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THE WISDOM OF LIFE》_叔本华

关于这个系列的更新有了一些调整,写在了整个系列的“写在前面”,为了不让你再多麻烦多点击几次,复述如下:

“继马基雅维利后,我想开始学习叔本华,但是叔本华的思想我实在没办法在一周内看完,在此修改掉这个狂妄的目标,重定为一周至三周弹性更新,更新形式从介绍人物转为介绍书籍。”

写在前面

上周在苏州跟爸妈汇合,买菜回来的路上,爸说我不要年级轻轻弄得多么老成,好像想把什么事情都看透似的,我回答到:那就是我所追求的,我想一辈子活八辈子。与此有一点相似的是,今天在白马校区实习,午休时间与同学讨论,因为刚刚学习了马基雅维利的《The Prince》,所以对于公德和政治,有了跳出象牙塔以外的,更加客观和实在的看法。同学问我:“可你这样,有什么用呢? 你又不能改变什么,你这样的人最不快乐,还不如就接受别人设计好的生活,这样他在他的内心中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很快乐的。” 这句话问住了我,我想起了鲁迅的黑屋子理论:“假如有一间铁的黑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这个难题从我听过至今不知道如何回答,可是对我自己来说,我是心心念念的追求着“清醒”的。所以我回答:“快乐有什么用?人活着难道为了快乐吗?”。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大脑跳出了一个人:叔本华。

从这里开始

首先需要提的一点是:在读完叔本华的《THE WISDOM OF LIFE》后,我并不认同这是一个悲观的哲学家,或者至少,以叔本华自己来看。就好像你被卷入某种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你知道你将面临的是将会持续到死亡的牢狱之灾,可这不代表你是个悲观的人。但这其实建立在你已经认同“我必然在牢狱中度过余生,没有任何平反的机会”这个观点上,认可这个观点的人就被不认可这个观点的人称为“悲观”。所以坦白来看:有A、B两种观点,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拥护群体,它们应该被命名以区别开来,但不应该以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命名,比如“乐观”、“悲观”。这种习惯性的错误一般只出现在比较幼稚的思想中,比如,小时候我们在看动物世界时,看到一只年迈体衰的羊被狼吃掉,会认为狼是“坏的”,羊是“好的”,但如果从自然界的视角来看,这是必然要发生,并且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狼是狼,羊是羊而已。所以“人生来是要尽力追求幸福” 和 “人生来是要尽力避免不幸的” 是两种观点而已,不该以有感情的“乐观”和“悲观”冠名,或者不该再对“乐观”和“悲观”持有感情。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和 《THE WISDOM OF LIFE》是常被人提到的叔本华的两本书,叔本华个人对它们是有所倾向的,从《THE WISDOM OF LIFE》的序言可以看出:“我在这里所阐述的每件事都在某种程度上做了妥协,我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的立场,所以也包含了一些其本质上存在的错误。”这种本质上的错误指的就是,人生是有幸福可言的。所以在他的眼中,《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是为那些跟他一样有高级智慧的人写的,《THE WISDOM OF LIFE》是为有低级智慧的人写的。

书中分为两篇,第一篇四章,分别讨论了“人的划分”、“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 和 “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第二篇五章,分别讨论了“基本原则”、“我们和自身的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世俗命运” 和 “生命纪年”,这次只写了第一篇。

在“人的划分”中,他指出决定了人的幸福的三类原因如下:1.人是什么(其中包括了健康、力气、相貌、气质、品行、智慧、教育背景等)、2.人拥有什么(即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以及各种各样其他所占有的外物)、3.人在众人审视下的生活(即人生活在周围人对待他的方式下),在“人的划分”中,他首先亮明了观点:“人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实上也是唯一的要素——是他的内在的构成,他的心灵的构造、因为这是个人感觉、欲望和想法引发的内心的满意或不满的直接源头;从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环境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一种间接的影响”。

他说:“当一个愚蠢的读者欣赏歌德和拜伦的诗歌的时候,总是嫉妒诗人身上丰富多彩的经历,而不是诗人们惊人的离奇幻想的力量,以及可以将这些非常平凡的生活转化为极度美妙和伟大的经验”,那些诗歌中出现的伟大事情可能也发生在你的身上,但你不是歌德,所以那些奇妙的事情在你看来都只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罢了。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两个因素——主观和客观,客观(或者说外界因素),在人们的经验中都是相同的。但是主观(或者说个体理解力)是不同的,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就会完全不同,就好像客观因素完全不同一样。在大二的时候,有个同学某一门挂了,就在班级群里大肆喧嚣侮辱判卷的老师,而有的同学在挂了以后会反思自己这学期哪里做的不好,哪里要改正。显然在两种人的眼中,“挂了”这件事情就完全不同,前一种认为是老师故意刁难,后一种则认为是自己没有学好,这是一个很明白的例子,因为这个例子涉及到了“个人道德”,与其沾边的话题大多都可以被很好的理解。与之有一点不一样的例子是,上课的时候两个同学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但是一堂课下来,A同学听明白了本节课的内容,B同学不仅听明白了本节课,还与其他章节、甚至其他科目相互联系起来,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对于两同学来说,老师讲出来的课就显然完全不同了,可能A同学觉得老师讲的一般,B同学就觉得老师讲的很棒。其实举这个例子时,我在隐含的说服我自己,我可能不是叔本华所说的那种有高级智慧的人,我可能恰恰是他说的愚笨的人,我可能不那么优秀,也不值得被学习,等等。因为我后天可以学习的是文化知识,但是可能学不到天才般的对事物准确的把握,即使我知道世界上有这种人。面对这个事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坦诚的态度,不管怎样,这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但这也不能说我是个“悲观”的人,前文提到过,即使我认识到一个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也只能不含感情的证明我认识到一个事实而已,这个事实的好坏,不足以将我定位“乐观”或“悲观”的人。扯远了。。。

“在舞台上,一个人是王子,一个人是大臣,一个人是仆人或者是路人,但他们内心的真实,所有这些外表之下的实质都是相同的——一个可怜的演员,生命中充满了种种不安与渴望。在生活中这些都是相同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财富,让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心的愉悦与快乐是不同的,在此,所有人都是相同的——普通的凡人,拥有各自的艰难和窘困。即使这些困难在不同的情况下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但是在所有不同形式下面其本质的属性是相同的。而且每个人身上都被戳上了一个一生不变的烙印,尽管其外部的环境不断地改变。没有人可以超越自我的个性。无论被置于何种情况下,动物们都会被束缚在自然赋予的不可逆转的限制中,因此任何试图逗宠物开心的方法都必然遵循自然的法则,也必然被宠物的感受力所限制。对于人也是这样,衡量他能获得的快乐的方法,取决于他先前的个性。”

“最高级的、最多样的、最持久的快乐,是那些思想上的快乐(然而,大部分年轻人在这方面都自欺欺人);而思想上的快乐主要源于思想的力量。那么有一点很明确,我们的幸福极大程度的基于我们是什么,基于我们的个性,而命运通常只是影响了我们有什么(财产)以及我们的名声。”

这样的论调似乎是对我们这种普通百姓利好的,因为我们不是王子,也很难做到大臣,我们大多数是仆人,或者路人。可我们知道了,大家都是普通的凡人,各自拥有着各自的艰难和窘困。这给了我一点信心,让我觉得出生时的地位变得不那么不可逾越了。可仔细回味才发现,这种论调有多么恐怖,因为它没给我翻身的机会。我说的详细一点:在这个比较公平的,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制造财富”被极大鼓励的时代,影响幸福的后两大因素(“人所拥有的” 和 “人在他人眼中的地位”)可以一并被经济实力解决。假设后两大因素的重要性大于第一因素,那么我很可能跟上一波市场红利(比如现在的股权投资)来获得财富,从而获得幸福。可偏偏第一因素更加重要,更要命的是,人又永远无法超越自己的个性。举个例子:我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人,我一开始嫉妒我同学的成绩比我好,我就开始努力学习,最终超越了他;后来就开始嫉妒别人比我赚的钱多,我就开始努力工作,最终超越了他;再后来我就嫉妒别人有了好的家庭,我就开始寻觅伴侣…… 发现了吗,嫉妒心是永远没有变的,变的只是嫉妒的对象,所以“嫉妒别人”这一行为将伴随我的一生,让我一生都奔波于“超越了嫉妒的人之后空虚” 和 “再次有了新的嫉妒对象的痛苦” 之中,我将永远达不到幸福。所以对于以上的说法,我并没有全盘接受,我还是认为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努力,我们是可以逐步的修缮自己的个性的。

以上已经说明了 “我们是什么” 这个要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其他两个要素,也是有它们的优势的,因为时间具有无穷的力量,随着时间变化,在它动用这种影响力之下,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优势都渐渐消退。高尚的个性也不能逃脱这种影响。而另外两种因素事实上无法被时间的这种消极影响直接干预。同时它们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因为它们是客观的和外在的,因此它们是人力可及的(我上面说的“翻身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占有和享受这两种福分。“来自于第一要素的幸福则并不向我们敞开大门,它只是上天赐予的权利,它之于我们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不可剥夺的、无法动摇的命运”。我对这句话持怀疑态度。

因此,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尽全力去利用自己的个人天赋,让这些天赋起到真正的作用,要努力让我们的天赋物尽其用,而不要去顾虑其他。从对于年轻人的职场建议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大家还是希望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做你擅长做的事情,这就是让你的天赋物尽其用。你明明擅长感性思考,却因为金融的薪水高去做了会计行业,整天面对这账目流水数字,此时唯一能给你坚持下去希望的就只是薪水了,这就牺牲了第一要素换取第二要素。更加悲剧的是:一个具有高智慧的人没办法运用和发展他的智慧,而是寻求了不需要智慧,譬如体力劳动这类以他的力量难以支撑工作。类似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尤其是我们年轻的时候,要避免危险的幻想,不要强加给我们自己本来没有的多余的能力。对于这个“本来没有的多余的能力”的定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我还没做到”就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所以就更加逼迫自己去努力做某件事,希望能把它做好;有的人认为“我还没做到”是因为我天赋不够,所以就对自己温柔些,去寻找其他擅长的事情,希望在其他方面得到发展。相信前一种观点的人,往往更加相信“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没有轮到拼天赋的时候”这种论调;后一种人则更愿意“佛系”。看吧,这似乎没有对错,只是相信的事情不一样,前一种人似乎没什么理由以“堕落”、“慵懒”等词来修饰后一种人,当然,除了那些妄图以后一种观点欺骗自己的庸人。

当我在与我爸交流人生追求问题的时候,我的话往往着力于第一要素的重要性,这个时候我爸就会苦口婆心的教导我,原话是“不要太理想化,要回归生活”。是的,虽然第一要素绝对比另外两种要素重要,但绝不意味着应该完全忽视赚取供给我们生活的足够资源。但财富这个词的严格意义包含着过剩、多余的意思,除去人类原始的需求,我们所有占有的财富从其基本的意义上来说,对于我们的幸福只能产生很小的影响力,实际上,财富甚至会妨碍幸福,因为维持自己的财产会让我们出现种种难以避免的焦虑。对于一味地追求财富的人来说,如果他们够幸运,他们努力的结果最终换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也留给了他们的后代,那么这些财富在他们那里也许越积越多,也许被挥霍一空。像这样的一生,尽管有一种认真勤勉的氛围和追求卓越的感觉,但其表现出的特性和许多傻瓜混过的一生没什么区别。

在“人是什么”中,有几个有意思的观点,也表现出了一些他认为“人生不会有幸福”的原因。“生命中的幸福或是不幸,不应该说是落在我们头上,而应该说是和我们相遇,也就是说幸福和不幸是基于我们的敏感程度以及感受力的性质”。感受力的性质,可以描述为忧郁气质和愉悦气质。忧郁气质的人会在十次尝试九次成功中感到忧郁,愉悦气质的人会在十次尝试一次成功中感到愉悦。再说敏感程度,要想体味到生活中微小的幸福需要伟大的智力,举个例子,跑步到力竭所带来的肌肉的酸痛应该能称为痛苦了(热爱跑步的你也不必反驳,假设你可以不经过这种痛苦就获得更迅捷的身体和更好的心肺能力,健全的你应该不至于自虐)。伟大的智力会使你在感受这种痛苦的时候,把这种痛苦微分掉,不是逃避,不是转移注意力到别的地方,而是更加聚精会神的专注于酸痛的肌肉,仔细的感受那里的细胞,那些细胞是不是像一个个在热锅上煎炸的鸡蛋,滋啦啦的响着,把细胞中那些杂质全部都榨了出来,越酸越痛,留下的就越精粹越完美。仔细地感受每一个细胞的撕裂,复合,让你在这种痛苦中获得了幸福。同时,这伟大的智力也让你在面对你可爱的外甥女时,透过她现在圆嘟嘟的肉呼呼的脸蛋和身体看到她此后将面临的诸多困难,她将在爱情中困扰,在工作中劳累等。所以这伟大的智力赋予你感受每个微小幸福能力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将对痛苦的各种形式有更高敏感度。

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就是痛苦和沉闷,我们很高兴的远离了其中之一后,就会不幸的更加接近另一个,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回痛苦,在得到目标后就会无聊沉闷。底层阶级毫无片刻喘息地挣扎于满足自我的基本需求的时候,换个词说就是痛苦的时候,那些上层阶级却也正在持续地、习惯性得与沉闷战斗。在这一段话里,我觉得有些矛盾的地方,就是这段话中的人类似乎只是指那些更加重视后两中因素的人,因为重视第一因素的人的目标,会让自己的个性得以释放,让自己的天赋物尽其用,那么这种目标是没有达成之时的,在追求的时候也是充满快乐的。比如:一个人生来就具有更加成熟和智慧的思考能力,那么如果他的目标设置为利用这种思考能力去理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去格物致知(这里指的是王阳明所说的,有别于朱熹所说的)。这样的目标就没有达成的时候,因为世界之大,何以穷尽;在追求的时候也是充满快乐的,因为每看清理解一种事物,就会更加的快乐起来。你见到过因为能把英语说的非常流利而厌烦说英语的人嘛?

在“人拥有什么”中提出了一个衡量已经拥有财富的人幸福与否的视角,就是不能仅凭他已经拥有的财富来判断,因为从满足一个人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绝对的财富数量能够完全满足。这个数量永远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它由一个人想要获得的财富和他已经得到的财富之间的关联所决定。因为,如果只从一个人得到的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而忽略他期望要得到的财富,这就好比是在给出一个分数的时候,只有分子没有分母,显然无用。

需要注意到的是:财富不是坏东西,无限的膨胀自己对于财富的欲望才是坏东西。人们总是因为贪财、爱财胜过其他事物而受到指责,但是这种想法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除钱财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只能满足一部分愿望:食物只有在你的胃还有空的时候才变得美味;药物,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有用;皮草为了更好的御寒(仅讨论事物属性,暂且搁置动物伦理问题)……这些事物都是相对的好东西。而钱,是绝对的好东西,因为它并非固定地满足一项特定的需求,它是一项可以满足一切的抽象事物。既然钱是绝对的好东西,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它呢?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不受限制的好运气,应该把它作为抵御可能遭受的外界的恶劣环境和噩运的壁垒;而不应该把它当做可以从世界上换取各种快乐的许可,或者看作无限挥霍的凭借。

在“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中,提到了以下几点:名声、骄傲、级别、荣誉 和 声望 ,我会提一下前2点,关于荣誉的文字很多与名声的描述不能自恰,而有关声望的文字则是为自己年少不得志,老了才有名气所做的辩解,实在不值一提。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也可知他的很多论调并不真诚,他素来在上等菜馆吃的很好,有多次色情而不热情的恋爱时间,格外爱争吵,异常的贪婪。有一回一个上了年纪的女裁缝在他的房间门外边对朋友讲话,惹得他动火,就把她扔下楼去,给她造成了终身残疾。法院要求他每季赔付给裁缝固定钱数,裁缝死后,叔本华在账本上写道:“老妇死,重负释”。

1.名声。人类天性中特有的一个弱点就是,人们通常考虑得太多别人对他们形成的意见了。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地比较一下我们一个人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和在别人眼中的价值,这对幸福非常有益。别人眼中的价值与我们没有直接和即时的关系,但是可以间接地通过某种方式影响我们,比如,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就是受其影响的;只有影响到我们要修正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这种程度的时候,别人的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其他人的脑子里无论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都是我们完全不应该理会的事情:当我们看到大多数人的脑子里的想法是多么肤浅和无用,他们的观点是多么狭隘,他们的节操是多么低下,他们的建议是多么糟糕,他们到底犯了多少错误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及时地停止关心这类事情了。每个人最主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是生存于他们自己的身体之中,而不是生存在别人的评价之中。

对于以上的说法需要更小心的辨别,这里指的那些“别人的看法”是指名声,而不是其他。你的作业不会做了,别人教给你解题方法,类似这种,并不是上文所指的“别人的看法”,我把这种看法称为“美好的教导”。不多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别人会给你这样的看法:“这道题的解法是这样的 balabalabala,你怎么这都想不到,真笨!”。这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看法了,因为这里面既包含了“美好的教导” 也 包含了“别人的看法”,对于这个看法,不论走向了“全盘接受后为自己的愚钝而羞耻” 还是 “全盘否决后拒绝了获得真知” 哪一种,都是不可取的。能辨认清这里面的成分后就能接受“美好的教导” 而抛弃“别人的看法”了。对于以上的说法需要更小心的辨别,这里指的那些“别人的看法”是指名声,而不是其他。你的作业不会做了,别人教给你解题方法,类似这种,并不是上文所指的“别人的看法”,我把这种看法称为“美好的教导”。不多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别人会给你这样的看法:“这道题的解法是这样的 balabalabala,你怎么这都想不到,真笨!”。这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看法了,因为这里面既包含了“美好的教导” 也 包含了“别人的看法”,对于这个看法,不论走向了“全盘接受后为自己的愚钝而羞耻” 还是 “全盘否决后拒绝了获得真知” 哪一种,都是不可取的。能辨认清这里面的成分后就能接受“美好的教导” 而抛弃“别人的看法”了。

对于“别人的看法”的祈求的态度,以及我们的炫耀和自吹自擂。给我们的虚荣和自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了它,现存的几乎所有的奢侈现象都会消失。各种各样的自负,即便自负的形式和范围各不相同,它们无一不是产生对于别人看法的焦虑感——而自负经常要我们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小的时候我曾跟我爸争论过自信和自负的区别,往往初中小男生的看法都是偏激的,因为正值叛逆,又刚刚开始接受世界上各种说法的输入。所以我当时说“判断的依据是结果,结果成功了,那就是自信,结果失败了,就是自负”。现在想来一派胡言,自信与自负的实在区别就是:是在追求把事情做成,还是追求做事情时那些“别人的看法”。打羽毛球的时候,时时刻刻留意着场边路过的小姑娘,留意她们的长腿和秀发,所以在打球的时候只在意我的动作有没有伸展,形体看起来帅不帅,而没有在乎控制球的落点和角度,不过所幸的是,我的对手是一个比我更在意这些的人,所以往往我还能占得上风,哈哈哈哈哈。

我之前的空间发过一个长图:“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可以没有条件地容忍你之外,在所有的人际交往当中,我们都要学会克制自己,拿更好的自己的一面去和别人交往,这个和虚伪没有关系,我们都要在和别人的关系中,尽可能的考虑别人的感受”。我觉得这段话更适用于我,和大多数人。但我也认为叔本华的关于不理会“别人的看法”的行为是对的。因为不理会“别人的看法”是因为别人是愚人,智者对愚人确实不该理会。可智者与智者,愚人与愚人之间,则需要尽可能的考虑别人的感受(这里说的智者与愚人并没有包含着公德心和素质在其中,而是指人与人与生俱来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区分出来的智者与愚人,我接受人与人生来就有着不同,即使从各方面的迹象都表明,我很可能是愚人)。我相信你无论多么温良恭俭让,你总遇到过那些让你觉得不可理喻的人,这个时候就大可不必在乎这些人的看法。我相信学习过马克思哲学的你看到这段话就会有比较大的争议了,马克思哲学主张人人生来平等,人与人的不同是因为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外在的不同而导致的,所以就没有了智者与愚人的区分,所以那些同意这种区分的人不是妄自尊大就是妄自菲薄了。其实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有过思考,比如当被问到“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的时候,同一开始讨论的“悲喜”一样,我不含感情的看待两种看法和它们各自的拥护者。

如果你看过我之前写的《The Prince》,我就还想对“别人的看法”多说一点,当我看到几乎所有人,他们遇到无数艰难险阻,冒着各种风险,集中全部精力,尽一切努力将他们的生命花费在获得别人的评价上,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仅仅是让自己在他人的眼中能够生存下去。所有这些仅仅为了换取别人的评价——这些难道不是可悲地证明了人类在愚蠢的道路上走得究竟有多远吗?毫无疑问,这种感受,对于那些能够掌控和指挥其他人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便捷的工具;我们发现相应地在每一个企图诱导人性的阴谋中,那种对于荣誉感的维护和强调都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二战时候的德国,将战争中的牺牲歌颂的伟大至极,找顶尖的时装设计师来设计军装,并且把军装的地位推崇的至高无上,找及其了解乐理知识的演奏家来谱写冲锋曲,然后以这曲子作为所有庄严肃穆事情的背景。所有的伎俩无非为了营造出“军人荣誉至高无上” 的神圣感,以这种神圣感驱动着被蛊惑的士兵们为了统治者邪恶的征服欲望抛头颅洒热血,还一边在心中为自己唱着赞歌。再看看这些被征服欲望冲昏了头去发动生灵涂炭的战争的统治者们,不也是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的泯灭了人性的活兽吗?而统治者本国的那些愚蠢的众生不也正是“别人的看法”的来源吗?所以也不难理解,叔本华会说:“人们脑袋里绝大部分的观点都是虚假的、诡异的、错误的、荒诞的,因而这些想法根本不值得我们一丁点儿的关注;此外,在生命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其他人的观点几乎没有多少会对我们产生真实积极的影响”。

2.骄傲。骄傲与虚荣的区别是:骄傲,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绝对价值建立起的坚定信任;虚荣则是渴望别人对自己拥有这种信任,通常来说它还伴随着其他想法,就是通过别人的想法来引起自己对自己价值的信任。可以看出来骄傲是由内而外的,虚荣是由外而内的,所以通常爱慕虚荣的人非常健谈,内心骄傲的人则沉默少言。骄傲的最大敌人——或者说是最大的阻碍——就是虚荣,为了获得对自己价值的高度评价,或者获得这种评价的必要基础,而去博取全世界的赞许。骄傲的基础,则是预先就相信这种高度评价本来就存在。

一如上面谈到的“智者与愚人”问题一样,叔本华对“骄傲与谦逊”的看法也雷同:“对于那些拥有最高级别的优越之处的人——纯粹出自个人品质的优越,我尤其希望他们了解这一点,毫无疑问,‘谦逊是男人的美德’这句话对于傻瓜来说是很不错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其他人把他们自己说的像个傻瓜。这样就把全世界人类整体的智商水平拉低了!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看起来像傻瓜一样”。可以看到叔本华对于如果你真的有最高级别的优越之处,那你大可骄傲,不必为了那“谦逊”的美德,硬要说自己与其他人一样,只是运气好而已。换句话说,你内心原本是骄傲的,但是为了保持别人眼中的美好形象,只好佯装具有谦逊的美德,所以能说明什么呢?恰恰说明了你就是过分注意了“别人的看法”的“愚人”而已。

之前的元旦九问提到了民族荣誉感的问题,也把本书中相关的一段话摘抄如下:“最廉价的一种骄傲就是国家的骄傲;因为,如果一个人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这就差不多是证明他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己骄傲的品质;否则,就是相比于那份和上百万个同胞分享的优势,它自己的优势没什么可提的,而一个被上天赋予了最重要的个人品质的人,只会看到在哪些方面是他的国家的短板,因为这些问题和短板一直就被他看在眼里”。其实这段话我没办法认同,因为一个人“为国家骄傲” 并不能推出 “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品质” ,所以一向言辞坚决的叔本华在这里也用了“差不多是证明”。这段话也令我思考,对于那些颠覆国家命运的人来说,他们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抛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他们会为他们是某国人而感到骄傲吗?如果是“英雄造时势”,那这些人在其他国家也会做出大事来,他们就不必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因为值得骄傲的是他自己;如果是“时势造英雄”,那这些人就应该感谢这片使他变得伟大的土地,但感谢土地也无法得出为国家骄傲,你的父母生养了你,最后你成为了开天辟地的大人物,你会感谢你的父母,但令你骄傲的是你自己,不是吗?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5065875/article/details/861364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