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微解读

1.区块链来源

2008年10月,在密码朋克社区论坛中,中本聪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以类似论文的格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本聪真实身份未知,据信持有约一百万个比特币。从发表论文以来,中本聪的真实身份长期不为外界所知,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宣称中本聪是一位密码朋克(Cypherpunk)。另外,有人称“中本聪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的初衷并不希望数字加密货币被某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而是希望其成为全球自由流动、不受政府监管和控制的货币。”

2009年1月3日,他开发出首个实现了比特币算法的客户端程序并进行了首次“采矿”(mining),获得了第一批的50个比特币。这也标志着比特币金融体系的正式诞生。

2010年12月5日,在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期间,比特币社区呼吁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锁。中本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比特币还在摇篮中,禁不起冲突和争议。七天后的12月12日,他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软件中的一些小问题,随后不再露面,电子邮件通讯也逐渐终止。

2.区块链定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从文章最初的题目可以看到,区块链的核心本质是点对点和电子现金系统。现如今仍然处于信息互联网,而区块链的提出是一场社会变革,会使得信息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

互联网起源于上个世纪的美国。
1950年,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的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进了分布式网络、包交换、排队理论的研究。

1969年,ARPA网把美国四所大学连接了起来,被视为互联网的肇始。

1974年,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学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计算机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

1983年,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为TCP/IP协议。这一协议标准成为日后互联网通信协议的最基础的标准。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得互联网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球化。

1990年,互联网向广大公众正式开放。

1991年,蒂姆•博纳斯里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创建了HTML、HTTP和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开始宣传其万维网项目。

此后经过约10年,互联网成功地将大多数存量计算机纳入到网络中,同时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应用。

概而言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要归功于互联网没有中心化控制,以及互联网协议非私有的特点,使得互联网迅速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及大地降低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递成本。

随着传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管理大量交易数据,保障交易安全以及如何准确进行身份验证,正确地使用电子签名,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线上交易的高效性等,是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区块链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互联网的系统架构模式。

区块链是在互联网中创造一种机制,这种体系在人们不能互相信任的前提下,还可以从事价值交换的活动,依托其非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可信数据库等四大优势,从根本上改变现代市场交易的信用体系,降低欺诈风险。

TCP/IP协议构建了互联网点对点传递的基础,而区块链则能实现价值的点对点传递,真正实现从传统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

区块链对互联网第二个层次的突破是产业互联网或称工业互联网。现有的互联网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通信关系。区块链与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相结合,能够建立社会与社会、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区块链在这当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设备管理之功能。

区块链对互联网第三个层次的突破是加密互联网。现有的互联网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可以盗取人们几乎所有的数据,这一问题在将来可能达到人们无法接受的程度。而区块链上的加密通信可以有力地保障用户隐私,保障个人数据不被互联网公司无偿获取。

区块链对互联网第四个层次的突破是分布式与非分布式的互联网。区块链结合了分布式网络的技术,能够去除很多中心或中介。虽然不能彻底去掉中心,但是依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构现有的业态。未来信息社会的非中心化结构,将会与工业社会的中心化结构截然不同。

可以说,区块链不仅仅孕育新的商业模式,也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蕴含无限的可能。区块链所指向的未来不只是技术层面上更好的网络系统,还包括了非中心化的全新社会架构。对于未来的非中心化的新时代而言,区块链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区块链使得电子现金的交易持有了匿名性,因此最早应用于黑市交易,也就是洗钱。

3.一些概念的含义

点对点的交易

传统的系统架构是C/S结构,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继而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返回相应的内容。而区块链本身是无服务器的,比特币也是相对应的一般等价物,无服务器即各个节点都会存储相同的数据,数据冗余很大,不同的节点通过指针链表的形式彼此链接,类似数据结构中的链表结构,一个节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储数据,另一部分负责指向相关节点。

发生交易时,节点会将交易过程广播出去,所有节点都会进行记录,也无需中介干预,通过一定的加密算法即可完成交易过程。保证了不可篡改的可信性,比特币的价位,也像是超主权货币的含义,就像欧元一样,统一全球货币。

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所谓“共识机制”,是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对一笔交易,如果利益不相干的若干个节点能够达成共识,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对此也能够达成共识。再通俗一点来讲,如果中国一名微博大V、美国一名虚拟币玩家、一名非洲留学生和一名欧洲旅行者互不相识,但他们都一致认为你是个好人,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你这人还不坏。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是同一个秘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两个秘钥是公开密钥(public 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简称私钥)。

零知识证明

零知识证明:它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零知识证明实质上是一种涉及两方或更多方的协议,即两方或更多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其相信自己知道或拥有某一消息,但证明过程不能向验证者泄漏任何关于被证明消息的信息。大量事实证明,零知识证明在密码学中非常有用。如果能够将零知识证明用于验证,将可以有效解决许多问题。

交易产生的账户

与传统的交易过程区别的还有一点,就是比特币每次交易会产生一个新的账户,即A账户原先有50个币,预计向B账户交易20个币,那么发起交易过程后,A账户会将50个币全部转出,向B账户转入20个币,新建一个账户C放入剩余的30个币,即产生一个新的节点,原先的A账户会删掉,这样做的好处即每人会有一个账户,无需管理多余停滞的账户。

4.区块链带来的变革

人工智能改变生产力;
大数据改变生产资料;
区块链改变的是生产关系。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haoyufei/p/10075236.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