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达芬奇的人生密码》有感

观《达芬奇的人生密码》有感

你们说达芬奇是不是个精神分裂加妄想症的神经病患者?这就是我在看完这个视频的唯一感想。他自大狂妄,而又不切实际…
这样一个疯子为什么能够得到百度百科这样的评价?:
“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发明家、 医学家、 生物学家 、 地理学家 、音乐家、大哲学家、诗人、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他。凭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我看完了这个纪录片之后的唯一感想,并不是达芬奇的智商有多高,甚至高到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的最高几人之一,而是他好像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想象。他从小开始思考,他看到了山会思考,会怀疑山的颜色,是不是绿色的。他看到了水会思考,会推演水流动的方式,他看到了鸟会思考,会想鸟儿为什么可以飞。他在思考着他所好奇的一切,不停的在想象。
对,在我看来,他就是个有着好奇心,又有着想象力的疯子。只有疯子,才能有这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也只有疯子才能有着想要打破常规的欲望和勇气。
行吧,客套话也就这么多了,多年不写议论文的我写起来也是有一点手生的。那么看完了这个纪录片,我们到底能够收获什么呢?
我们大多数人,有每天努力学习的,有每天学一会就要玩一会的,有干脆就一直在玩的,有每天实习去寻求社会经验的。这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判断对与错。但是,我们每天有在思考吗?我们现在还存留着多少好奇心,多少想象力,多少创造力呢?我不知道,也想不到。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月亮会想着,为什么它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到了初中也会像我该怎么才能穿越时空?到了现在呢,我们学的多了懂的多了,思考的却少了。然后一切都好像少了那么一丝灵气,整个人看起来也变得腐朽而又迂腐。我发现我自己每天无所事事的时候也就只会,发出一些无聊啊的感叹,然后继续无聊。
我们的现在真的少了思考!
就比如我需要去写这个论文的真正目的,包括老师要我们去看这个影片的真正目的。如何才能够定位好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如何才能艺工交融呢?
好了这是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去想一想。
我们之前的无数直系学长,我们的很多的领导和老师可能都在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就有了现在的教学大纲的出现。如果你觉得合适那么可能就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然后学习。当然有可能觉得这样的决定很傻吊,然后继续学习或者干脆去不学了。可是我们到底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艺工交融?
我挺喜欢绘画的,而且觉得自己有点小天赋,上手就画,画的还挺像。但是我没法坚持。我甚至也觉得编程挺有意思。律老师的想法挺好的,为什么不用编程去画画呢?但是我觉得真正的交互,真正的画画,真的艺术编程并不是拘于画画。交互当然分为两方面,技术和艺术。这两点都是为了用户有好的交互体验。 达芬奇会画画,但是绘画对于达芬奇来说永远都是工具,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工具。当他有了灵感没有什么比画画更容易表达想法。几何也是工具,工程学也是工具。一切都是实现自己想法的工具。那么这所有的关系就很明了了。一切服务于思考。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上,什么是艺工交融呢。其实干嘛要交融,我甚至觉得分的越清才越容易交融。因为本就没有交融的技术,有的只是人的想法,这是我到现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无论是数学,是编程,抑或是算法,绘画,交互设计。这些都是工具,服务于我们思考的工具。就像画画时为什么没有人要求让铅笔和画笔交融呢?更没有人会认为把左手和右手和眼睛和鼻子交融起来。噗,那会是个什么玩意。同样也没有拿左手去看书的道理。
所以问题就简单了,艺工结合不是说一个人要既会艺术又会艺术。事实上,你只会技术,或者只会技术,这些对于艺工交融没有任何的阻碍。因为它们永远只是工具,只是在需要自己表达某种想法的时候去选择的一种工具。
那么究竟如何为交融呢?我认为是人本身的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这个问题需要你来回答,如果你需要。

推荐论文:

1603 孙梦迪
https://blog.csdn.net/qq_40974751/article/details/85210957

1602 邵尚尚
https://blog.csdn.net/qq_38694695/article/details/85345610

1602 周际翔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41574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mooooo/article/details/8635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