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16 的生成及校验原理

计算CRC的过程,就是用一个特殊的“除法”,来得到余数,这个余数就是CRC。 
它不是真正的算术上的除法!过程和算术除法过程一样,只是加减运算变成了XOR(异或)运算! 
 
算术上的除法: 
120÷9=13 余 3,120是被除数,9是除数,13是商,3是余数。念作120除以9,或者9除120,或
者9去除120!(除法的过程就不写了) 
这个除法计算机当然会做,但是做起来很麻烦,因为减法有借位,很耗时间和指令! 
所以,计算CRC也是除法,但是用XOR来代替减法,这就简单多了!

CRC的除法: 
120÷9=14 余 6,商、余数和算术除法不一定相同!!因为除法用的是XOR,而不是真正的减法。 
以二进制模拟这个计算过程: 

120 二进制:1111000 、除数9 二进制:1001 、商 14 二进制:1110 余数6 二进制:110 

从高位1111开始,每次进行一次XOR 的到的值后,去掉最高位加入下一位,每加一次进行一次XOR运算。

  1111

^1001

-------------- 

  0110

 第一次XOR后得到0110,去掉最高位0,加入下一位0, 得1100 ,这样最高位是1,所以下个商是1 ,用^1001【很明显保留的位数与1001 保持一致】

  1100

^1001

--------------

   0101

第二次XOR ,去掉最高位,加入下一位0,得1010 ,这样最高位是1,所以下个商是1 ,用^1001

  1010

^ 1001

---------------

  0011

第三次XOR,去掉最高位,加入下一位0,得0110 ,这样最高位是1,所以下个商是0 ,用^0000

  0110

^ 0000

-------------

  0110

最后一次XOR后得到0110,最高位的0可以消掉了,得到余数为110,即6 
注意,余数不是0110,而是110,因为最前面那个0已经被XOR后消掉了!

可见,除法(XOR)的目的是逐步消掉最高位的1或0! 
由于过程是XOR的,所以商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要。我们要的是余数。 
 
余数110是1111000的CRC吗?不是! 
余数110是1111(即十进制15)的CRC!!! 
为什么?因为CRC是和数据一起传送的,所以数据后面要加上CRC。 
数据1111加上CRC110后,变成1111110,再传送。接收机收到1111110后,除以除数1001,余数为
000,正确;如果余数不为0,则说明传送的数据有误!这样完成CRC校验。 
即发送端要发送1111,先在1111后加000,变成1111000,再除以1001得到余数110,这个110
就是CRC,将110加到数据后面,变成1111110,发送出去。 
接收端收到1111110,用它除以1001,计算得余数为000,就说明收到的数据正确。 
所以原始数据后面要先扩展出3位0,以容纳CRC值! 
会发现,在上面的除法过程中,这3位0,能保证所有的4个数据位在除法时都能够被处理到!不然做
一次除法就到结果了,那是不对的。这个概念后面要用到。 

二、  生成项 
上面例子中,生成项是1001,共4位比特,最高位的1,实际上在除法的每次XOR时,都要消掉,所
以这个1可不做参考,后3位001才是最重要的!001有3位,所以得到的余数也是3位,因为最后一次除
法XOR时,最高位消掉了。所以CRC就是3位比特的。 
CRC是3比特,表示它的宽度W=3。也就是说,原始数据后面要加上W=3比特的0进行扩展! 
生成项的最低位也必须是1,这是规定的。 
生成项1001,就等效于g(x)=x2+1 
生成项也可以倒过来写,即颠倒过来,写成1001,这里倒过来的值是一样的。 
 
再如CRC32的生成项是: 
1 0000 0100 1100 0001 0001 1101 1011 0111  (33个比特) 
即g(x)= 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 
颠倒过来,就可以写成1110 1101 1011 1000 1000 0011 0010 0000 1 
一般生成项简写时不写最高位的1,故生成项是0x04C11DB7,颠倒后的生成项是0xEDB88320 
CRC32的生成项是33比特,最高位是消掉的,即CRC值是32比特(4个字节),即宽度W=32,就是说,
在计算前,原始数据后面要先扩展W=32个比特0,即4个0x00字节。 
 
注意:我看到网上CRC32的POLY有0x04C10DB7这个值的,它和正规的POLY值不同,需要注意! 
 
颠倒过来,即是镜像,为什么要颠倒,后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VNG2018/p/1048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