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Esri全球用户大会主题亮点】GIS is Getting Smarter——JACK主题演讲权威解读

北京时间6月27日23:00,美国当地时间8:30,GIS界的盛会,一年一度的Esri用户大会在圣地亚哥正式开幕。昨天的预告贴是不是把大家的胃口都吊起来了?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睹主题大会中Esri全球总裁Jack的风采

一个更加智能的GIS是Esri未来的愿景,在一个智能概念泛滥的当代,Esri又怎样定义“Smart GIS”呢?


1 Esri的愿景

Jack认为GIS和制图变得越来越必不可少,同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世界。从数据集成管理到数据可视化与制图再到分析建模以及从规划和设计到作出决策最后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GIS慢慢改变了我们思维和行为模式,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由此Jack提出“Smart GIS”的理念,对于GIS来说一切都是可以基于位置信息进行互联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人之间的互联,人与设备之间的互联。


 智能GIS创新了协作和共享模式,将组织机构内部的协作分享变成了组织机构间的分享网络,促成了社区GIS的产生,构建了全球的神经系统网络。


 所以GIS现在不仅仅是一个记录的系统,也是一个广泛参与的系统,还是一个数据洞察的系统,其核心则是WebGIS。而所有这一切都能帮助你的组织更加智能的工作。


2ArcGIS平台能力出新篇

为了创造更加有用的技术来支持我们的用户,ArcGIS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演化,平台能力也在不断的扩展。


ArcGIS平台的能力中对三维、实时、大数据、影像和数据可视化的能力有比较大的提升。 三维作为一种全平台的能力,在编辑方面明年发布的ArcGIS Pro1.4中除了传统的三维数据可视化之外、三维分析等能力还新增加了类似CityEngine的3D模型编辑能力。\

实时数据的接入与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相结合进行时空数据的分析,提供实时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大数据分析能力方面,加强了栅格和矢量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这种时空数据的处理和大量的并行计算能力增强了ArcGIS平台对数据的洞察力。



 数据可视化方面,除了传统的桌面应用和APP之外,新增了一个APP——Insight,以更快的方式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创建可视化的图表。而Drone2Map的推出也为影像和三维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方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GIS展现效果离不开数据的支撑,ArcGIS在数据内容方面有开放的数据平台Living Atlas,提供数以千计的底图、影像、示例表格和景观数据。


3ArcGIS平台组成

ArcGIS Desktop是Web GIS平台中专业GIS人士的入口,提供了Web GIS平台中高级的制图、可视化、编辑和分析等功能。

ArcGIS Desktop有许多更新,包括智能制图、编辑等方面,其中重点值得一提的是,Esri将在桌面GIS中集成大数据分析能力,快速获得正射影像及点云成果,以及在ArcGIS Pro1.4版本中将集成的Full Motion Video插件,可以支持对来自多终端的视频数据进行地图同步、文件管理与查找、分析并提取信息等操作。


作为Web GIS平台的基础支撑,ArcGIS for Server帮助用户打造组织机构内的ArcGIS Online,实现本地环境中的数据管理、制图可视化、空间分析等全部GIS功能。它同样也有很多让人可喜的变化,在10.5中非常让人期待的有GeoAnalytics Server,通过提供新的server集群架构,对大数据分析提供支持;Python web Scripting将Python的能力迁移到了Web端,python的爱好者们将不仅仅在桌面端使用这种高效的脚本语言;Portal Replication就更加让用户期待了,下文再表。


Portal是Web GIS平台的控制中心,它包含在Server中,刚才提到了Server的更新中有“Portal Replication”,它的坊间别名叫“Portal for Portals”,意为门户的门户,这在“市县一体化”中将得到极好的应用。下面这张图给予了更详细的解释,通过Portal for ArcGIS的副本可以更好的分享和协作,个人觉得,这也与ArcGIS Online中即将推出的“Org-to-Org Collaboration”(译为组织与组织间的协作)颇为神似,非常值得期待!


最后,给ArcGIS死忠粉们一张ArcGIS的线路图,据线报,2017年第一季就将发布10.5和超能的ArcGIS Pro 1.4。


最后Jack总结道,GIS已经变得更加智能,越来越多智能化的工具,深入到各行各业,但纵使是这样,仍然不够,我们还需要做的更多,需要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rcgis_all/article/details/5178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