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找房:新居住平台模式与万亿市场新变量|一点财经

万亿体量的居住服务市场,波涛汹涌,水面下一个新的物种正在茁壮成长。

自今年四月宣告成立,到10月中旬,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进驻全国91个城市和地区,连接门店超过1.5万,与70个品牌达成合作,线上成交占比已超过30%——这就是贝壳找房,一个以用户、开放为基础的居住服务平台。

如今,贝壳凶猛。它跃上另一个高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唤醒传统气息依然浓厚的居住服务市场,试图推动行业进入下一个时代。

“贝壳”,这个据说被左晖格外喜欢的词汇,有着多重解读。贝壳里安放着每个住房者柔软的心,也含着经历痛楚由泥沙化成的珍珠,里面是他提前五年规划出的未来。

01|又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我们正在向旧经纪时代作别!”

今年4月,彭永东用一封公开信宣示了贝壳的到来。在这封信的开篇,他就给贝壳下了定义——“一个全新的平台”。

 ▲|贝壳找房CEO 彭永东

在这个合作与开放的时代,“平台”已遍布各行各业,只是在居住服务市场,它似乎格外陌生。这个刚刚走出野蛮生长阶段,仍然残留着些许过往印记的行业,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房源、虚假信息,或是价格低报,或是房源早已不在,在“你先过来看吧”的标准回复口径里,真实离行业还很远。

各企业间,虽然没有像互联网竞对企业那样公然地相互指责,乃至相互谩骂,但是各家都严守着自己的盘子,紧盯着其他人的,开放、合作在行业实属罕见——两家中介巨头的负责人在今年才开始进行直接对话与沟通。

而在贝壳的版图规划中,真实与合作是天然的根基。毕竟它将基调定到了真实房源上,将目光放到了中国超过300个城市,2亿家庭,100万职业经纪人、10万家门店和100个品牌上。在贝壳的规划中,这些经纪人、门店和品牌将共享真实房源、楼盘字典、VR看房等技术与资源。

原本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左晖和他的链家将发展得“非常好”,为何顶着外界的层层误解与压力做贝壳?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几年前已经被写下。

据彭永东介绍,2014年时已开始筹备做贝壳,那时候这个名字已经想好了,只不过那时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数据储备,并不足以支撑贝壳的构想。

当时间点、要素凑齐后,贝壳自然而然启动了。

甚至早在一开始出发时,左晖、彭永东等人就在朝着与很多“业内人士”不同的方向前行。左晖出身计算机专业,彭永东来自IBM,链家的高管团队有很深的理工科和互联网公司烙印。与怎样更好地卖房子的思考不同,从一开始,左晖们就在信奉科技提升效率的前提下,试图将居住服务实现程式化发展。

曾经,在一年多前的一次地产行业的峰会上,左晖在演讲中提到了行业效率问题。“行业的关键问题是效率低,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他说。

他列了一组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数据:目前居住服务行业从线上商机转换成线下交易的比例是1/2500,如果一个经纪人一年成交3笔交易,需要处理7500个商机,假如处理一个商机花半小时,那么他需要花费3750个小时,相当于全年每天需要工作11个小时。

中国正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领先,但是在住房、餐饮、汽车等基础服务领域,科技所赋予的效率提升才刚刚开始。“美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比如特斯拉,在做特别高大上的事情,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却在送盒饭”,左晖曾用这个对比来举例。

当然,在他看来,在科技领域中国也有许多的成果,但是真正伟大的也许正是这些送盒饭的企业,毕竟中国消费者在这些基础商品和服务体验上的获得是缺失的,所以中国应该有一批企业在这些领域里有所作为,让国人的生活质量获得基本保障。“我们这一代企业,如果能够在这些事情上有所作为,就很了不起。”

链家、贝壳正是在居住这一基础领域的探索。

这个行业仍然存留着大量原始气息,从业近17年的左晖曾分析称,尽管互联网高速发展,但房屋交易的中间人并没有少,而是越来越多;场景依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城市中,经纪人冒着生命危险在马路上派单子;“行业没有办法合作,每到一个城市建立合作网络必须开店面”。

在如此初级的市场上,有人毫无所觉,有人安于现实,有人积极求索。

以“做难而正确的事”为座右铭的左晖,曾经迈出了真实房源这一步。随着数据的累积,行业地位的确立,旧的挑战消失后,他又给自己找来了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将自己积累的技术、数据和能力开放给全行业。

“我们今天做的事情,永远是为五年之后做的”。显然,去中心化、平台化的贝壳,远远不只是“五年计划”。

02|“更多可能”

今年上半年,在APP开屏,地铁公交站台,乃至最近广受关注的《我就是演员》中,黄轩的蓝色广告似乎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背后,贝壳承载着左晖变革行业的决心。

互联网、科技与资本往往具有摧枯拉朽之势,曾改造了多个行业。而到了居住服务领域,稍显滞后的变革似乎才刚刚开始。

住房租赁、买卖交易链条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来看,无非收房、采集信息、带看、成交等几个环节,围绕房、客、经纪人三个核心;复杂来看,这几个环节与多个品牌,同一品牌下的多个经纪人以及消费者不定次的看房相叠加,从中孕育出了庞杂繁乱的链条。

比如收房、带看、交易等环节,不同品牌乃至同品牌经纪人相互竞争乃至大打出手,比如由此衍生的房源垄断与抬价,以及向租房者报低价再提价……居住服务行业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这种行业与企业内耗。

彭永东将这种内耗式竞争称为“只关注成交不在乎手段”的“经纪行业旧大陆的潜规则”。如今,贝壳要构建的正是一片新大陆,生存法则变成了“对用户好”,“彼此合作共赢”。

这就是贝壳一直在强调的ACN模式:在遵守房源信息充分共享等规则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的经纪人共同参与到同一笔交易,成交后按照各人的分佣比例进行佣金分成。

与原来有一定范围的圆以及它所划定的线性结构不同,这一模式下,整个行业的住房服务交易呈现网格化。其中,每一个品牌、每一个门店、每一个经纪人都是一个结点,可以单点切入收房、带看、交易等任一环节。

对加入其中的品牌、门店、经纪人来说,贝壳提供了营销、系统、运营、品牌、交易、资本、人才、供应链等服务,与之前完全唯结论论不同的盈利方式,以及签单、过户、金融办理贷款等业务。

通过这些服务与合作,贝壳在为行业做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基础设施搭建完成,平台之上的玩家就可以快速跑起来。

深圳览众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已入驻了贝壳,据创始人汪志峰介绍,2013年他曾创立过览众地产网,设置了自己的服务器,以真房源为宗旨,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推广费用太高,推行半年花费了大约100万元左右,最终只能无奈放弃,改用其他流量平台。

石家庄最早成立的房地产经纪连锁品牌之一的正大房产,也于近期加入了贝壳。“我们正大也想做真房源,但力有未逮,技术上很难,但贝壳有这个能力”,创始人苏绍清补充道,“正大的客源管理水平比较差”,要想更快更稳健发展,必须依靠更强大、更智能的系统支撑,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突破在门店管理和人员管理上的瓶颈。

在正大与贝壳合作的第一周,链家、德佑、正大之间跨品牌成交了七单。“我们希望未来连接到贝壳平台上的店东作业效率能够提高30%到50%”,贝壳河北省区总经理张珊表示。

而在早已开始试点的河南地区,截至9月份,贝壳签约门店超过了800家,前70家门店近三个月的平均店效比去年四季度提升了240%,跨店合作占比达到了60%。

现代工业的典型标志是流水线生产。与原来家庭作坊一人到底的运作流程不同,流水线将人按照不同的工种和节点进行了拆分,专人有专岗,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贝壳的改造逻辑与之类似,只是更加灵活,更加多维,不过也将同样爆发出无穷的增值效益。“如果行业效率始终这么低,我们就永远没有成长空间;我们的商业基础结构在发生变化,要么对抗要么一起往前走。”左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合作的态度。

曾经,左晖说,“从一开始,我们就与其他人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现在,在贝壳的带动下,或许将有大量的从业者与他们一同共赴下一个时代。

03|“燎原之火”

在ACN模式中,除了交易要素拆分、重组,它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将产生无限可能的平台效应。

通常来说,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利用群众关系来建立无限增殖的可能性,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网络效应。

当然,在To C消费领域,这样的网络效应非常常见,比如QQ、微信所代表的社交网络,以及电子信箱、微软操作系统。它们都是从用户维度考察其网络效应。

而ACN的网络效应是由三个维度交织而成,包括以房源流通联卖为核心的“房”的合作网络、以跨店成交比管理为核心的“客”的合作网络,以及以信用分管理为核心的“人”的合作网络等。

如果把最传统的居住服务交易模式看作1.0版本,在线、提供多种服务的模式看作2.0版本,那么这种网络平台式的模式可以被称作3.0版本。

在传统模式中,房源、用户、消费几乎是分割的,许多企业也许沉淀了房源数据,但是单一的数据所能产生的“活性”有限。而3.0模式中,加入了用户、消费等维度后,多个维度的结合与互动,将给传统的模式带来更多可能。

当然,平台建立的核心在于有真实而扎实的数据。对贝壳来说,其数据基础之一在于其楼盘字典

早在去年,左晖透露的数据称,楼盘字典覆盖了全中国8000万套房子,大概有 60 万种户型,同时还有线上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同行在大量的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内部的网络,向全行业的网络去发展,逐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

而从业务模式上,ACN连接了B端(合作企业、房源)、C端(消费者)以及二手房、租赁、金融、注册等多业务,其中一方的发展可以推动另一方向前发展,使得整体业务能呈现整体向上态势。

这类似于美团的多边增长模型,一端是C端用户,一端是商家,一端是酒旅、外卖等多方位的业务,三个业务在不同维度,相互带动,促进整体增长。

按照贝壳研究院院长、贝壳找房首席经济学家杨现领的说法,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组织形式将从公司制向平台制迁移,这是工业文明向互联网文明过渡的一个产物,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出现,比如阿里、滴滴、美团,标志着零售领域、出行领域、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平台制的崛起。

贝壳正是在居住服务领域一个充满革新属性的角色。通过这种多维度的增长与相互推动,贝壳产生的将更多的是行业增量,而非在已有的单线市场上苦苦挣扎。

左晖在发表对贝壳的寄语时也曾说过,希望是一个成长共同体,创造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价值。

在真实可靠的数据和开放生态下,对于贝壳来说,用户的点击、询问,经纪人的上传、交易,每一次行为可能并没有怀着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心态,但实际上是从用户到用户,从经纪人到经纪人,从用户到经纪人,从经纪人到用户的增值,是整个平台的提升。

当贝壳为行业拉开一道口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种各样的平台很可能相继涌现。正如杨现领所说,平台不是唯一的,未来会很多元,既有传统的房源分发平台,也有新兴的服务平台,既有全国性平台,也有区域性平台,这个格局不会改变。

“房产交易是一个本地化的生意,一定会存在本地化平台。由于服务与角色相对复杂,网络黏性比较强,各个平台都会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杨现领表示。

04|结语

看够居住服务市场的套路,很多人都在祈盼一个真实可信平台的诞生。没想到先出来的是贝壳。其实,也很好理解,越是靠近山顶的登山者越能看清群山和头顶的路。

在贝壳的带动下,互联网和技术终于深入地进入到了传统的住房领域,开始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细化业务流程,打散重组;改变结算方式,在放大经纪人作用的同时减小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给大大小小的品牌,老老少少的经纪人以同样的机会和资源……

当一切重组新生,从中走出的将是全新的居住服务平台。

来源:一点财经(http://www.yidiancaijing.xin/)

作者:邱   韵

编辑:刘   煜

封面:邓   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idiancaijing/article/details/83615328