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 第一章 总概论

1.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2.TCP/IP协议是四层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平常采用5层体系结构(结构了OSI(7层)和TCP/IP的优点)。

    5层结构从上到下: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分别介绍一下这5层:

(1)应用层: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包括万维网的HTTP协议,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文件传送的FTP协议等多种协议。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源称作为报文。

(2)运输层:向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运输层有分用和复用两个功能:复用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中相应的进程,分用是指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运输层的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

                                         用户数据协议UDP: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为不同的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把运输层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网络层使用IP协议,所以分组也叫IP数据报。          网路层还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因特网由大量的异构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主要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和多种路由器选择协议

(4)数据链路层: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两个结点间传输时,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所以链路上传输的是帧,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和差错控制等)

同步信息:使接收端知道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到哪个比特结束,这样,可以提取出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

控制信息:使接收端检测收到的帧中有无差错,有差错,则可以直接丢弃或者改正错误(有纠错和检错两个功能)。

(5)物理层: 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但是传递信息所用的一些物理媒体比如光缆等东西是在物理层协议下层,也称作第0层。

传输比特流时是从手部开始传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Evildoer_llc/article/details/8863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