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积累 分享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几年里总结了不少东西,都静静的躺在硬盘或Evernote里,这些资料很多是遇到问题后总结的,也有一些是从好的文章中摘选的,不管如何都是花费了一些功夫才得来的,与其让这些资料在硬盘中沉睡,不如拿出来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很多东西如果不记录,很快就会被遗忘,之前清楚的东西,过了若干时间后就变得模糊了,不得不重头开始研究,时间上确实是一种浪费。另外记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记录本身其实也能很好的督促你去对主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记录这事儿,能系统记录最好,不能系统记录哪怕只是随便记记,过若干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记录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它们可以帮你快速的恢复到一定的状态,不用每次都从头再来,哪怕是一些断断续续的日志,或是寥寥草草的内容,总会成为你的线索。另外,我的很多笔记都是初期先草草记录下,以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或者新的想法,再在原文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有的时候就想一下子把文章写全,写好,反倒把自己搞得很累,也难以坚持。


做技术的人需要一点分享精神,尤其是在这个神奇的土地上。‘记录’是一件长期,能沉淀下去的事情,积累下来,放在这,过了五年十年都是有价值的。另外也希望自己能坚持的稍微久一点,毕竟这是一件费力又很难讨到好的事情。


写博客的好处,已经有人诠释的很好了, 刘未鹏: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李笑来:我为什么写博客 ,以及小道君那篇微信短文“如何在社交网络上建立影响力

点评:这世上几乎一切都靠积累


------Update 2013-04-12------

Oracle ACE Director: Eygle 在博文"你还记得中学老师的名字么?"写到:

我 93年上高中,转眼20年了,My God,20年了。很多记忆已经淹没在脑海里,唯有落到纸面上的记忆才能持久不变,时时提醒我们昨日的时光。我在中学 和大学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下来有满满一个箱子的时光。工作以后从2004年开始写博客,也积累了2000多篇文章,关于技术的、关于生活的。

对 于技术研究,记录和积累绝对是一个好习惯,我的电脑上现在还保留着2000年左右写下的文章和获得的跟踪日志,最初研究CBO的10053跟踪文件,现在 还在我的知识路线上,我保留着最初Oracle 8中困惑我的Demo数据、SQL,后来在9i、10g中观察Oracle的变化,这些持续不断的积累让 我学习到了很多。

在多年的技术生涯中,我也总是注意收集工作日志和数据库日志等,这让我在静下心来总结时能够快速理清当时的思路和过程,很多形成了我的博客和书籍内容。

学会总结、记录,不总是信赖记忆,这很重要。


------Update 2013-12-03------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的一段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整理与归纳的过程,不在于你写了什么,而在于你写了多久,写了多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名字就是知乎的一个专栏,发稿频率是一周一篇,关注者就是专栏的发行量,赞同数和感谢数就是读者的反响,评论就是读者的来信,那么作为专栏的作者,你该如何维护这个专栏的品牌?又该如何保证写出高质量的内容?在大局已定(各领域的大牛)的知乎江湖,默默无闻的你如何才能闯出一片天地?你读了那么多书,此刻它们能帮你解决几个问题?如果一个都解决不了,它们能否成为你创作的素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你发现自己的短板是什么? 思考上述这几个问题,难道不比你整日无病呻吟地咀嚼那点儿“孤独感”来的更有意义吗? 说到底,你读书,不管是一千本还是一万本,那只是消费。而写作,哪怕只有一个字和一句话,那也是生产。生命是短暂的,要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书写关于自己的历史。 我常常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要想尽办法去吸收更多的水分,这么做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释放自身的能量。而一块不懂得释放的海绵,即使吸收再多的水分,也最多只是一个臃肿的水货而已。 对生活不满,对人生不满,对自己不满,那就努力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而不是拿书来说事儿。书,只能是书,不能是别的。


------Update 2014-01-07------

池建强:我的人生元编程(图灵访谈)

有一些东西不写出来,就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因为记忆是完全靠不住的,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有时候你在写东西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新的思想和内容冒出来,而这些东西在你动笔之前是不存在的,这种感觉特别好。


------Update 2014-11-17------

From 罗辑思维
有人问我,成功学有没有用,那么还用说么,对成功肯定没有用。除了成功学的老师,你看哪个成功者因为成功学而成功的呀,那为啥呀?那些成功学的道理听着挺有道理的呀,什么突破自我,什么勇于行动呀,这些都成功的必要条件呀。
人的一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而是在时间中无法持久的背离本性。一个烟鬼想戒烟,一个胖子想减肥,一个懒鬼想勤快,刚开始都容易,一堂成功学的课足以让你觉得马上就要改变了。时间的这个魔鬼迟早是要扑上来的,逆着自己的天性向某个方向前进,这个过程是修行呀,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远没有成功学说的那么轻松,那种通过修行,持续的点滴的改变自己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Update 2015-12-16------

李笑来的《我在互联网上度过的那两辈子……

在写作过程中幡然醒悟。所以,写作常常是给自己创造灵感的过程;而人们总以为要有灵感才能写作,大错啊!

灵感更多的时候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创作的起点。


           

给我老师的人工智能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这里写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sghggt/article/details/8419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