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版本数据管理的设计模式与利弊简析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不需博主允许即可随意转载。 https://blog.csdn.net/a_dev/article/details/87901371

项目中,常见有四种模式:

模式一:让ArcGIS自动将增量数据移动到基表。在注册数据的时候,勾选将编辑内容自动转移到基表的选项,这样,当我们每次保存并结束编辑时,增量表中的数据将被自动压缩到基表中,可以免去数据压缩方面的维护操作。但由此带来一个弊端,即无法使用归档功能,数据便没有了历史可查。

模式二:正式库的数据注册归档,同时,设计一个空的临时库,与正式库结构一致。数据更新到临时库中,确认无误后,再从正式库中删除相应范围内的正式数据,将临时库的数据转正。这种作法的弊端在于,临时库中只能查看待更新数据,无法查看全部数据,缺少与DEFAULT版本的冲突检测,无法保证数据准确性,且可能涉及接边等复杂操作。

模式三:建立一个与正式库结构一致且数据一致的临时库,即相当于复制一个正式库的复本,作为临时库。数据更新到临时库中,可以即时查看更新后的情形,确认无误后再整体替换正式库中的数据。这种模式会使得增量表和历史表急剧膨胀,影响浏览和编辑性能。

模式四:注册时不勾选将增量数据自动迁移到基表选项,同时,进行流程上的设计和优化,控制数据入库更新的步骤,在子版本中更新数据,提交完数据及时删除子版本,并辅以版本压缩、重建空间索引、分析数据集操作。该模式可充分利用ArcGIS版本化编辑的好处,达到多人同时编辑的要求,在子版本中能查看丰富的数据,并有充足的时间来确认数据和进行冲突检测,结合相应的库体自动化运维工作,可以保证浏览和编辑性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_dev/article/details/879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