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10

【张宸铭讲易经——十大吉卦之九】
【地天泰:】
麟角有肉 雁至衡阳——利于身体健康、平安祈福的纹徽,利于在不利状态保护自己,利于身体健康,利于处乱待机。

天地交泰,阴阳和光,麒麟西出,丹凤来翔。万物都在它们最应该待的地方,所以地天泰是最舒服最乐天的,是给人希望最大的。见到这个卦,即使在险山恶水之中,也可保无事,特别有利于身体不好或现状不佳的人佩戴或安置。但这个卦特别不利于进取竞争,尤其不利于求财,甚至还有享乐败财之象。同时还有把事情做的过火的一层意思,所以凡不是在困境中,祈求平安的人,最好不要用。此卦更适宜原本状态不错现在不好的人,如果情况已经比以前有所改善,就不适用。

“易本卜筮之书”——易经就是算命预测之书,这个论断可不是我下的,而是程朱理学的大成者,朱熹朱老夫子所说的,他认为易经原本就是以预测为目的创制的一套理论,但到了周公那里编制了一套爻辞卦辞,又到了孔子拔高了理论高度,到了汉代公梁训诂手里,又把把易经弄的远离了本义。

我们研究易经学习易经,首先不能离开它的本义,易经是一本以抽象涵盖具象的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的预测工具书,而且易经相对于其他儒家道家经典,成书最早,体系最完全,这个论证是基本可靠的。

然而客观来讲,易经并非止步于此。如果它只是一本相关预测的书,不可能作为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历经数千年,被无数大学者奉为圭臬,被称为“中国文化之根”,它不仅被用于占断预测,更是小则修身,大则治国安邦的经典,历代大儒高士研习易经更主要的,是看重易经中蕴含着至诚通神的神秘力量。

比如荀子说,善易者不卜,并不是说学易的最高境界不是利用易经占卜,而是说最高境界的易经预测,并不需要固定的模式,达到易经变化的精髓,即可完全感知事物的发展。

明代大儒王阳明把易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他的心学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就是把周易所倡导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合二为一,化为内心的工夫,从而提升心力,体知万物。

系词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说易经的至高境界是与外物感通于一体。这也就是圣人得道的感受。

翻看历史文献,会发现不少神来之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等,非但是后人难以企及,更是超乎创作者本身正常功力之外。究其原因,就是至诚通神这四个字。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5306129 查看本文章

当精气化为一体,感通天地,便会涌现巨大的灵感,如有神助,中国式的修行,便是要感通这一点,把握全能,在这一点上天人合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allengertgj/article/details/8673554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