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秦朝能发电吗?能:4星|《1分钟物理》

 

中科院物理所回答网友提问的文章合集。答案可以认为是比较权威的。

 

书的前半部分是生活类和脑洞类,大部分问题和答案都比较好玩,可惜卖书网站上没能把目录也就是问题放出来。后半部分偏学术,非物理学专业可能大部分不感兴趣或看不懂,也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

 

书中自然会辟谣。以下全部是谣言是不对的:

1:手机、微波炉对人体有害;

2:下雨天在户外打手机会引来雷电;

3:某些楼层(比如经常被提起的9~11层)是扬灰层;

4:北半球的水涡都左旋,南半球都右旋;

 

比较好玩的问题:

1: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风扇为什么都是逆时针旋转?

3:光怎么知道哪条路径最短?

4:我们穿越回秦朝能发电吗?(答案是能)

5:为什么没有透明的金属?

6:为什么镜像是左右颠倒而不是上下颠倒?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对人眼来说,这里的光圈可以替换成瞳孔。正常情况下瞳孔是圆形的,理论上不应该看见光芒,而应该看见“光晕”.不过,由于眼球或眼镜片表面不洁净,这种不对称的衍射现象仍有可能发生。P3

 

2: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安全电流呢?因为电网的标准里只有电压是恒定不变的,这样有利于电网中的负载正常运转,而电流是随电网中的负载随时变化的。所以综上所述:第一,安全电压不是保障安全的直接原因,却是安全的充分条件;第二,设置安全电压在可操作性上比设置安全电流强得多. P4

 

3:坐飞机往返一次东京或纽约大约要承受0.2毫西弗,和一次胸透差不多。一次头部CT扫描大概1毫西弗,而与一个每天吸30支烟的人同居一年吸入的二手烟的剂量也有1毫西弗。一次胸部CT大概5毫西弗,全身CT10~20毫西弗。一个每天吸30支烟的吸烟者一年承受的辐射剂量为13~60毫西弗。P9

 

4:我们的结论是,下雨天打电话会引来闪电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谣言。其实这个谣言这么流行的原因物理君想过,可能有两点。第一,最早的手机,也就是大哥大,有很长的外置金属天线。这根天线在打电话的时候还要拉开,这个可能真的有尖端效应,会引来闪电.所以,早期的手机厂商会提示消费者,下雨天在户外最好不要打电话。P12

 

5:这里并没有一个简单通用的公式。但至少,某些楼层(比如经常被提起的9~11层)是扬灰层这个说法是谣言,因为每一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同一个地方不同的灰尘可能在不同层聚集,也可能在所有层都差不多。P13

 

6:油(植物油)和纤维的折射率差别不大,分别接近1.47和1.53(空气折射率是1.0)。如果孔隙中充满了油,那么油和纤维的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就大大减少了,光线差不多可以直射过纸张,纸张就变得透明了。P14

 

7:路面有水,水会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引发打滑现象。但是,人工清点纸币时,干燥的手指在纸币上却打滑,将手指沾水后反倒不打滑了。这是为什么?两种现象的主要差别在于水层的厚度。P14

 

8:PS:市场上连防引力波辐射孕妇服都有了。如果这东西真能吸收引力波,那我们科学院要先买一打呀,因为这货挂起来就是引力波探测器,岂不美哉? P17

 

9:为什么火柴头里要加入磁性粉末呢?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火柴一般都是头朝一边躺在火柴盒里的。没错,加入铁粉后,我们用磁铁吸一下就可以高效地把火柴头顺到一边了。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拟定了技术标准,颠倒头的火柴是不允许装盒的。P19

 

10:风扇为什么逆时针旋转?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应该与螺纹方向有关。工业上为了降低成本,各种零件会尽量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常见的螺纹都是右螺旋的。因为规模效应,右螺旋的螺纹成本比左螺旋的更便宜。P29

 

11:为什么光走的路程总是最短?光怎么知道那条路最短?这个叫费马定理,严格的表述是:光走过的路程总是一个泛函极值(一阶泛函导数为0)。问题是,为什么光知道这条路径是一个极值呢?(这条路径总是最短的,有些情况下也是最长的,但总之是极值。)光有意识吗? P47

 

12:蓝鲸离开水面很快就会死亡,但死因并不是窒息,它是用肺呼吸的!关键在于,蓝鲸体重太大,离开水后血压激增,导致心力衰竭。也就是说,它们会自己把自己压死。P53

 

13:一只苍蝇在汽车里飞,没有附着任何东西,它为什么会相对地面跟汽车保持一样的速度?它并不是没有附着任何东西。它附着空气。空气附着车。P54

 

14:外星人的眼睛有没有可能接收红外线或者紫外线?他们会不会比地球人的视野更宽阔?可能啊,相当可能!其实我们不需要提外星人——难道题主忘了江湖上名震天下、红极一时的皮皮虾?我们要说的不是吃货嘴里那种土里土气的皮皮虾,而是它的亲戚,色彩艳丽的齿虾蛄科孔雀螳螂虾。这家伙至少有16种视觉感受器, P68

 

15:云的主要成分是水滴和冰晶,水和冰都比空气重,为什么不掉下来呢?物理君童年时也疑惑过,天上那么大块的棉花糖咋不掉下来呢?其实云是会掉下来的,只是掉下来的速度很慢很慢,这归根结底是因为空气有阻力。P70

 

 

全文完

 

相关链接:

 

5星|《世界观》:科学简史及伴随的科学哲学思辨,有趣烧脑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2月28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2月28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60本书(截至2月28日)

 

本号87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new)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uoqs/p/1057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