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就、应用OpenStack转变就从现在开始

2018年11月13日,柏林阴雨的天气并没有影响这些热情的开发者们参与OpenStack峰会(OpenStack Summit)的热情,上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而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开发者们围绕OpenStack产业链上下游的成员开始全方位地开展技术交流。

技术的推动 时代的转型

实际上,伴随着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移动计算引爆市场,开源也衍生了新的应用,从Linux开始,到KVM、OpenStack,再到Kubernetes、Ansible、开放容器倡议、CRI-O(面向联网的ODL),今天,OpenStack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怎样才能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被云服务提供商和正在建造私有云的企业所采用。于是,如何把所有这些技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然后把需要的核心开放基础设施聚集在一起,是OpenStack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此,虽然一如既往,OpenStack Summit的大主角依然是主办方、用户代表,在这期间包括华为、红帽、德国电信、大众汽车在内的巨头讲了讲他们在OpenStack方面的努力, 

会上,OpenStack软件供应商排名的报告显示为:“EasyStack(易捷行云)与华为和红帽一起成为本次用户调查报告的前三甲OpenStack软件供应商,排名第二;华为蝉联2017年和2018年两次全球用户调查第一名,红帽排名第三。”作为中国云创业企业和专业的私有云,EasyStack首次进入前三甲,反应了软件和服务正在成为中国私有云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软件定于计算、存储、网络决定了私有云平台的整体架构,从而影响硬件和服务的选择。

而这些排名靠前的企业,成长的关键也集中在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过程中的转型,AI、云,让满足客户对易用性的渴望成为企业追求重点。“而OpenStack可以让Appdev、Devops和系统管理员在其企业基础架构中更容易使用它。”某位演讲人如是说。Redhat作为openstack峰会的元老,也表现出了对技术应用的追逐,先是强调了一下OpenStack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果,以及介绍了Redhat的OpenStack用户,和帮助这些用户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innovation evolution”和“openstack+containers”已经成为今后的技术方向。

实际上在中国,OpenStack技术越来越被用户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不可否认OpenStack技术正在走向成熟。包括沃尔玛、CERN、eBay、中国移动和Verzion在内的很多大客户都在他们的云中使用了OpenStack软件,中小企业也在使用它,而华为、联想等大型企业也通过项目同OpenStack进行合作。

总之,“OpenStack在广泛采用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美国、欧盟和亚洲的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科学研究和大学中的应用。”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如是说。

OpenStack基金会的成长

在笔者看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成立8年的OpenStack基金会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连接和组成各个企业的“联合组织者”,而是在重新审视其品牌、开源的演变以及非营利组织在开放式基础设施中的作用。

OpenStack基金会正在进行变革,社区从开源云平台分支出“开放基础设施”领域。这一点从其技术演变中就可看出,最初,OpenStack来自Rackspace和NASA之间的联合项目,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模型,例如“大帐篷”方法,宣称任何厂商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是OpenStack。

应该说OpenStack是一系列开源云基础设施组件术语的集合,从裸金属(Ironic)到网络(Neutron)和计算(Nova),等等。在发展过程中,供应商的贡献起起伏伏,而现在核心软件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这显然给了基金会足够的信心去分支,并尝试促进所有开源项目之间的整合,而不仅仅是与OpenStack相关的。

“当OpenStack第一次发布时,开源社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很多供应商都对其非常欢迎,他们都热衷于合作,他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进行掌控。从成立之初起,在基金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会议上反复讨论的问题便是它是否成熟到足以形成产品。”在回答OpenStack基金会的任务时,发言人这样回复。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282696 查看本文章

在笔者看来,今天云时代下,OpenStack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才能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被云服务提供商和正在建造私有云的企业所采用。OpenStack在广泛采用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美国、欧盟和亚洲的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科学研究和大学中的应用。

2018年,OpenStack是否成熟已经不再是用户、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部署——从电信网络到研究大项目以及技术供应商本身。批评还是集中在降低复杂性上,因为运行OpenStack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专长,这对于缺乏学习资源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中国,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OpenStack技术和应用结合,并开始拓展并深挖多个纵向市场。电信、金融、公共部门、媒体和科技领域是OpenStack深入的重点市场,目前,这些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到更多的纵深方向,有调研显示,就客户构成而言,目前,OpenStack得电信行业客户其占比约为39%。

下一站中国

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明年起,OpenStack Summit将更名为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他解释到,当前,全球约有81%企业认为Open source 会成为公司的重要核心。目前世界上有75个公有云数据中心使用OpenStack。当一个企业愿意接纳开源,会为该企业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也带来更快进入市场的管道。自从有计算,存储,网络,就有了Infrastructure,随着诸如5G、AI等创新技术的逐渐成熟,云架构就有了更多的需求与改变。

 而明年,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大会,将会在中国举行。这对于中国的OpenStack市场无疑是一个开心的事情。

新闻链接:演讲内容全播报

边缘计算协助大型工厂达成超细微光纤生产

在此次峰会上,边缘计算也是热门话题之一。来自Oerlikon的代表登台,讲述了工厂的大数据需求,分析需求,甚至整合AI需求。边缘计算技术对工厂工作的革新,以及自控云可以为工厂带来整合需求的好处。

Point3:新的布署模式演变成虚机与裸机并存

作为全球著名的开源企业之一,RedHat刚刚被IBM收购。在本次峰会的演讲中,RedHat代表演讲时表示,此前,云的使用者案例由建立虚机开始,然后在上面跑各种工作流程。但是现在,在云上已经演化出新的工作流程。因此 虚机不再只唯一,透过新的社区技术(OpenStack multi-tenancy, Ansible, OpenStack Kuryr, Ironic)。

新的布署模式演变成虚机与裸机并存,而新的云架构方案,更是OpenStack 与Kubernetes的交集处。透过今天的keynote 红帽正式发布RHOSP 14版本。整合,利用医院系统客户为案例与刚刚的云架构方案(OpenStack+K8s),介绍Openshift 产品,也是红帽重点推的产品。

社区开发整合,已经是红帽认证的趋势。因此开发速度重点不再在于公司本身能多快开发,而是能够多快整合社区与产品。红帽透过这段叙述介绍他们目前的开发模式跟社区有极好的整合。也是他们能够提供好的产品服务关键。

Point4:Kubernetes整合在OpenStack经验分享

来自T-mobile的演讲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是Kubernetes整合在OpenStack上。切确技术来自使用Magnum,Zun, Kuryr。

T-mobile认为,就像今天各场Keynote都在讲的,云不断的在进化,T-mobile也努力在不断的重新思考他们既有的云架构。新的目标是混合云。它同时占有公有云的优势,以及私有云的安全性。这是他们协助德国电信商导入云架构的武器。

T-mobile引入了"Hyperscale" 一名词。认为OpenStack 不该被隐藏在架构后,而是新世代云的重要元件。

Point5:生产环境中使用OpenStack

来自Volkswagen(大众汽车)的演讲人分享了公司采用OpenStack的经验。

是的!大众汽内部已经大量的在生产环境中使用OpenStack,而选择OpenStack 的主要原因之一j是为整体预算考量。

透过OpenStack服务,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直接登入汽车内部电脑。全自动是大众汽车对云的需求,也因此认为使用OpenStack是最好的选择。

 大众目前有两个云,一个Newton, 一个Mitaka云,因此upgrade是他们接下来的最大挑战。但是他对此非常有信心。

在整合目标上,大众汽车未来准备规划与整合Kubernetes作为资料库平台选择。Hybrid Cloud也在大众汽车接下来的兴趣清单之内。

Point6:OpenStack基础上新的云技术

来自华为的演讲人介绍了OpenStack基础上新的云技术(IOT, AI, Edge等等)。

华为表示,AI 协助企业快速分析,分析上则需要大数据,大数据则需要良好的储存(像是Hadoop)。华为用这样的流程介绍这些需求是如何迭代来创造商业与软件价值。

接下来,华为对智能整合Edge达成全方面云服务进行了分享。也分享了如何将OpenStack,Azure还有其他云服务做整合,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云服务使用经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nhf_csdn/article/details/841345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