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字体和文本样式设置笔记

CSS字体和文本样式设置

1.字体类型(风格) font-style

用于设置字体类型,可设置以下值:

① normal:普通字体

② italic:斜体

③ oblique:倾斜字体

2.字体粗细 font-weight

用于设置字体粗细,可设置以下值:

① normal:正常粗细

② bold:粗体

③ bolder:更粗的字体

④ lighter:更细的字体

⑤ 100~900:步长为100,
400 等同于 normal,而 700 等同于 bold

3.字体大小 font-size

用于设置字体大小的,可设置任意正整数和浮点数,默认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大小都为16px。

扩展
常用单位有三种:px ,em , rem

① px(像素,相对于显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

② em(相对当前元素内文本的字体尺寸,会继承父元素大小)

③ rem (相对HTML根元素,最常 用的单位)

如果以em为单位时,当前设置的元素继承的大小小于12px时,浏览器(谷歌、360等)接收的最小值为12px,会被强行变为为12px,大于12px,一切正常。如果直接设置px,就可以设置小于12px的值。

4.字体系列 font-family

1.使用中文字体,或带空格的英文字体名,需要用“引号”将该字体名扩起来;

2.单个单词的字体名称则无需加上引号。

3.“font-family”可以有多个值,多个值设置的作用是,当浏览用户本地计算机没有找到设置的第一个值所表示的字体时,会去找第二个,以此类推,若找到最后一个值都没有找到匹配的字体,浏览器则会用自己的默认字体。

4.考虑到网页最终显示效果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我们通常使用的中文字体只有:“宋体”、“微软雅黑”、“黑体”、“楷体”、“幼圆”等,而目前以“微软雅黑”为最常用设计字体。

5.常用的英文字体有:“Arial”、“Helvetica”、“Tahoma”、“Verdana”、“Lucida Grande”、“Times New Roman”、“Georgia”等。

html代码:

<body>
    <div>字体样式设置</div>
    <p>今天天气真好</p>
</body>
CSS代码:

<style>
    div{
        font-size: 32px;
        font-family: 'Franklin Gothic Medium', 'Arial Narrow', Arial, sans-serif;
        font-style: italic;
            
       }
    p{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rem;
       }

</style>

组合值写法

代码:

#e{
    font:normal bold 48px "微软雅黑";
        }

省略字体类型或字体风格之一

1.由于字体类型(风格)和字体粗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他们都有一个“normal”值,
2.所以在写“font”属性组合值的时候可以省略二者之一,以辨识到的值进行设置,另外一个自动为“normal”,

3.甚至还能省略掉第前两个值,只保留“font-size”和“font-family”

4.在font内设置文本行高:“font”属性组合值的写法,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它还有一种比较不常见,却还比较实用的写法,即可直接在“font”属性内设置文本的行高“line-height”。

代码:

.e{
    font:normal bold 48px/100px "微软雅黑";
    }
        
line-height可设置```<span>和<button>等行内标签的行高

注意:
在“font”组合值的写法中,只有“font-size”和“font-family”这两个的值是不能省略的,而且是缺一不可,否则浏览器会不认识该值,对该组合值进行报错。

font-style和font-weight可以省略,font-size和font-family不可以省略和位置替换。

CSS文本样式设置

1. 文本的颜色 “color”

文本的居中方式“text-align”

该属性用于控制“行内块元素”或“块元素”内“行内元素”(文本元素)的居中方式的,包含三个值:

块级元素元素文本居中:1、转化为行块级设置text-align,前提是设置宽度,且要大于自身的宽度,不然就占满空间了(块级元素占正行)。
2、设置margin:auto。

left(默认)文本左对齐

center文本居中对齐

right文本右对齐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748812/article/details/8457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