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与网络理论基础研究
  •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 第
  • 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高速网络、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与网络安全技术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特点:

  • 互联网作为全球性的网际网与大型信息系统,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互联网大规模接入推动了接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 对等(peer-to-peer,P2P)网络技术的研究,使得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新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与共享的方式
  • 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已进入应用阶段,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
  • 互联网应用中数据采集与录入从人工方式逐步扩展到自动方式,通过射频标签RFID、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Sense Network),以及光学视频感知与摄录设备,能够方便、自动地采集各种物品、环境信息,拓宽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更为广泛的信息交互,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快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三条主线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ARPANET研究

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拓扑构型

分布式网络的拓扑构型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设计思路

  • 网络中没有一个中心控制节点,联网计算机独立地完成数据接收、转发、接收的功能
  • 发送数据的主机预先将待发送的数据封装成多个短的、有固定格式的分组
  • 如何发送主机与接收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通信线路,那么分组就需要通过中间节点“存储转发”,这种中间转发节点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 每个路由器可以根据链路状态与分组的源地址、目的地址,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每个分组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
  • 当目的主机接收到属于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之后,再将分组中多个短的数据字段组合起来,还原成发送主机发送的报文

ARPANET设计思想

  • 通信子网结构与分组交换原理示意图

ARPANET最早四个节点的结构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983397 查看本文章

ARPANET对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贡献

  • 开展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
  • 提出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二级结构概念 研究了分组交换协议与实现技术
  • 研究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与协议体系
  • 开展了TCP/IP协议与网络互联技术研究

TCP/IP协议研究与发展

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 计算机网络中连接的计算机之间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通信规则
  • 协议是一组控制数据交互过程的通信规则,这些规则明确地规定所交换数据的语义、格式和时序
  • 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
  •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早期ARPANET的协议结构

NSFNET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从ARPANET到Internet的发展过程

互联网的形成

  •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网,接入互联网的主机可以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也可以是信息服务的使用者
  • 传统的互联网应用主要有E-mail、TELNET、FTP、BBS与 Web
  • 互联网的全球性与开放性,使人们愿意在互联网上发布和获取信息,浏览器、搜索引擎、IPTV、IP电话等
  • P2P技术的产生,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使互联网中的信息更丰富、使用更方便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应用已成为衡量21世纪综合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 1993年9月美国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建设计划,NII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 各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制定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
  • 1995年2月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成立,目的是推动与协调各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宽带城域网与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1.宽带城域网技术发展的背景

  •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电信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服务业务也从以语音服务为主,逐步向数据业务方向发展,引起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
  • 电信运营商纷纷将竞争重点和大量资金,从广域骨干网的建设转移到支持大量用户接入、支持多种业务的城域网建设中,为信息产业与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背景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特征

  • 计算机网络是“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 计算机网络主要特征: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

        源的共享

    —互联的计算机系统是自治的系统

    —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

        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 个人区域网(PAN)—联接用户身边10m之内计算机、打印机、PDA与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网络
  • 局域网(LAN)—覆盖10m~10km的网络
  • 城域网(MAN)—覆盖10km~100km的网络
  • 广域网(WAN)—覆盖100km~1000km的网络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 广域网建设投资很大,管理困难,通常由电信运营商负责组建、运营与维护,因此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
  • 广域网需要保证数据交换的服务质量(QoS),因此广域网研究的重点是宽带核心交换技术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 宽带城域网应用领域示意图

宽带城域网主要技术特征:

  • 完善的光纤传输网是宽带城域网的基础
  • 传统电信、有线电视与IP业务的融合成为了宽带城域网的核心业务
  • 高端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
  • 扩大宽带接入的规模与服务质量是发展宽带城域网应用的关键

宽带城域网的功能结构

宽带城域网的网络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早期计算机网络组成与结构

  • 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广域网
  • 广域网设计目标是将分布在世界各地计算机互联起来
  • 从逻辑功能上看,广域网是由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两个部分组成
  •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与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网络软件与数据资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 通信子网包括:路由器、各种互联设备与通信线路,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路由与分组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ISP的层次结构

从互联网运营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地理位置和实际连接的层次、结构的角度,ISP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互联网的逻辑结构

互联网的网络结构

互联网网络结构示意图

互联网中边缘部分与核心交换部分结构示意图

 IP网络:从IPv4到IPv6

  •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TCP/IP协议,它的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
  • 核心交换网中所示的所有路由器都必须支持IP协议,因此互联网核心交换网也称为IP网络
  • 其他的通信网络,如移动通信网不使用IP协议,因此将不支持IP协议的网络称为非IP网络
  • 由于IP网络与非IP网络的网络层协议不同,属于异构的网络,异构网络的互联需要通过具有协议变换功能的网关(gateway)来实现

从IPv4到IPv6

  • IP协议共出现过6个版本,正式形成国际标准、被采用的是IPv4与IPv6协议
  • IPv4协议是在1981年制定的,地址长度为32 位
  • 2011年2月3日最后5块IPv4地址被分配给全球5大区域互联网注册机构之后,IPv4地址全部分配完毕
  • IPv6协议具有地址空间大,能够自动配置地址,安全性与服务质量好的优点
  • 从IPv4向IPv6的过渡已经开始

接入技术

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

接入技术类型

接入技术分类

ADSL接入技术

ADSL可以在现有的用户电话线上通过传统的电话交换网,以不干扰传统模拟电话业务为前提,同时能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

HFC接入技术

  • HFC技术用光纤取代有线电视网络中干线同轴电缆
  • 光纤接到居民小区的光纤节点之后,小区内部接入用户家庭仍然使用同轴电缆,形成了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使用的传输网络
  • 在保证正常电视节目播放与交互式视频点播VOD节目服务的同时,为家庭用户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提供服务

HFC结构示意图

光纤接入技术

  • 光纤到路边(FTTC)
  • 光纤到小区(FTTZ)
  • 光纤到大楼(FTTB)
  • 光纤到办公室(FTTO)
  • 光纤到户(FTTH)

无线接入技术

802.16无线宽带城域网结构

无线城市、WiFi接入点标志与应用情景

电力线接入技术

PLC

  •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通过电力线进行宽带上网的Modem,它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俗称“电力猫”。
  • 优点:电力网络覆盖广
  • 缺点:干扰大

智能家居中的PLC网络结构示意图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互联网核心交换与端系统的抽象方法

  • 从端系统接入的角度看互联网的结构

  • 从端系统接入的角度看物联网的结构

从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内容的角度看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7079656/article/details/8655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