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移动互联网测试的发展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测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从传统的Web测试到移动测试,我们不仅见证了软件测试的生命历程,也见证了测试心酸发展之路

从行业发展

移动互联网这十年来从百团大战,诸侯纷战到现在三分天下,历史的长河见证了太多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粗制滥造到现在的精品,从没有标准到现在的逐步完善,移动互联在改变自身,也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在早期的开发过程,基本没有测试人员:开发完成,上线,就这么简单。而后客户需求的增多,以及软件使用过程、界面交互、用户行为习惯等,尤其移动互联网对体验要求更加细化,加之软件bug情况,需要发现、需要解决。

国内的测试行业的出现和兴起很是怪异,因为国人的观念,如果不是因为问题和客户投诉过多,公司绝对不会增加多余的角色的。所以,测试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客户投诉的问题的,很是尴尬。

而后测试除了跟进客户的问题,逐渐演变成根据需求进行查找bug,功能测试出现,在很短时间内,功能测试发展很快。

而后百团大战慢慢只剩下几家独大的公司,所以,对测试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如果说是什么推动了测试行业的发展,我觉得是环境,大势所趋。到目前测试不止要你会代码,还有产品需求、沟通协调各资源等的能力。

从业人员数量

从最初的公司不重视测试,一方面行业的发展需要探路者,另一方面需要从公司实际出发,到现在的测试身兼多职,工资也在翻倍。从业人数已是成倍上升,各大高校已经在学校开设软件测试专业,大势所趋,已经告诉不管移动互联网还是传统互联网,我们的测试人员也可以批量生产了

现在,移动互联网测试越来越多,无论是传统行业,互联网等企业,技术基本上都已经离不开移动互联网。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会去选择移动互联网测试岗位。

明显可以感觉得到现在测试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顺应潮流称自己是移动互联网测试的就更多了,但相对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层次不齐。不过总体来讲,移动互联网人员的从业数量在9年内几乎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培训机构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可能51CTO,51Testing,51xxx都是几家独大的,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2014年开始,在线教育,网络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草根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相应的,前互联网时代的那些机构却并没有很快的跟上移动互联网的脚步。2013年左右开始私人的培训机构开始越来越多,2015年开始针对测试培训创业的也开始逐渐增多。

就移动互联网的年来说,国内的测试培训良莠不齐,有些机构甚至讲的内容很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当然这里其实不仅仅只针对测试,前端,后端,编程语言等都是如此。可以说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一种变革。

测试要求正在向全栈靠拢

2008年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初露锋芒

2009年前对于测试的要求就是你好好做功能测试,覆盖功能点,写不写用例等大多数公司都不是很关心,或者不是很懂

2010年很多大公司还是正规化,需要编写正式的用例。跟进客户反馈的问题,并推动开发同学修改。

2011年大家跌爬滚打开始摸索自动化,但总体还是比较关注用例积累和设计的

201213年是一个分水岭,直接从功能跳跃到了自动化业务发展已经不只要求测试会写用例了,还要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测试效率。

2014年从点扩展到了面,从自动化的使用扩展到了持续集成的了解和运用

201516、17年功能,整体开始测试平台化,工具化,技术上开始转移到了无线客户端的专项测试上后台接口测试,移动安全测试,对与测试的要求可以说基本很全面了

总体来讲,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网测试的技能,素质要求简直是升华了好几次,不得不说大家现在对于测试的理解已经远远不是当初那种“门槛低,点点点”那种境界了。

技术要求

2011年之后Robotium等一大批UI测试自动化框架开始多了起来,网络上关于测试的技术文章也开始逐步增多。同时一大批测试网站,社区也崭露头角

2014年之后,Appium工具大红,UI自动化测试,PO模式开发、工具化测试,保证产品质量已经是大势所趋。跨平台测试应用的工具因为它的特性在国内大火,因为学习成本很低,所以迅速传播。

也是14年以来,接口测试被提上日程,什么各种抓包工具,网络层协议等等,移动测试技能要求不止抓包还要能定位问题。
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测试工具已经非常多,开源的框架和工具也在github上面遍地开花,另外技术本身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组合使用。这一切与年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现在测试技术可谓遍布各个网站,测试测试栈也几乎可以打通了整个常用的编程语言以及前后端系统。夸张点说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测试技术可以说也到了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了。

测试意识

这点的确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可能本质上和移动互联网关系并不是非常大,在我看来移动互联网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学术界来看

早在2009-2012年间吧,整个测试行业可以这两方都有非常明显的活动。

办协会,做会刊,登报纸。扩散各种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理念。从国外引入各种新的概念和设计思维等等。当然测试毕竟也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敏捷、DevOps的一些理论也都不会放过。

 

学术界的这些测试知识储备,一来这些在行业中慢慢的很难去赚钱了,二来移动互联网加速了整个国内互联网的各种属性,理论本身也很难去有落地实践的可能性了。但我觉得大家不得不承认一点,学术界在高校中被称之为“未来科学”是有道理的。

测试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可能是自动化的终极目标,测试本身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测试的自动化有通过软件框架实现的,也有通过硬件实现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基本上都还在“测试执行自动化”。

在早些年工业界很少有人去关心“测试数据,用例设计自动化”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定位,质量自动化”这两个概念,但学术界很多人在研究,甚至国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了。近几年才慢慢开始有相关的实践在大公司中落地。

总而言之呢,移动互联网在这几年里的测试意识基本上是:
功能-->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Native、WebView、底层分层测试-->持续集成-->专项测试-->平台、智能化(数据准备、遍历、问题定位)-->质量(贯穿整个系统和整个研发流程)

测试交流会

经过了这几年洗礼之后,行业我们能够看到不仅仅有很多的测试专属会议以外,BAT也会时不时的有一些技术交流大会,同时开发的各种大会也合入了很多测试的分享会在其中。

技术的发展需要交流沟通,思想的火花促使测试进步

测试定位

这里的定位其实在别人眼中的定位,虽然我觉得可能这点上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但至少也是从0到1迈出了这样一步——公司里应该要有测试这个岗位和角色。不过国内基本上95%以上的公司和人都分不清楚QA和测试的区别。

移动互联网中,早期其实大部分公司都是不需要测试的,毕竟测试并不能帮助产品从无到有

中期的时候呢,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引入了一部分传统互联网的测试来做移动互联网,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来移动互联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所以在过程中很多公司其实有过一次测试的裁员。二来发现传统互联网的测试根本就hold不住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所以基本上后来就招聘那些有经验的移动互联网测试了

后期,也就是差不多现在这个时间段。测试和开发、运维等都开始融合了,测试本身的定位也从原本的测试保证到了质量保证。

简单来讲,这也算是一个很突出的进步了。测试这个角色其实在这几年间就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让人和企业都慢慢的意识到了测试的重要性,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意识到了测试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样几个点。在我看来这些就足够了。

测试全栈在目前看来可能是大势所趋,好像产品、运营行业也有全栈之说。但是不管怎么说,测试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公司也希望测试人才可以身兼多职,一是多为公司出力,二是为公司省钱。

欢迎测试新人、大神加入测试群:696128394,一起交流学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ack_Chen3/article/details/8667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