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Scan命令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zanpengfei/article/details/83691841

                                                                            Scan命令

Scan命令:从海量的 key 中找出满足特定前缀的 key 列表

查询key为某一类型的数据可能有很多方法,例如可以通过keys*或者是keys codehole*,查询key前缀为codehole的redis缓冲数据,但是当缓冲数据量比较大时,该命令表耗费时间,效率比较慢,具体的缺点如下列所说那样。

一、keys * 、keys codehole* 分别是查询全部的key以及查询前缀为codehole的key。特点太暴力,性能不好,搜索的是整个redis;

缺点:

1、没有 offset、limit 参数,一次性吐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key,万一实例中有几百 w 个 key 满足条件,当你看到满屏的字符串刷的没有尽头时,你就知道难受了。

2、keys 算法是遍历算法,复杂度是 O(n),如果实例中有千万级以上的 key,这个指令就会导致 Redis 服务卡顿,所有读写 Redis 的其它的指令都会被延后甚至会超时报错,因为 Redis 是单线程程序,顺序执行所有指令,其它指令必须等到当前的 keys 指令执行完了才可以继续。

二、由于keys命令存在以上的缺点,所以redis引入以下scan命令,scan命令的特点:

1、复杂度虽然也是 O(n),但是它是通过游标分步进行的,不会阻塞线程;

2、提供 limit 参数,可以控制每次返回结果的最大条数,limit 只是一个 hint,返回的结果可多可少;

3、同 keys 一样,它也提供模式匹配功能;

4、服务器不需要为游标保存状态,游标的唯一状态就是 scan 返回给客户端的游标整数;

5、返回的结果可能会有重复,需要客户端去重复,这点非常重要;

6、遍历的过程中如果有数据修改,改动后的数据能不能遍历到是不确定的;

7、单次返回的结果是空的并不意味着遍历结束,而要看返回的游标值是否为零

三、scan命令具体用法:

1、scan提供3个参数:第一个是 cursor 整数值,第二个是 key 的正则模式,第三个是遍历的 limit hint,例如:scan 0 match key99* count 1000 解释:从0开始遍历,匹配key99*,总数是1000 ,1000不是结果数量,是redis单次遍历字典槽位数量(约等于),如下图所示:

2、scan遍历顺序采用高位进位加法来遍历,进位的方向是从高位到低位,原因是考虑到字典的扩容和缩容时避免槽位的遍历重复和遗漏。

3、redis的扩容:旧的数据移动到新的新组下,redis采用渐进式 rehash,同时保留旧数组和新数组

4、定位大key:redis提供给了一个命令:redis-cli -h 127.0.0.1 -p 7001 –-bigkeys,如果担心该指令会大幅提升redis的ops,可以增加一个休眠的参数:redis-cli -h 127.0.0.1 -p 7001 –-bigkeys -i 0.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anpengfei/article/details/8369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