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焦原理

简介反差对焦,相位对焦和三角测距对焦原理和区别

反差对焦:利用算法识别画面对比度,当对比度最高时确认对焦成功。随着对焦镜片开始移动,画面逐渐清晰,对比度开始上升;当画面最清晰,对比度最高时,其实已经处于合焦状态,但相机并不知道,所以会继续移动镜头,当发现对比度开始下降。进一步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进一步下降,相机知道已经错过焦点;镜片回退至对比度最高的位置,完成对焦。

相位检测对焦拥有专属的对焦传感器和一个分离镜(两个lens),在传感器上形成两个lens的波峰,根据两个波峰的间距来判断是否合焦。还可以根据波峰位置计算出目标焦点距离现在焦点的距离,因此可以指挥镜头“一步到位”完成对焦。因此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在对焦过程中有一个“拉风箱”的过程,所以反差对焦系统的速度普遍不如相位检测对焦系统。但由于反差对焦系统的输入是主传感器的数据,所以往往相比相位对焦系统更加准确,并且支持任意点的对焦。同时,由于反差对焦系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所以成本比较低。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和算法的进步,如今的反差对焦系统在单次对焦速度上已经能够和相位对焦系统匹敌。
 

三角测距对焦:需要双摄像头,根据目标景物相对于两个摄像头不同的角度,在利用双摄像头之间距离不变的参数,最终就能够快速的测得目标物体相对于摄像头的距离,再通过摄像头模组马达进行准确调整完成快速对焦。

一定意义上三角测距对焦是相位对焦的外部实现(用双摄像头代替相位对焦的分离lens和传感器),相对相位对焦来说实现成本即贵,又慢。当然如果作为副产品存在还是可以的。

 

http://bbs.syuan.net/thread-137720-1-1.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oolwaterld/article/details/4805026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