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笔记06 接口与多态

1 接口

1.1 接口的概述

接口是功能的集合,同样可看做是一种数据类型,是比抽象类更为抽象的”类”。

接口只描述所应该具备的方法,并没有具体实现,具体的实现由接口的实现类(相当于接口的子类)来完成。这样将功能的定义与实现分离,优化了程序设计。

1.2 接口的格式&使用

1.2.1 接口的格式

 与定义类的class不同,接口定义时需要使用interface关键字。

定义接口所在的仍为.java文件,虽然声明时使用的为interface关键字的编译后仍然会产生.class文件。这点可以让我们将接口看做是一种只包含了功能声明的特殊类。

定义格式:

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 {

抽象方法1;

抽象方法2;

抽象方法3;

}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481199 查看本文章

1.2.2 接口的使用

接口的方法全是抽象方法,直接new接口来调用方法没有意义,Java也不允许这样干

类与接口的关系为实现关系,即类实现接口。实现的动作类似继承,只是关键字不同,实现使用implements

其他类(实现类)实现接口后,就相当于声明:”我应该具备这个接口中的功能”。实现类仍然需要重写方法以实现具体的功能。

格式:

class implements 接口 {

重写接口中方法

}

在类实现接口后,该类就会将接口中的抽象方法继承过来,此时该类需要重写该抽象方法,完成具体的逻辑。

1.3 接口中成员的特点

1、接口中可以定义变量,但是变量必须有固定的修饰符修饰,public static final 所以接口中的变量也称之为常量,其值不能改变。

2、接口中可以定义方法,方法也有固定的修饰符,public abstract

3、接口不可以创建对象。

4、子类必须覆盖掉接口中所有的抽象方法后,子类才可以实例化。否则子类是一个抽象类。

1.4 接口和类的关系

A:类与类之间:继承关系,一个类只能直接继承一个父类,但是支持多重继承

B:类与接口之间:只有实现关系,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C:接口与接口之间:只有继承关系,一个接口可以继承多个接口

1.5 接口优点

1.类与接口的关系,实现关系,而且是多实现,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类与类之间是继承关系,java中的继承是单一继承,一个类只能有一个父类,打破了继承的局限性。

2.对外提供规则

3.降低了程序的耦合性(可以实现模块化开发,定义好规则,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模块,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1.6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共性:

  不断的进行抽取,抽取出抽象的,没有具体实现的方法,都不能实例化(不能创建对象)

2.区别

1: 与类的关系

类与接口是实现关系,而且是多实现,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类与抽象类是继承关系,Java中的继承是单一继承,多层继承,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但是可以有爷爷类

2: 成员

  a.成员变量

    抽象类可以有成员变量,也可以有常量

    接口只能有常量,默认修饰符public static final

  b.成员方法

    抽象类可以有抽象方法,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

    接口只能有抽象方法,默认修饰符 public abstract

  c.构造方法

    抽象类有构造方法,为子类提供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

2 匿名对象&final

2.1 匿名对象定义&使用

匿名对象:没有名字的对象

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

  当方法只调用一次的时候可以使用匿名对象

  可以当作参数进行传递,但是无法在传参之前做其他的事情

注意:匿名对象可以调用成员变量并赋值,但是赋值并没有意义

2.2 final关键字

   final:修饰符,可以用于修饰类、成员方法和成员变量

   final所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不能有子类

   final所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

   final所修饰的变量:是不可以修改的,是常量

3 多态

3.1 多态的定义与使用格式

多态的定义格式:就是父类的引用变量指向子类对象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类型();

变量名.方法名();

 

A:普通类多态定义的格式

父类 变量名 = new 子类();

如: class Fu {}

class Zi extends Fu {}

//类的多态使用

Fu f = new Zi();

B:抽象类多态定义的格式

抽象类 变量名 = new 抽象类子类();

如: abstract class Fu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

class Zi extends Fu {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重写父类抽象方法”);

}

}

//类的多态使用

Fu fu= new Zi();

 

C:接口多态定义的格式

接口 变量名 = new 接口实现类();

如: interface Fu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

class Zi implements Fu {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重写接口抽象方法);

}

}

//接口的多态使用

Fu fu = new Zi();

3.2 多态成员的特点

多态的成员特点:

 成员变量  编译时看的是左边,运行时看的左边

 成员方法  编译时看的是左边,运行时看右边

 静态方法  编译时看的是左边,运行时看的也是左边

 编译时看的都是左边,运行时成员方法看的是右边,其他(成员变量和静态的方法)看的都是左边

 

3.3 多态向上转型与向下转型

多态的转型分为向上转型与向下转型两种:

A:向上转型:当有子类对象赋值给一个父类引用时,便是向上转型,多态本身就是向上转型的过程。

使用格式: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类型();

如:Person p = new Student();

B:向下转型:一个已经向上转型的子类对象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格式,将父类引用转为子类引用,这个过程是向下转型。如果是直接创建父类对象,是无法向下转型的

使用格式:

子类类型 变量名 = (子类类型) 父类类型的变量;

:Student stu = (Student) p;  //变量p 实际上指向Student对象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qd23127/p/1011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