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笔记07 包&修饰符

1 包和权限修饰符

1.1不同包之间的互相访问

 使用类的全名 :包名.类名

 使用关键字import将类导入

注意:*代表的是通配符,代表导入了这个包下所有的类,并没有导入子包下的类

1.2 权限修饰符

public 当前类,相同包下不同的类,不同包下的类

default 当前类,相同包下不同的类

private 当前类

protected 当前类,相同包下不同的类

 

default:当前包下使用

protected:让子类对象使用

1.3 修饰符小结

2 内部类

2.1 内部类概述

A:什么是内部类

将类写在其他类的内部,可以写在其他类的成员位置和局部位置,这时写在其他类内部的类就称为内部类。其他类也称为外部类。

B:什么时候使用内部类

在描述事物时,若一个事物内部还包含其他可能包含的事物,比如在描述汽车时,汽车中还包含这发动机,这时发动机就可以使用内部类来描述。

class 汽车 { //外部类

class 发动机 { //内部类

}

2.2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中的成员位置。与类中的成员变量相似,可通过外部类对象进行访问

  在内部类当中,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A: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B:访问方式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名().new 内部类名();

 

成员内部类的修饰符:

  成员内部类可以使用的修饰符:private,public,procted,final,static,abstract 

  我们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修饰成员内部类,但是如果使用私有来修饰,则无法在其他类中访问

  我们可以使用static修饰成员内部类,不用再创建外部类的对象了

  我们可以使用abstract,final修饰成员内部类

 

 2.3 局部内部类

在方法内,出了方法之后就无法使用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方法中的局部位置。与访问方法中的局部变量相似,可通过调用方法进行访问

A: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

B:访问方式

在外部类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进行访问

2.4 匿名内部类

A:作用:匿名内部类是创建某个类型子类对象的快捷方式。

B:格式:

  new 父类或接口(){

    //进行方法重写

  };

代码演示

//已经存在的父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定义并创建该父类的子类对象,并用多态的方式赋值给父类引用变量

Person  p =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

//调用eat方法

p.eat();

使用匿名对象的方式,将定义子类与创建子类对象两个步骤由一个格式一次完成,。虽然是两个步骤,但是两个步骤是连在一起完成的。

匿名内部类如果不定义变量引用,则也是匿名对象。代码如下: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eat();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qd23127/p/10112824.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