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概述、原理详解及实验验证

RIP路由协议

一.路由类型:

直连路由——设备直连的网络
默认路由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
动态路由(IGP)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1.DV—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IGRP EIGRP
2.LS—链路状态路由协议——ISIS OSPF

二.RIP:路由信息协议

RIP概述: 是一应用层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端口号UDP 520。用来在“直接相连的路由器之间” 互相 传递 路由条目,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最大跳数为15,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通过水平分割、触发更新、抑制时间最大跳数等技术防止环路的发生。
RIP两个版本:
RIP概述、原理详解及实验验证

三.RIP工作原理:

路由器运行 RIP 协议后,会在启动进程的端口上周期性的发送 RIP 更新报文(request),接收到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报文作为(response),确保路由器之间保存的RIP数据库是完全同步的;路由器收到的响应的RIP报文以后,放入 RIP 数据库,并选择最好的路由条目放入路由表。当网络发生变化时,RIP 会快速的发送更新报文,通知其他的 RIP 路由器。用于确保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连通。

四、RIP实验

RIP概述、原理详解及实验验证
实验准备
通过对100.1.32.0/20 进行划分,选择出5个网段分别配置到如图位置
给主机和路由器接口配置相应的IP(网关)
实验要求:
子网划分正确且同属于100.1.32.0/20
实现所有主机互通
实验步骤:
(1)、通过划分选择出的前五个网段分别是:
100.1.32.1——100.1.32.62 /26
100.1.32.65—100.1.32.126 /26
100.1.32.129-100.1.32.190 /26
100.1.32.193-100.1.32.254 /26
100.1.33.1——100.1.33.62 /26
(2)、配置主机地址
Pc1 :100.1.32.1 /26
Pc2 :100.1.32.65/26
Pc3 :100.1.32.129/26
Pc4 :100.1.32.193/26
Pc5 :100.1.33.1/26
(3)、配置路由器
R1: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00.1.32.129 26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00.1.32.62 26
[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00.1.32.126 26
[R1]rip
[R1-rip-1]version 2
[R1-rip-1]network 100.0.0.0
R2:
[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00.1.32.190 26
[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00.1.32.193 26
[R2]rip
[R2-rip-1]version 2
[R2-rip-1]network 100.0.0.0
R3:
[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00.1.32.254 26
[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00.1.33.62 26
[R2]rip
[R3-rip-1]network 100.0.0.0
实验验证:通过PC1 ping pc2 和pc3,验证主机互通。
RIP概述、原理详解及实验验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8149087/211532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