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具体的

版权声明:博主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li_canhui/article/details/86640894

前几天,我花了3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变量》这本书。


《变量》,是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重磅推出的一本书。在跨年演讲的时候,根据罗振宇的介绍,我大致上了解到,这是一本写2018年中国社会出现的关于的变革的新变量的书籍。


按理说,介绍这么宏大话题的书,给人的直觉印象,里面讲述的道理和文字,应该都是气势恢宏的长篇大论。然而,从一开始读这本书,到读完整本书,我发现,书里面除了有对作者发现和总结的社会变革的介绍外,更多的篇幅,是一些十分具体的描述和描写,比如,书中开篇时对一个大树的描写,再比如书中对范家小徐里的学生的描写,都是十分具体的,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它的姓名,表情,穿着,家里的情况,等等等等。


也正是从这些一个有一个具体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中,作者感知到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新变革。也正是通过如此细致的描述,作者把感知中国社会新变革的现场,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自己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尝试进行写作,并也写出了一些文字。于此同时,我也在找一些介绍写作技巧的知识进行学习。从阅读《变量》这本书,我体会到,写作,一定是具体的。写作想要表达的思想或目的,可以是高尚的,宏达的,然而,写作的过程,或者说写作的内容,一定是具体的。否则的话,写出的内容,不就成了专门讲述那些大道理的文章了吗。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文章里只写那些宏达的道理,写作也无法写出那么大的篇幅,大道理的表现力也会因为没有具体的示例和描述,显得乏味。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_canhui/article/details/8664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