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简介(无图)

第1章 NoSQL

什么是 NoSQL

NoSQL = Not Only SQL(不仅仅是 SQL) ,也解释为 non-relational(非关系型数据库)。在
NoSQL 数据库中数据之间是无联系的,无关系的。数据的结构是松散的,可变的。

为什么使用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的瓶颈:

1)无法应对每秒上万次的读写请求,无法处理大量集中的高并发操作。关系型数据的是 IO
密集的应用。硬盘 IO 也变为性能瓶颈

2)表中存储记录数量有限,横向可扩展能力有限,一张表最大二百多列。纵向数据可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一张表的数据到达百万级,读写的速度就会逐渐的下降。面对海量数据, 必须使用主从复制,分库分表。这样的系统架构是难以维护的。
大数据查询 SQL 效率极低,数据量到达一定程度时,查询时间会呈指数级别增长

3)无法简单地通过增加硬件、服务节点来提高系统性能。数据整个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的。多个服务器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来复制这些数据。

4)关系型数据库大多是收费的,对硬件的要求较高。软件和硬件的成本花费比重较大。

NoSQL 的优势

(1) 大数据量,高性能

NoSQL 数据库都具有非常高的读写性能,尤其在大数据量下,同样表现优秀。这得益于它的无关系性,数据库的结构简单。关系型数据库(例如 MySQL)使用查询缓存。这种查询缓存在更新数据后,缓存就是失效了。在频繁的数据读写交互应用中。 缓存的性能不高。NoSQL 的缓存性能要高的多。

(2) 灵活的数据模型

NoSQL 无需事先为要存储的数据建立字段,随时可以存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而在关系数据库里,增删字段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是非常大数据量的表,增加字段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尤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用户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424908 查看本文章

(3) 高可用

NoSQL 在不太影响性能的情况,就可以方便的实现高可用的架构。

NoSQL 能很好的解决关系型数据库扩展性差的问题。弥补了关系数据(比如 MySQL) 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在某些方面能极大的节省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MySQL 和 NoSQL 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的应用场景,两者结合使用。让关系数据库关注在关系上,NoSQL 关注在存储上。

(4) 低成本

这是大多数分布式数据库共有的特点,因为主要都是开源软件,没有昂贵的 License 成

NoSQL 的劣势

(1) 无关系,数据之间是无联系的。

(2) 不支持标准的 SQL,没有公认的 NoSQL 标准

(3) 没有关系型数据库的约束,大多数也没有索引的概念

(4) 没有事务,不能依靠事务实现 ACID.

(5) 没有丰富的数据类型(数值,日期,字符,二进制,大文本等)

第2章 Redis 安装和使用

Redis 是当今非常流行的基于 KV 结构的作为 Cache 使用的 NoSQL 数据库
Redis 介绍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 Key-Value 数据库. Key 字符类型,其值(value)可以是 字符串(String), 哈希(Map), 列表(list), 集合(sets) 和 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类型,每种数据类型有自己的专属命令。所以它通常也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

Redis 的作者是 Salvatore Sanfilippo,来自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现在居住在卡塔尼亚。目前供职于 Pivotal 公司(Pivotal 是 Spring 框架的开发团队),Salvatore Sanfilippo 被称为 Redis之父。

Redis 之父(Salvatore Sanfilippo)
官网:https://redis.io/
中文:http://www.redis.cn/

Redis的历史:
2008年,意大利的一家创业公司Merzia推出了一款基于MySQL的网站实时统计系统
LLOOGG,然而没过多久该公司的创始人Salvatore Sanfilippo便开始对MySQL的性能感到失望,

于是他决定亲自为LLOOGG量身定做一个数据库,并于2009年开发完成,这个数据库就是
Redis。

不过Salvatore Sanfilippo并不满足只将Redis用于LLOOGG这一款产品,而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使用它,于是在同一年Salvatore Sanfilippo将Redis开源发布,并开始和Redis的另一名主要的代码贡献者Pieter Noordhuis一起继续着Redis的开发,直到今天。

Salvatore Sanfilippo自己也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Redis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2012年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2%的公司在使用Redis。国内如新浪微博、知 乎,国外如GitHub、Stack Overflow、Flickr、暴雪和Instagram,都是Redis的用户。

VMware公司从2010年开始赞助Redis的开发,Salvatore Sanfilippo和Pieter Noordhuis也分别于同年的3月和5月加入VMware,全职开发Redis。

Redis的代码托管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antirez/redis,开发十分活跃,代码量只有3万多行。

Window 上安装 Redis

Windows 版本的 Redis 是 Microsoft 的开源部门提供的 Redis. 这个版本的 Redis 适合开发人员学习使用,生产环境中使用 Linux 系统上的 Redis

(1) 下载

官网:https://redis.io/

windows 版本: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2) 安装

下载的 Redis-x64-3.2.100.zip 解压后,放到某个目录(例如 d:\tools\),即可使用。目录结构:

(3) 启动

A、Windows7 系统双击 redis-server.exe 启动 Redis

(4) 关闭
按 ctrl+c 退出 Redis 服务程序。

Linux 上安装 Redis

(1) 下载

C、 查看解压后的文件

D、编译 Redis 文件, Redis 是使用 c 语言编写的。 会使用 gcc 编译器。
在解压后的 Redis 目录下执行 (cd /usr/local/redis-3.2.9) make 命令。注意事项:
1)make 命令执行过程中可能报错,根据控制台输出的错误信息进行解决
2)错误一:gcc 命令找不到,是由于没有安装 gcc 导致解决方式:安装 gcc 编译器后在执行 make 命令
什么是 gcc ?
gcc 是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的缩写,它是 Linux 下一个编译器集合( 相当于 javac ), 是 c 或 c++程序的编译器。

怎么安装gcc ?
使用yum进行安装gcc 。执行命令:yum -y install gcc 3)错误二: error: jemalloc/jemalloc.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方式执行 make MALLOC=libc

开始执行 make

出现错误:

在执行 make
执行 make 成功的标志

注意:在make执行之后再执行 make install,该操作则将 src下的许多可执行文件复制到
/usr/local/bin 目录下,这样做可以在任意目录执行redis的软件的命令(例如启动,停止,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等), make install 可以不用执行,看个人习惯。
查看make编译结果,cd src目录

① 前台启动 ./redis-server
② 后台启动 ./redis-server &
第①种 前台启动
启动 Redis 的服务器端:切换到 src 目录下执行 redis-server 程序

redis 应用以前台的方式启动,不能退出当前窗口, 退出窗口,应用终止。
在其他窗口查看 redis 启动的进程

第②种 后台启动
src目录下执行 ./redis-server & 此时关闭窗口,查看redis进程,依然存在。

查看redis进程

(4) 关闭 Redis
关闭方式:

Redis 客户端

Redis 客户端是一个程序,通过网络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 在客户端软件中使用 Redis 可以识别的命令,向 Redis 服务器发送命令, 告诉 Redis 想要做什么。Redis 把处理结果显示在客户端界面上。 通过 Redis 客户端和 Redis 服务器交互。
Redis 客户端发送命令,同时显示 Redis 服务器的处理结果在。

redis 命令行客户端:

redis-cli (Redis Command Line Interface)是 Redis 自带的基于命令行的 Redis 客户端, 用于与服务端交互,我们可以使用该客户端来执行 redis 的各种命令。
两种常用的连接方式:

A、直接连接 redis (默认 ip127.0.0.1,端口 6379):./redis-cli
在 redis 安装目录\src, 执行 ./redis-cli
此命令是连接本机 127.0.0.1 ,端口 6379 的 redis

B、 指定 IP 和端口连接 redis:./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h redis 主机 IP(可以指定任意的 redis 服务器)
-p 端口号(不同的端口表示不同的 redis 应用)
在 redis 安装目录\src, 执行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例 1:

redis 远程客户端

Redis Desktop Manager:C++ 编写,响应迅速,性能好。官网地址: https://redisdesktop.com/
github: https://github.com/uglide/RedisDesktopManager
使用文档:http://docs.redisdesktop.com/en/latest/

点击“DOWNLOAD”

A、安装客户端软件

在 Windows 系统使用此工具,连接 Linux 上或 Windows 上的 Redis , 双击此 exe 文件执行安装

安装后启动界面:

B、 使用客户端连接 Linux 的 Redis

连接Linux的Reids之前需要修改Redis服务器的配置信息。 Redis服务器有安全保护措施, 默认只有本机(安装Redis的那台机器)能够访问。配置信息存放在Redis安装目录下的redis.conf文件。修改此文件的两个设置。
远程连接redis需要修改redis主目录下的redis.conf配置文件:
①、bind ip 绑定ip此行注释
②、protected-mode yes 保护模式改为 no
使用 vim 命令修改 redis.conf 文件, 修改文件前备份此文件,执行 cp 命令

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使用配置文件重新启动 Reids,默认不加载配置文件。先关闭已经启动的 Redis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 Redis 在 Redis 安装目录执行:
./redis-server …/redis.conf &

D、配置 Redis Desktop Manamager(RDM),连接 Redis

连接成功后:

Go 等 40 多种语言都有连接 redis 的编程客户端

Redis 基本操作命令

redis 默认为 16 个库 (在 redis.conf 文件可配置,该文件很重要,后续很多操作都是这个配置文件) redis 默认自动使用 0 号库

(1) 沟通命令,查看状态
redis >ping 返回 PONG
解释:输入 ping,redis 给我们返回 PONG,表示 redis 服务运行正常

(4) 切换库命令:select db
使用其他数据库,命令是 select index

例 1: select 5

(5) 删除当前库的数据:flushdb

例 2:使用 * 表示 0 或多个字符

例 3:使用 ? 表示单个字符

例 2:检查多个 key

 数字:key 的剩余时间,秒为单位
例 1:设置 redlight 的过期时间是 10, 查看剩余时间

例 2:查看不存在的 key

F、 del
语法:del key [key…]
作用:删除存在的 key ,不存在的 key 忽略。返回值:数字,删除的 key 的数量。

例 1:删除指定的 key

2.7Redis 的 5 种数据类型
A、字符串类型 string

字符串类型是 Redis 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它能存储任何形式的字符串,包括二进制数据,序列化后的数据,JSON 化的对象甚至是一张图片。最大 512M。

B、 哈希类型 hash
Redis hash 是一个 string 类型的 field 和 value 的映射表,hash 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C、 列表类型 list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D、集合类型 set

Redis 的 Set 是 string 类型的无序集合,集合成员是唯一的,即集合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
据.

E、 有序集合类型 zset (sorted set)

Redis 有序集合 zset 和集合 set 一样也是 string 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不同的是 zset 的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分数(分数可以重复),redis 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第3章 Redis 数据类型操作命令

3.1 字符串类型(string)

字符串类型是 Redis 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它能存储任何形式的字符串,包括二进制数据,序列化后的数据,JSON 化的对象甚至是一张图片。

向已经存在的 key 设置新的 value,会覆盖原来的值

B、 get

获取 key 中设置的字符串值语法: get key
例如:获取 username 这个 key 对应的 value

D、 decr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减1,如果 key 不存在,则么 key 的值先被初始化为 0 再执行 decr 操作(只能对数字类型的数据操作)

语法:decr key
例1:不存在的key,初值为0,再减 1 。

例2:对存在的数字值的 key ,减 1 。先执行 incr index ,增加到 3

例 2:追加到不存在的 key,同 set key value

3.1.2 常用命令

A 、 strlen

语法:strlen key
说明:返回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的长度返回值:
①:如果key存在,返回字符串值的长度

使用的字符串 key: school, value: bjpowernode
例 1: 截取从 2 到 5 的字符

例 2:从字符串尾部截取,start ,end 是负数,最后一位是 -1

例 3:超出字符串范围的截取 ,获取合理的子串

例 2:设置不存在的 key

D、mset
语法:mset key value [key value…]
说明: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返回值: OK

例 1:一次设置多个 key, value

3.2 哈希类型 hash
redis hash 是一个 string 类型的 field 和 value 的映射表,hash 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3.2.1 基本命令

A、hset

例 1:获取存在 key 值的某个域的值

例 2:获取不存在的 field

C、 hmset
语法:h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说明: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域-值)设置到哈希表 key 中,此命令会覆盖已经存在的 field, hash 表 key 不存在,创建空的 hash 表,执行 hmset.
返回值:设置成功返回 ok, 如果失败返回一个错误

D、hmget
语法:hmget key field [field…]
作用:获取哈希表 key 中一个或多个给定域的值
返回值:返回和 field 顺序对应的值,如果 field 不存在,返回 nil
例 1:获取多个 field 的值

E、 hgetall

B、 hvals
语法:hvals key
作用:返回哈希表 中所有域的值
返回值:包含哈希表所有域值的列表,key 不存在返回空列表
例 1:显示 website 哈希表所有域的值

C、 hexists
语法:hexists key field
作用:查看哈希表 key 中,给定域 field 是否存在返回值:如果 field 存在,返回 1, 其他返回 0

例 1:查看存在 key 中 field 域是否存在

列表 list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导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基本命令

A、lpush
语法:lpush key value [value…]
作用:将一个或多个值 value 插入到列表 key 的表头(最左边),从左边开始加入值,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插入到表头
返回值:数字,新列表的长度

例 1:将 a,b,c 插入到 mylist 列表类型
在 redis-desktop-manager 显 示

插入图示:

B、 rpush
语法:rpush key value [value…]
作用:将一个或多个值 value 插入到列表 key 的表尾(最右边),各个 value 值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插入到表尾
返回值:数字,新列表的长度

例 1:插入多个值到列表

在 redis-desktop-manager 显示:
例 2:显示列表中第 2 个元素,下标从 0 开始

D、lindex
语法:lindex key index
作用:获取列表 key 中下标为指定 index 的元素,列表元素不删除,只是查询。0 表示列表的第一个元素,以 1 表示列表的第二个元素;start , stop 是列表的下标值,也可以负数的下标, -1 表示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2 表示列表的倒数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
返回值:指定下标的元素;index 不在列表范围,返回 nil
例 1:返回下标是 1 的元素

例 2:不存在的下标

E、 llen
语法:llen key
作用:获取列表 key 的长度
返回值:数值,列表的长度; key 不存在返回 0
例 1:显示存在 key 的列表元素的个数

常用命令

A、lrem
语法:lrem key count value
作用:根据参数 count 的值,移除列表中与参数 value 相等的元素, count >0 ,从列表的左侧向右开始移除; count < 0 从列表的尾部开始移除;count = 0 移除表中所有与 value 相等的值。
返回值:数值,移除的元素个数

B、 lset
语法:lset key index value
作用:将列表 key 下标为 index 的元素的值设置为 value。

返回值:设置成功返回 ok ; key 不存在或者 index 超出范围返回错误信息
例 1:设置下标 2 的 value 为“c”。

返回值:加入到集合的新元素的个数。不包括被忽略的元素。
例 1:添加单个元素

例 2:添加多个元素

C、 sismember
语法:sismember key member

作用:判断 member 元素是否是集合 key 的成员返回值:member 是集合成员返回 1,其他返回 0 。

例 1:检查元素是否存在集合中

作用:删除集合 key 中的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不存在的元素被忽略。返回值:数字,成功删除的元素个数,不包括被忽略的元素。

例 1:删除存在的一个元素,返回数字 1

例 2:删除不存在的元素

作用:随机从集合中删除一个元素, count 是删除的元素个数。返回值:被删除的元素,key 不存在或空集合返回 nil

例如 1:随机从集合删除一个元素

例 2:随机删除指定个数的元素

语法: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作用: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及其 score 值加入到有序集合 key 中,如果 member
存在集合中,则更新值;score 可以是整数或浮点数返回值:数字,新添加的元素个数

例 1:创建保存学生成绩的集合

例 2:使用浮点数作为 score

B、 zrange

例 4:排序显示浮点数的 score

例 1:删除指定一个成员 wangwu

语法: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 [LIMIT offset count]
作用:获取有序集 key 中,所有 score 值介于 min 和 max 之间(包括 min 和 max)的成员,有序成员是按递增(从小到大)排序。
min ,max 是包括在内 , 使用符号 ( 表示不包括。 min , max 可以使用 -inf ,
+inf 表示最小和最大
limit 用来限制返回结果的数量和区间。
withscores 显 示 score 和 value
返回值:指定区间的集合数据

使用的准备数据

例 4:使用 limit
增加新的数据:

C、 zcount
语法:zcount key min max
作用:返回有序集 key 中, score 值在 min 和 max 之间(默认包括 score 值等于 min 或 max )
的成员的数量
例 1:求工资在 3000-5000 的员工数量

第4章 高级话题

Redis 事务

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指一系列操作步骤,这一系列的操作步骤,要么完全地执行,要么完全地不执行。
Redis 中的事务(transaction)是一组命令的集合,至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命令,redis 事务保证这些命令被执行时中间不会被任何其他操作打断。

事务操作的命令

(1) multi
语法: multi
作用:标记一个事务的开始。事务内的多条命令会按照先后顺序被放进一个队列当中。返回值:总是返回 ok

(2) exec
语法:exec
作用: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
返回值:事务内的所有执行语句内容,事务被打断(影响)返回 nil

(3) discard
语法:discard
作用: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返回值:总是返回 ok

(4) watch
语法:watch key [key …]
作用: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或这些)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 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返回值:总是返回 ok

(5) unwatch
语法:unwatch
作用:取消 WATCH 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如果在执行 WATCH 命令之后, EXEC 命令或 DISCARD 命令先被执行了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再执行 UNWATCH 了
返回值:总是返回 ok

查看 works 集合

(2) 事务执行 exec 之前,入队命令错误(语法错误;严重错误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例如内存不足)),放弃事务。
执行事务步骤:
1)MULTI 正常命令2)SET key value 正常命令3)INCR 命令语法错误
4)EXEC 无法执行事务,那么第一条正确的命令也不会执行,所以 key 的值不会设置成功

结论:事务执行 exec 之前,入队命令错误,事务终止,取消,不执行。

(3) 事务执行 exec 命令后,执行队列命令,命令执行错误,事务提交
执行步骤:
1) MULTI 正常命令
2) SET username zhangsan 正常命令
3) lpop username 正常命令,语法没有错误,执行命令时才会有错误。
4) EXEC 正常执行 ,发现错误可以在事务提交前放弃事务,执行 discard.

(5) Redis 的 watch 机制

A、Redis 的 WATCH 机制
WATCH 机制原理:
WATCH 机制:使用 WATCH 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 跟踪 key 的 value 修改情况, 如果有
key 的 value 值在事务 EXEC 执行之前被修改了, 整个事务被取消。EXEC 返回提示信息,表示事务已经失败。

WATCH 机制使的事务 EXEC 变的有条件,事务只有在被 WATCH 的 key 没有修改的前提下才能执行。不满足条件,事务被取消。使用 WATCH 监视了一个带过期时间的键, 那么即使这个键过期了, 事务仍然可以正常执行

大多数情况下, 不同的客户端会访问不同的键, 相互同时竞争同一 key 的情况一般都很少, 乐观锁能够以很好的性能解决数据冲突的问题。

B、 何时取消 key 的监视(WATCH)?

① WATCH 命令可以被调用多次。 对键的监视从 WATCH 执行之后开始生效, 直到调用 EXEC 为止。不管事务是否成功执行, 对所有键的监视都会被取消。
② 当客户端断开连接时, 该客户端对键的监视也会被取消。
③ UNWATCH 命令可以手动取消对所有键的监视

C、 WATCH 的事例
执行步骤:
首先启动 redis-server , 在开启两个客户端连接。 分别叫 A 客户端 和 B 客户端。

启动 Redis 服务器

A 客户端(红色):WATCH 某个 key ,同时执行事务

1) 在 A 客户端设置 key : str.lp 登录人数为 10
2) 在 A 客户端监视 key : str.lp 3) 在 A 客户端开启事务 multi
4) 在 A 客户端修改 str.lp 的值为 11
5) 在 B 客户端修改 str.lp 的值为 15
6) 在 A 客户端执行事务 exec
7) 在 A 客户端查看 str.lp 值,A 客户端执行的事务没有提交,因为 WATCH 的 str.lp 的值已经被修改了, 所有放弃事务。

例 1:乐观锁

持久化
持久化概述

持久化可以理解为存储,就是将数据存储到一个不会丢失的地方,如果把数据放在内存中,电脑关闭或重启数据就会丢失,所以放在内存中的数据不是持久化的,而放在磁盘就算是一种持久化。

Redis 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内存是瞬时的,如果 linux 宕机或重启,又或者 Redis 崩溃或重启,所有的内存数据都会丢失,为解决这个问题,Redis 提供两种机制对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便于发生故障后能迅速恢复数据。

持久化方式

(1) RDB 方式

A、什么是 RDB 方式?

Redis Database(RDB),就是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数据恢复时将快照文件直接再读到内存。
RDB 保存了在某个时间点的数据集(全部数据)。存储在一个二进制文件中,只有一个文件。默认是 dump.rdb。RDB 技术非常适合做备份,可以保存最近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的全部数据。保存数据是在单独的进程中写文件,不影响 Redis 的正常使用。RDB 恢复数据时比其他 AOF 速度快。

B、 如何实现?
RDB 方式的数据持久化,仅需在 redis.conf 文件中配置即可,默认配置是启用的。
在配置文件 redis.conf 中搜索 SNAPSHOTTING, 查找在注释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关于 RDB
的配置说明。配 SNAPSHOTTING 置地方有三处。
①:配置执行 RDB 生成快照文件的时间策略。
对 Redis 进行设置, 让它在“ N 秒内数据集至少有 M 个 key 改动”这一条件被满足时, 自动保存一次数据集。

配置格式:save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②:dbfilename:设置 RDB 的文件名,默认文件名为 dump.rdb
③:dir:指定 RDB 文件的存储位置,默认是 ./ 当前目录
配置步骤:
①:查看 ps -ef | grep redis ,如果 redis 服务启动,先停止。

②:修改 redis.conf 文件, 修改前先备份,执行 cp redis.conf bak_redis.conf

查看默认启用的 RDB 文件

③:编辑 redis.conf 增加 save 配置, 修改文件名等。vim redis.conf

⑤:查看生成的 rdb 文件

C、 总结

优点:由于存储的是数据快照文件,恢复数据很方便,也比较快缺点:
1)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以后更改的数据。如果你的应用能容忍一定数据的丢失,那么使用 rdb 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不能容忍一定数据的丢失,使用 rdb 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由于需要经常操作磁盘,RDB 会分出一个子进程。如果你的 redis 数据库很大的话, 子进程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并且可能会影响 Redis 暂停服务一段时间(millisecond 级别),如果你的数据库超级大并且你的服务器 CPU 比较弱,有可能是会达到一秒。

(2) AOF 方式

A、什么是 AOF 方式

Append-only File(AOF),Redis 每次接收到一条改变数据的命令时,它将把该命令写到一个 AOF 文件中(只记录写操作,读操作不记录),当 Redis 重启时,它通过执行 AOF 文件中所有的命令来恢复数据。

B、 如何实现

AOF 方式的数据持久化,仅需在 redis.conf 文件中配置即可配置项:
①:appendonly:默认是 no,改成 yes 即开启了 aof 持久化
②:appendfilename:指定 AOF 文件名,默认文件名为 appendonly.aof
③:dir : 指定 RDB 和 AOF 文件存放的目录,默认是 ./
④:appendfsync:配置向 aof 文件写命令数据的策略:
no:不主动进行同步操作,而是完全交由操作系统来做(即每 30 秒一次),比较快但不是很安全。
always:每次执行写入都会执行同步,慢一些但是比较安全。
everysec:每秒执行一次同步操作,比较平衡,介于速度和安全之间。这是默认项。
⑤:auto-aof-rewrite-min-size:允许重写的最小 AOF 文件大小,默认是 64M 。当 aof 文件大于 64M 时,开始整理 aop 文件, 去掉无用的操作命令。缩小 aop 文件。

例 1:
①:停止运行的 redis , 备份要修改的 redis.conf
②:查看 redis 安装目录/src 下有无 .aof 文件。 默认是在 redis 的当前目录

③:编辑 redis.conf
设置 appendonly 为 yes 即可。

查看 appendfsync 的当前策略。查看 appendfilname 的文件名称

(3) 总结
1) append-only 文件是另一个可以提供完全数据保障的方案;
2) AOF 文件会在操作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大。比如,如果你做一百次加法计算,最后你只会在数据库里面得到最终的数值,但是在你的 AOF 里面会存在 100 次记录,其中 99 条记录对最终的结果是无用的;但 Redis 支持在不影响服务的前提下在后台重构 AOF 文件,让文件得以整理变小
3)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redis 默认优先加载 aof 文件(aof 数据最完整);

Redis 提供了复制(replication)功能来自动实现多台 redis 服务器的数据同步(每天
19 点 新闻联播,基本从 cctv1-8,各大卫视都会播放)
我们可以通过部署多台 redis,并在配置文件中指定这几台 redis 之间的主从关系,主负责写入数据, 同时把写入的数据实时同步到从机器, 这种模式叫做主从复制, 即master/slave,并且 redis 默认 master 用于写,slave 用于读,向 slave 写数据会导致错误

(1) Redis 主从复制实现(master/salve)

方式 1:修改配置文件,启动时,服务器读取配置文件,并自动成为指定服务器的从服务器,从而构成主从复制的关系
方式 2: ./redis-server --slaveof ,在启动 redis 时指定当前服务成为某个主 Redis 服务的从 Slave

方式 1 的实现步骤:
模拟多 Reids 服务器, 在一台已经安装 Redis 的机器上,运行多个 Redis 应用模拟多

daemonize yes port 6380
pidfile /var/run/redis_6380.pid logfile 6380.log
dbfilename dump6380.rdb

配置项说明:
include : 包含原来的配置文件内容。/usr/local/redis-3.2.9/redis.conf 按照自己的目录设置。
daemonize:yes 后台启动应用,相当于 ./redis-server & , &的作用。

port : 自定义的端口号
pidfile : 自定义的文件,表示当前程序的 pid ,进程 id。
logfile:日志文件名
dbfilename:持久化的 rdb 文件名

C、 编辑 Slave 配置文件
编辑 Slave 的配置文件 redis6382.conf 和 redis6384.conf: 在空文件加入如下内容
①:redis6382.conf:
include /usr/local/redis-3.2.9/redis.conf

E、 查看配置后的服务信息
命令:
①: Redis 客户端使用指定端口连接 Redis 服务器
./redis-cli -p 端口
②:查看服务器信息
info replication

6384 也登录内容同 6382.

F、 向 Master 写入数据
在 6380 执行 flushall 清除数据,避免干扰的测试数据。 生产环境避免使用。

当 Master 服务出现故障,需手动将 slave 中的一个提升为 master, 剩下的 slave 挂至新的
master 上(冷处理:机器挂掉了,再处理)
命令:
①:slaveof no one,将一台 slave 服务器提升为 Master (提升某 slave 为 master)
②:slaveof 127.0.0.1 6381 (将 slave 挂至新的 master 上)
执行步骤:

A、将 Master:6380 停止(模拟挂掉)

现在的主从(Master/Slave)关系:Master 是 6382 , Slave 是 6384
查看 6382:

D、原来的服务器重新添加到主从结构中

E、 查看新的 Master 信息
在 6382 执行:

Sentinel 哨兵是 redis 官方提供的高可用方案,可以用它来监控多个 Redis 服务实例的运行情况。Redis Sentinel 是一个运行在特殊模式下的 Redis 服务器。Redis Sentinel 是在多个
Sentinel 进程环境下互相协作工作的。
Sentinel 系统有三个主要任务:
 监控:Sentinel 不断的检查主服务和从服务器是否按照预期正常工作。
 提醒:被监控的 Redis 出现问题时,Sentinel 会通知管理员或其他应用程序。
 自动故障转移:监控的主 Redis 不能正常工作,Sentinel 会开始进行故障迁移操作。将

一个从服务器升级新的主服务器。 让其他从服务器挂到新的主服务器。同时向客户端提供新的主服务器地址。

Sentinel 系统默认 port 是26379 。三个配置port 分别设置为 26380 , 26382 , 26384 。三个文件分别命名:
 sentinel26380.conf
 sentinel26382.conf

 sentinel26384.conf
执行复制命令 cp sentinel.conf xxx.conf

(2) 三份 sentinel 配置文件修改:

sentinel26382.conf 修改port 26382 , master的port 6382
sentinel26384.conf 修改port 26384 , master的port 6382

(3) 启动主从(Master/Slave)Redis
启动 Reids

./redis-sentinel sentinel 配置文件

执行以下三条命令,将创建三个监视主服务器的Sentinel实例:
./redis-sentinel …/sentinel26380.conf
./redis-sentinel …/sentinel26382.conf
./redis-sentinel …/sentinel26384.conf
在 XShell 开启三个窗口分别执行:

(5) 主 Redis 不能工作
让 Master 的 Redis 停止服务, 执行 shutdown
先执行 info replication 确认 Master 的 Redis ,再执行 shutdown

查看原 Slave 的变化

(7) 新的 Redis 加入 Sentinel 系统,自动加入 Master

(8) 监控
1)Sentinel 会不断检查 Master 和 Slave 是否正常
2)如果 Sentinel 挂了,就无法监控,所以需要多个哨兵,组成 Sentinel 网络,一个健康的
Sentinel 至少有 3 个 Sentinel 应用。 彼此在独立的物理机器或虚拟机。
3)监控同一个 Master 的 Sentinel 会自动连接,组成一个分布式的 Sentinel 网络,互相通信并交换彼此关于被监控服务器的信息
4)当一个 Sentinel 认为被监控的服务器已经下线时,它会向网络中的其它 Sentinel 进行确认,判断该服务器是否真的已经下线
5)如果下线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那么 Sentinel 网络将对下线主服务器进行自动故障转移, 通过将下线主服务器的某个从服务器提升为新的主服务器,并让其从服务器转移到新的主服务器下,以此来让系统重新回到正常状态
6)下线的旧主服务器重新上线,Sentinel 会让它成为从,挂到新的主服务器下

(9) 总结

主从复制,解决了读请求的分担,从节点下线,会使得读请求能力有所下降,Master 下线,写请求无法执行

Sentinel 会在 Master 下线后自动执行故障转移操作,提升一台 Slave 为 Master,并让其它Slave 成为新 Master 的 Slave

4.4 安全设置

(1) 设置密码

访问 Redis 默认是没有密码的,这样不安全,任意用户都可以访问。可以启用使用密码才能访问 Redis。 设置 Redis 的访问密码,修改 redis.conf 中这行 requirepass 密码。密码要比较复杂,不容易破解,而且需要定期修改。因为 redis 速度相当快,所以在一台比较好的服务器下,一个外部的用户可以在一秒钟进行 150K 次的密码尝试,需要指定非常非常强大的密码来防止暴力破解。

A、开启访问密码设置

修改 redis.conf , 使用 vim 命令。 找到 requirepass 行去掉注释,requirepass 空格后就是密码。
例 1:设置访问密码是 123456 ,这是练习使用,生产环境要设置复杂密码修改 redis.conf,文件 480 行左右。原始内容:

修改后:
查看修改结果:

使用 ① 访问

输入命令 auth 密码

使用 -p 参数指定端口,例如:./redis-cli -p 新设置端口

第5章 Jedis 操作 Redis

使用 Redis 官方推荐的 Jedis,在 java 应用中操作 Redis。Jedis 几乎涵盖了 Redis 的所有命令。操作 Redis 的命令在 Jedis 中以方法的形式出现。jedis 完全兼容 redis 2.8.x and 3.x.x
 Jedis 源码:https://github.com/xetorthio/jedis
 api 文档:http://xetorthio.github.io/jedis/
 下载:http://search.maven.org/ ,搜索 jedis

5.1.2 下载 Commons-Pool

Jedis 对象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在多线程下使用同一个 Jedis 对象会出现并发问题。为了避免每次使用 Jedis 对象时都需要重新构建,Jedis 提供了 JedisPool。JedisPool 是基于Commons Pool 2 实现的一个线程安全的连接池

浏览器打开:http://search.maven.org/ ,搜索 commons-pool2。在 Download 处,点击 jar

Java 应用使用 Jedis 准备

项目中加入 jar:
 jedis-2.9.0.jar
 commons-pool2-2.4.2.jar

加入项目后如图:

字符串(string)

哈希(hash)

A、使用 Jedis 连接实例池。

B、 使用连接池操作 hash 数据类型

列表 list

集合 Set















有序集合 Sorted Set

事务(Transaction)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0347133/article/details/8428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