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三) 数据链路层

  使用的信道类型:

  1. 点对点信道
  2. 广播信道

链路与数据链路区别:

  1.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也称作物理链路
  2. 数据链路:链路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通信协议,也称作逻辑链路。我们使用网络适配器来实现这些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了帧,帧长等于帧的数据部分长度加上帧首和帧尾长度。首部和尾部的作用是:帧定界
  2. 透明传输:方法:在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中数据部分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这种方法称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3. 差错检测: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的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关系。广泛采用循环冗余检验的检错技术(CRC)。CRC是检测帧是否出现比特错误,但还有帧丢失,帧重复,帧失序的错误

通信差的时代,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现在采用点对点协议(PPP)

PPP协议组成:

  1. 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面向比特的的同步链路。
  2. 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LCP)
  3. 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其中的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PPP协议的帧格式:PPP帧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为4个字段和两个字段

F A C 协议 信息部分 FCS F

首部的第一个字段和尾部的第二个字段是标志字段F,表示一个帧的开始或结束。

A:地址字段  C:控制字段  首部的第四个字段是2字节的协议。

字节填充:当PPP使用异步传输时,转义字符为0x7D

方法:

  1. 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一个0x7E字节变成2字节的序列的(0x7D,0x5E)
  2.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0x7D,则转变成2字节序列的(0x7D,0x5D)
  3.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ASCII码中的控制字符,则在前面加一个0x7D字符

PPP协议工作状态:

  1. 起初,PPP链路的起始和终止状态永远是“链路静止”状态,这时,在PC与ISP的路由器之间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
  2. 用户通过调制解调器呼叫路由器时,路由器收到信号。在双方建立了物理层连接后,PPP进入“链路建立”状态,目的是建立LCP连接。
  3. LCP开始协商配置选项,即发送LCP的配置请求帧(PPP帧),协议字段为LCP相应代码,信息字段包含特定配置请求。另一端可以的发出的几种响应:配置确认帧,配置否认帧,配置拒绝帧
  4. 协商结束后,建立了LCP链路,进入“鉴别”状态。鉴别两种协议:口令鉴别协议PAP和口令握手鉴别协议CHAP(更为复杂)。若鉴别身份成功,则进入网络层协议状态。失败,进入到“链路静止”状态。
  5. 在“网路层协议”状态,PPP链路的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互相交换特定的网络控制分组。即PPP协议两端的网络层可以运行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但仍然可以使用同一个PPP协议通信
  6. 网络层配置结束后,链路进入可通信的“链路打开”状态。链路两端的两个PPP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还可以发送回送请求LCP分组和回送回答请求LCP分组,检查链路的状态。数据传输结束后,由一端发送终止请求LCP分组,另一端收到分组后,转到“链路终止”状态,当调制解调器载波停止后,回到“链路静止”状态。

局域网按网络拓扑进行分类: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早起别拆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现在大多数局域网只有MAC,不存在LLC了。

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通信适配器(俗称网卡),适配器上带有处理器和存储器(RAM和ROM)

适配器和局域网间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而适配器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方式传输。所以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之间的转换。

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在适配器ROM中,软件地址—IP地址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CSMA/CD协议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为了方便通信:以太网采用了两种方法:

  1. 灵活的无连接工作方式,直接发送数据(不可靠的交付)
  2. 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

要点: 

“多点接入”说明是总线型网络,协议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

“载波监听”就是检测信道,不管在发送前还是发送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地检测信道。

“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监听”。电测波在1km的电缆上传播时延约为5us。

总线型以太网的缺陷:

  1. CSMA/CD决定了轻负荷下以太网才能很好工作
  2. 冲突域直径和最短帧长关系,限制了总线型以太网的速率和覆盖范围。

以太网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重传时间。

规定了帧间最小间断为9.6us=96个比特时间。

CSMA/CD协议要点:

  1. 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缓存中,发送前检查信道
  2. 信道检测:若信道忙,则应不停检测信道,一直到信道空闲并且保持了9.6us的空闲,则发送这个帧
  3. 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若发送成功,则什么都不做,返回1.若失败,则立即停止,并发送干扰信号,执行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的512比特时间,回到2,若重传达16次仍然失败,则停止重传并向上报错。

以太网发送完每一帧,一定要把已发送的帧暂时保留。

MAC

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数据 FCS

数据部分的长度为46~1500。我们知道一个帧的最小长度是64字节,减去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6字节),类型(2字节)和FCS(4)。64-6-6-4-2=46。  FCS:帧检验序列(CRC检验)

无效的MAC帧:

  1.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2.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
  3. MAC客户数据段的长度不在46~1500之间

扩展以太网

物理层扩展以太网:使用转发器,目前流行的是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

优点:

  1. 扩大了覆盖范围
  2. 每个域内的计算机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访问其他域内的主机

缺点:

  1. 把独立的冲突域合成了一个冲突域,但是吞吐量并没有增加,而且某一个域内主机通信时,其他域内的主机不能通信,否则会发生膨胀
  2. 限制了所有域的以太网技术必须相同(比如速率一样),否则不能用集线器连接在一起

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换和过滤。

MAC地址: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多播地址。网桥根据目的地址确定将帧发送到哪一个接口。

网桥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转发表也叫转发数据库或路由目录。

优点:

  1. 过滤通信量,增加吞吐量。网桥工作在MAC层,使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不同网段上的通信不会互相干扰。
  2. 扩大物理范围
  3. 提高了可靠性:出现故障时,只会影响个别网段
  4. 可连接到不同的物理层,不同的MAC子层和不同不同速率

缺点:

  1. 接收帧时先查找转发表和存储,转发之前,执行CSMA/CD(碰撞还要退避),增加了时延
  2. MAC子层没有流量控制功能。若网络负荷严重,会丢帧
  3. 适用于用户不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以太网,否则会产生网络拥塞。

透明网桥: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即插即用的设备,刚开始连接时,转发表是空的,通过自学习算法处理帧。

网桥和集线器区别:网桥按存储转发方式工作,一定先把整个帧接受下来,集线器或转发器则是按比特处理的。

以太网交换机:就是多接口网桥,即插即用设备,内部转发表也是通过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同透明网桥)

最大优点:普通的10Mb/s方式共享以太网,共有n个用户。每个用户带宽是10Mb/s,而不是10Mb/s除N。但是,若一个用户独占时,对于有N对接口的交换机,总容量为N*10Mb/s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Evildoer_llc/article/details/8864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