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19


【张宸铭 2月17日 早读 】

在今天的常识里,姓与氏被认为是一回事,但是在汉之前,“姓”与“氏”却是几乎完全分开的,不能混用。这一点,可以从祭孔或孔子后代的各种家族活动看出,都是“孔氏”,而不用“孔姓”,说明还是比较遵从历史传统的。

最早开始,姓是在母系社会时区别于不同血缘的标志,基本上也就是部落的标志,随着发展,同姓之间因为生产力发展,财富地位开始分化,需要另行区分,因此有了氏。《说文解字.氏》中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这是说,“姓”用来区别禁止婚姻,而“氏”用来别贵贱。

氏用来别贵贱,自然就会形成圈子,发展为“氏族”(后代所谓的大家、大族、望族)。

姓与氏,原来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古人一直是分开使用,严格区别,自汉开始,姓氏才合二为一。这也是在先秦典籍里那些人物的名字在今天看来很奇怪的原因之一。比如,“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的“庆父”,又叫“仲庆父”,他的后代却叫“孟孙氏”;论语里子贡、子张、子路、子华这些人各有姓氏,比如子贡,就是卫赐,端木氏。

古代人的称谓习惯:男子称氏不称姓,称字号不称名,有官讳先叫官讳,女子称姓不称氏。

这个习惯是与今天的中国人姓氏称谓很不同的,甚至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误读,比如说,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姓姬名发,这样的称呼其实是错误的。先秦男子不称姓只称氏,王侯则不称姓称国,周文王在当王之前,只能叫西伯昌;而他的儿子也只能叫武王发。纣王,就叫“帝辛”或“商辛”,而不会叫他的名字“子辛”(姓子名辛)。

那为什么现在叫他们姬昌、姬发呢?这是一个习惯性错误,而且是上千年的习惯。最早犯错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刘知几的《史通》。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就指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史记》中)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无姓刘氏’。”实际上,秦始皇是贵族,赢姓,赵氏,不能称呼姓,应该称氏;刘邦起于底层,不是贵族,并无氏可称,又是汉初,只能称姓。
习惯性错误延续下来,就又成了习俗。

再如孔子。很多介绍文圣先师的场合都说是姓孔名丘,其实根本没有这个说法。孔子的孔,是其氏而非姓。孔子是宋国贵族遗后,宋是殷商遗民所建,孔子的姓应是殷代贵族之姓,即姓“子”。而孔子的氏,原来也不是孔,而是“公孙”。

先秦还有位文化名人,屈原,大家也明白了,不是姓屈名原,而是以屈为氏,称氏。屈原的姓是个很冷僻的字,“芈”(音米),和楚王同出一族,也但不同氏,楚王是熊氏。

在今天的人看来很奇怪的是,许多先秦人名,看起来既不是姓名也不是氏,比如著名的贤人柳下惠。如今代表坐怀不乱的三个字“柳下惠”,并不是名字,此人为展氏,名获,字禽,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因为谥号是死后才有,所以他活着的时候,是不会有“柳下惠”这个称呼的。

 先秦见于文献的女子称谓,基本上全都不是姓名。比如节烈先驱孟姜女,不是姓孟名姜女,也不是姓孟氏姜的女子。孟姜女根本不是个姓名,而是先秦女孩非常普遍的称呼,和我们今天说的“张家大闺女”是一样的。“姜”是其姓,“孟”为排行老大之意,所以“孟姜女”等于姜家大闺女,这就是女子称氏的代表。至于褒姒这样的称谓就更明白了。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幽王征伐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周幽王立为妃,宠冠周王宫。褒国在今陕西省汉中西北,“褒姒”换今天的说法就是褒家乡姓姒的一位大美女。

【张宸铭 2月17日 晚课】

【天泽履卦】

《履》不处也。不处,有不要停止的意思,但一见履卦,必定会有风险,也就是不可估量的因素。履虎尾,不咥人,亨。也就是踩了老虎尾巴,老虎反咬一口,但没咬到。是一个虚惊一场,虽然危险但无实质大祸的象。

《序卦》说:“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卦序上履卦与小畜为相综的对卦,是继师、比两卦而来。卦序发展到比卦为人民聚集,万邦来朝,小畜为如何养民养小邦的阶段;进入履卦则是开始教民以礼仪,使民知君臣、上下、长幼之分际。

《射雕英雄传》里讲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中的神龙摆尾,就是来自履卦,履虎尾不咥人。虽然没有咬到,被吓了一跳是肯定的,而且一见履卦,必须小心谨慎,但不要就此停止,必须继续前进。一般而言,虽然凶险,但只要认真,不懈怠,努力前进,大胆应对,就会终吉。

得此卦者要小心“伴君如伴虎”,灾祸可能来自于攀高枝,或原本的贵人,凡事依礼而行,一切要照规矩来,否则惹到老虎让它回头咬人,恐有灾难。如果问卦人,本身就是领导,则要注意上下级关系,防止过分刚直,而遭受挫折。

吉道在于注意上下、尊卑的分际,不得茍且逾越。卦辞以「履虎尾」释义,虽然情势险恶,但若能小心翼翼,而能让老虎不咬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allengertgj/article/details/87557941
19
C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