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的喝粥延命内容

  以前买过一本史记,想从头到尾看一遍。后来搬家,书也丢了……看过一些,也记得一些内容。其中有一段喝粥延命的内容:

  《扁鹊仓公列传

  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迵风。」迵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後十日乃死。病得之酒。所以知赵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是内风气也。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後十日乃死,所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中藏实故过期。师言曰「安穀者过期,不安穀者不及期」。
 

  找了一段翻译:

  阳虚侯的宰相赵章生病,召我去,许多医生都认为是腹中虚寒。我诊完脉断定说:“是‘洞风病’”。洞风的病症,是饮食咽下,总又吐出来,食物不能容留在胃中。依医理说:“五天会死。”结果过了十天才死。病因酗酒而生。我所以能知道赵章的病,切他的脉时,脉象“滑”,是体内有风气的脉象。咽下食物总又吐出,胃中不能容纳,医理说五天会死,这是前面说的分界法。十天后才死,过期的原因,是他喜好吃粥,因此胃中充实,胃中充实所以超过预定死的时候。我的老师说过:“胃能容留消化食物就能超过预定的死的时间,不能容留消化食物就拖不到预定的死的时间。

  能进入史书,那肯定是经过考证了。除了个别当权者为了掩盖自己恶行的极少数修改,都是可信的。因为史书总结两点:

  不要多喝酒。

  多喝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uantum7/article/details/8552017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