跨链消息的验证和转发。公证人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够灵活地支持各种不同结构的区块链(前提是公证人能够访问相关方的链上信息),缺点在于存在中心化风险。

2. 哈希锁定(Hash-locking): 哈希锁定技术主要是支持跨链中的原子资产交换,最早起源自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其典型实现是哈希时间锁定合约HTLC(Hashed TimeLock Contract)。哈希锁定的原理是通过时间差和影藏哈希值来达到资产的原子交换。哈希锁定只能做到交换而不能做到资产或者信息的转移,因此其使用场景有限。

3. 侧链/中继链(Sidechains / Relays): 侧链是指完全拥有某链的功能的另一条区块链,侧链可以读取和验证主链上的信息。主链不知道侧链的存在,由侧链主动感知主链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动作。而中继链则是侧链和公证人机制的结合体,中继链具有访问需要和验证进行互操作的链的关键信息并对两条链的跨链消息进行转移。从这个角度看中继链也是一种去中心的公证人机制。

而LikeLib综合以上技术优点,支持侧链注册接入,主链与侧链使用跨链共识验证区块和交易;LikeLib代币可以在LikeLib主链和侧链之间流通,侧链向主链报备区块头,主链审计侧链的区块,其主要特征如下:

1、跨链共识域C3D,主链部分节点与侧链部分节点组成跨链共识域,跨链共识域内节点对跨链交易达成共识,然后分享跨链数据到其对等节点。

2、跨链共识节点C3D,加入跨链共识域的节点需额外加载跨链共识所需的模块,如网络模块,跨链协议处理器模块。

3、安全性,跨链共识主链和侧链最少节点限制,防止跨链共识域中心化。跨链节点动态调整,不允许单个跨链节点连续广播跨链信息。

从跨链的概念以及需求上看跨链的本质其实就是 如何将A链上的消息M安全可信地转移到B链并在B链上产生预期效果。跨链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易升级性、容错等等,总而言之,真正的可信互联网建设艰辛蛮长,诸君共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ikelib/article/details/8886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